分享

“以你的驾驶技术,还没到拼四驱的程度”凉介,你知道我的GTR有多快吗? | C.车

 CLauto酷乐汽车 2020-07-23

Clauto


我们要做全中国最努力懂车的群体

只要说到GT-R,就不得不想到《头文字D》中的经典一幕,相信现在是已经被很多的小伙伴当成微信的表情了



对,你要买GTR,买了GTR,开的好嘛?

喂,停!撞了……漂不好便会撞了


“老爸我给你买奔驰加劳力士”


对对对,撞不撞不知道

反正夜店门口停着是很拉风的


而且,跑山的情况下,真是逼格到没朋友

视频 | GTR山道漂移


逼格这种东西,难道就不能国产吗?

GTR跑山什么的,小C果断是不间断重播啊

每天早晨起床看一遍

一定是鸡血一整天


…不过你知道,GTR厉害的原因吗?

除了那个千匹战神的RB26之外(这里泛指……)

还有个更厉害的东西叫做

日产ATTESA E-TS四轮驱动技术


这个四驱系统奇特,通俗来说

在日常的正常行驶下,其表现完全是一款后驱车,而当车辆出现打滑的情况时,它会让车子瞬间的变成一辆4WD。

据说,最多可以分配50%的动力到前轮去,这个恰好跟奔驰A45AMG、高尔夫R的动力分配是相反的。


A45 AMG也是快到周围小伙伴一脸的黑线,原厂利器,04很难有人匹敌

50W满足了你的AMG梦想

不过GTR面前么……(当然指原厂啊)

小C的一个京港开206,成绩1分19秒的小伙伴告诉我说(以下是玩笑),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四驱,一种是能帮助出弯的时候提升成绩的四驱,比如EVO、STI、GTR等(超跑俺们都没咋接触过),还有就是另外一种四驱了……

这里,小C告诉大家也不要当真,以我们大多数人的驾驶水平和99.99%的驾驶情况来说,什么四驱都一样,我们是不需要在出弯的时候换取零点几秒的速度的。

应了那句话

以你的努力,还没到拼天赋的地步



“以你的驾驶技术,还没到拼四驱的程度”

文太,你那STI可是BOSS级别的存在,别闹

…………

但是,我真的


真的,很想跟你跑一圈,就一圈……因为你有RB26加上……

日产ATTESA E-TS四轮驱动技术

ATTESA E-TS是日产汽车的看家本领,是让世人注目在GT-R上操控的瑰宝,令其在日常行驶时完全是一台超级FR跑车。ATTESA E-TS四轮驱动技术自从SKYLINE GTR R32开始被使用。E-TS系统使用一个16位芯片,通过每个车轮上的ABS轮速传感器检测每个车轮牵引力的损失,检测过程中,16位芯片运行速度已达到每秒钟100次之快,同时向位于中控台旁的三轴式离心力感应器索取行车动向信息。整个E-TS四驱系统与ABS防抱死系统都由同一块ECU集中控制,当ECU侦察到某个后轮发现打滑现象时,系统向LSD发出信号,将最多50%以下的扭力强制分配给前轮,ATTESA E-TS通过分析可分配不同的扭力比率到前驱动轮(实现1:99或者50:50的前后比例),这种装备就使得一辆四轮驱动汽车在条件允许情形下有类似后轮驱动的行驶特性;而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形下恢复衡时四轮驱动形式。

我知道你已经不耐烦了,那么多字你根本看不完

那你到底跑不跑?

反正车子我都给你准备好了

还有

……

车手是不需要女人的

不过,凉介

你知道我的GTR有多快吗?

7.48秒跑完1/4英里,尾速是192.97MPH(310KM)

0-310加速时间 7.48秒

视频 | GT-R R35直线狂飙 快到没朋友


但,如果是下山的话,恐怕我的马力也是毫无用处了……

所以,改车要先知道需求在哪里


改装案例开始

逼格还是在国外

Liberty Walk这家位于名古屋的改装企业一直以欧系车改装见长,其改装风格多以宽体套件为主。不过近日,LibertyWalk罕见的推出了一款日系高性能跑车的代表作GT-R。

宽体气势十足 日系高性能代表日产GT-R

同样的,在这辆GT-R上宽体套件的改装,是整车最为出彩的部分。

作为日系改装企业,虽然热衷于欧系车的改装,但是要改动一辆GT-R对于加藤来说显然是轻而易举的。在这辆车的前期策划设计中,加藤大量运用了数字化设计的技术来打造GT-R的专属宽体套件。


既然宽体套件是整车的亮点所在,那么我们就先从它的外观套件开始说起。


加藤此次为GT-R量身打造的这套宽体套件来自于TRA Kyoto的特制化产品。从车头看去,除了套件和翼子板之间的接缝有些大之外,其他方面丝毫看不出套件的不协调感。整体匹配并没有破坏GT-R车头的厚重,当然也没有因为宽体套件的存在让它看上去显得臃肿。


在侧面,螺钉连接的宽体套件非常符合Liberty Walk一贯的改装风格,裸露的螺钉毫不含蓄的彰显着机械的野性。


仔细看去,这些裸露的螺钉都拥有着非常精致的做工,轮眉的套件和原车翼子板的过度很巧妙的保持了原本的造型风格。

土豪金的金属光芒 漆面视觉效果充满质感


前轮眉套件在翼子板后方和GT-R的侧面进气口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看去因为巧妙的曲面运用让负值轮毂加持下的车轮整体感非常优秀。


不过这个套件也并非是无懈可击,当前保险杠、大灯以及宽体套件的接缝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辆GT-R的细节变得有些凌乱。


整车的颜色方面,加藤采用了深色调的金属色作为整车的主色调。在阳光下它能够折射出类似于土豪金的金属光芒,漆面内部的珠光层让漆面质量充满了质感。


日产GT-R作为日本国宝级的跑车在改装界一直享有盛名。自2007年全新一代车型发布以来,GT-R便摆脱了Skyline车系单独成为一个系列,而整体的风格也由前几代的民用轿车变成了标准的日系跑车造型。圆润的外表下再也看不到方方正正的设计,正是因为这样全新一代GT-R在空气动力学套件的改装上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伴随着全新一代GT-R的推出,各种风格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开始充斥在日本的改装车市场。


这些空气动力学套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独特性,当然同样也包括了加藤的这辆GT-R。


加藤为GT-R准备的套件最完美的部分在它的尾部线条,加宽的轮眉提升了车辆尾部的视觉高度,和前轮眉呼应并向下延伸的后轮眉同时加强了贴地感。


为了让GT-R原本就很肥硕的车尾不会因为宽体套件的加装变得更加宽大,所以后轮眉在靠近保险杠的地方进行了强烈的收缩以保证尾部造型。

赛车化的视觉效果 尾翼的灵感来源于赛车


另外一点,融入整车的后轮眉还配合后保险杠下方的扰流鳍改善了后部的空气动力学表现。GT-R R35的原车设计中底盘就非常平整,从底盘下方穿过的气流通过后扩散器与经过尾翼的气流形成负压,为后轮提供了更多的下压力。

尾翼的灵感来源于赛车,很明显这是DTM房车赛的风格。


整体上看,Liberty Walk GT-R贴地而低矮的轮廓非常符合赛车的感觉,前保险杠下的扰流唇可通过调整角度来改善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响应。


总的说来,加藤这次打造的Liberty Walk GT-R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外观,这种设计风格积极且充满侵略感。


哑光黑的轮毂和金属色的车身搭配非常和谐,并没有因为其漂亮的轮辐构造而过多的吸引人们的视线。但是当大家把目光转移到这四条Forgiato Maglia轮毂上时,顿时就能够察觉到细节的诱惑。轮毂的尺寸为前20×11后20×12,与之匹配的轮胎为东洋Proxes系列,尺寸为前285/35 ZR20后315/30 ZR20。


黑色轮毂匹配的橙色螺栓以及Brembo刹车卡钳点缀了整车下部,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在这里同样绽放着独有的光芒。


CSD的可调悬挂套件提供了整车低矮的姿态,让这辆GT-R时刻紧贴地面。

追求自由的快乐 打造独一无二的性能车

这套空气悬挂可以通过车内的一个按钮实行整车高度的调整,可以从一辆普通GT-R的离地间隙一直降低到加宽套件与地面接触为止。


尾灯下方日语的自由行走贴花其实是Liberty Walk的品牌诉求,加藤一直在致力于打造独一无二的性能车。


动力方面,和之前所有的Liberty Walk的改装车一样,这辆GT-R仅对发动机的附件进行了升级。这样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发动机的耐久性,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GT-R原车的发动机已经足够强大。加藤为这辆GT-R重新更换了排气系统,同时还使用了抛光的进气歧管以及大流量的Gracer Airinx进气冬菇头。


车辆内部,Liberty Walk GT-R保留了原版GT-R的内饰套件,并没有经过太多改动。

不过其中的亮点部分在于白色的定制化座椅,黑白双色的搭配和绿色缝合线的点缀让这辆外表强悍的性能赛车瞬间典雅了不少。这个定制化的座椅面料也衍生到了后座上,强烈的对比设计很容易让人爱不释手。


追求自由!这就是加藤打造这辆Liberty Walk GT-R的初衷,虽然它在性能上没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惊讶的地方,但是外观上的打造足以改变大部分人的审美。

相信大家一定意犹未尽,接下来我们来聊聊R35的心脏 —— VR38DETT引擎


日产顶尖的性能引擎RB26DETT随着R34 GT-R划下休止符,而新世代R35 GT-R VR38DETT引擎自此肩负起日产「性能」两字的招牌,到底是么理由可以让日产对这颗引擎寄予如此重责大任?就让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这具将会主宰下一个光辉世代的铭机。


VR38DETT体质优异,动力改装潜力无限大

2001年全新GT-R概念车现身,随即在车坛掀起一股话题,许多Tuner最想知道的一点,就是新的GT-R所搭载的动力单元到底为何?最后此车终于在2007年东京车展上以量产车姿态登场,同时也揭晓答案,代号R35 GT-R搭载日产全新开发的VR38DETT V6双涡轮引擎,这具VR引擎基本上是从VQ引擎加以进化而来的,再将连杆、活塞与曲轴等引擎本体机件重新开发以提高强度,不过在许多细部上与VQ引擎差异颇大,不能视为同一款引擎。


VR38DETT的原厂涡轮虽然体积小但效率极佳,只要将增压值打高即可获得600匹马力的水平。

VR38DETT是一款3.8升双涡轮DOHC V6引擎,缸径×行程为95.5mm×88.4mm,实际排气量3799cc,压缩比为9.0:1,除了VQ系列的诸多优秀设计外还运用许多日产在赛车上的科技,例如在汽缸壁采用电浆镀膜取代传统钢套设计,不仅降低重量,同时还兼顾了活塞运行的顺畅,双涡轮增压系统采用了每缸独立的特殊排气头段设计,特制的二次进气系统以及增压设计让这具引擎在低转速时即可爆发出40kgm以上的强劲扭力,再加上「VVEL」可变气门系统的搭载与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随时对空燃比进行调整监测,让这具引擎不仅动力强劲,同时也能符合日本当地的超低排污标准(U-LEV),除了环保之外,动力输出更是万人期盼的重点,在两具IHI涡轮施以最大增压值0.8bar下,拥有480hp/6400rpm、60.0kgm/3200~5200rpm的最大动力输出数据,是目前拥有最强动力性能的日本跑车。


在改装方面VR38DETT似乎潜力无穷,虽然缸体的铝合金材质看似不若RB26DETT铸铁材质那样强健,但经过诸多科技的加持下让这具引擎的潜力比起前者还要优异,且拥有直六引擎无法做到的轻量、体积小的优点。VR38DETT下半座汽缸内部采封闭式水道设计,而汽缸内侧全为铝合金材质并施以电浆镀膜,使其缸壁强度比传统缸套还大,但缺点是缸壁磨损后无法进行搪缸修复,而原厂活塞亦经过强化设计,在国内外改装车来看,不改腹内套件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到800匹马力的实力


上半部分是VR38DETT最大的优点,这具汽缸头有「VVEL」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能够让这具引擎随着转速的不同而调整汽门正时重迭的时间,因此改装大厂推出的凸轮轴角度进排气都不超过270度、扬程不超过10.5mm(原厂凸轮轴进气238度扬程9.56mm、排气248度扬程9.88mm),除非废除VVEL系统,否则换上角度、扬程再大的凸轮轴也不会有实质的意义。


VR38DETT的高效能主要归功于上半座的效率极佳,加上大排气量的涡轮引擎,自然成为新一代的改装宠儿。

涡轮车要增加马力最重要的就是涡轮部分。VR38DETT原厂搭配的涡轮体积其实很小,充其量只有我们一般俗称三号半或Golf GTI的K03大小而已,经过测量涡轮排气端大小为底部53mm顶部39.8mm、进气端底部56mm顶部43.4mm,这颗涡轮小规小,但用在VR38DETT上效率极佳,2500转即可有强劲的输出力道,加上VVEL系统后更是能让动力延续到7150转断油前都还源源不绝。以改装的角度来看,VR38DETT的原厂涡轮只要在进、排气方面强化后,再将增压值由0.8bar提升至1.2~1.5bar间即可获得600匹马力上下的输出,但增压值超过1.5bar后这具涡轮效率就会开始往下掉。计算机部分,由于原厂GT-R的计算机「容错」幅度高达约20~25%,也就是说动力提高至600匹是在原厂计算机所允许的范围内,引擎所需的供油也都会自动调整,虽然如此,但还是建议要调整计算机程序比较保险。


全铝合金的VR38DETT缸体为封闭水道设计,汽缸亦为铝合金材质并施以电浆镀膜,使其缸壁强度比传统缸套还大,就算动力达到千匹还不见得会损坏。

若是将动力再向上提升超过600匹到800的水平,原厂涡轮就必须予以更换才能够达成。不过要谈到这个阶段前我们先来谈谈R35 GT-R SPEC-V,虽然动力输出方面只比一般版本的GT-R多出5匹马力,涡轮外观尺寸大小也相同,但实际上SPEC-V的涡轮排气端大小为底部48mm顶部48mm、进气端底部60mm顶部46.5mm,比起一般版本的涡轮大上不少,经过实际测试,在最大增压值1.5bar左右能够输出约700匹马力的水平,因此可以引申出藉由修改原厂涡轮进、排气端的叶片尺寸来达到增加马力输出的这个概念,而且原厂涡轮外壳与排气管是一体式,如此改装耐用度也会比更换焊接的白铁头段来的好很多,所以现在可以看到诸如Mine's、AAM等700~800匹的套件,都是采用修改原厂涡轮的方式来提升动力。


从这张图就可以看出右边SPEC-V涡轮的排气叶片明显比左边原厂涡轮大,也难怪换上SPEC-V涡轮后最高可达到700匹的水平。

而周边方面,前面提到原厂VR38DETT能够承受高达800匹的动力改装,不过为了长久使用的安全性,建议活塞、连杆一并换上锻造强化品,此外角度更高的凸轮轴也可以换上(其实不换也可以,因为VVEL会修正),不过做到800匹马力原厂喷油嘴就不敷使用,所以这部分一定要更换供油量更大的改装品。至于计算机调校的问题,超过600匹之后原厂计算机必定无法对应,而以往日系车外挂计算机的改法也有许多问题有待克服,好在原厂计算机就如同欧洲车一样强大,可藉由像COBB这类程序直接进入做程序修改,达成800匹动力输出难度其实也不大。


GT-R原厂连杆重达725公克,换上锻造连杆不但强度更高,轻量化更可增强引擎运转的反应。

接下来从800匹到1000匹样式,原厂涡轮已不敷使用,因此必须透过更换更大型的涡轮才得以达成,像是AMS、Switzer等都有推出1000匹专用的铸造头段与涡轮套件,而周边强化除了上述的锻造活塞、强化连杆、高角度凸轮轴、加大喷油嘴不可缺少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流量计(A/F Meter)的问题,由于1000匹的GT-R进气流量会超过流量计的最大值,造成原厂计算机的限制,而原厂的流量计相当精密,若更换流量计很容易造成怠速不稳的现象(如果不在乎的话当然可以换),因此现阶段大多以骗讯号或是加大进气管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超过1000匹甚至到1200匹的改装,则需加大排气量,像Jun、Tomei或Darton等都有推出4.1~4.4L的强化扩缸套件可供选择。

由于VR38DETT有「VVEL」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设计,因此换装高角度凸轮轴的意义不大,除非超过800匹的改装才有实质上的意义。


原厂喷油嘴约可对应到600多匹左右,700匹以上的改装就必须更换流量更大的改装品。


虽然原厂活塞已经经过强化,但动力上看800匹以上,还是建议更换锻造品比较保险。


超过800匹的改装必须更换更大的涡轮本体,所以头段也必须一并更换,像是AMS、Switzer等都有推出专用的铸造头段可供选用。


换上大号涡轮虽然动力提升幅度大,但涡轮开启时的引擎转速势必往后延,有利弊有其弊。


如果要打造千匹以上的怪兽级GT-R,就必须将排气量向上提升,而Jun、Tomei及Darton等都有相关套件可以选用。


内容整理转载于

|搜狐汽车/車訊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