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小酌千年180 2020-07-23

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由此开启了华语电影的辉煌历史。

在这115年间,华语电影出现过许多知名的导演,如第一代导演中的郑正秋,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出自他的手。

他比同时代的导演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第二代导演中,成就较高的导演比较多,如费穆、蔡楚生。

他们不仅让华语电影享誉世界,还让中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中解放出来,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第三代导演中,夸张点说,其他人的光环都因谢晋而显得暗淡。

他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因此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

如《牧马人》、《芙蓉镇》都是他36部导演作品中的佼佼者,凡是看过这两部电影的观众,不可能不佩服谢晋的能力。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果严格来说,第四代导演才算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导演,虽然相较于第三代导演,他们的知名度没有那么广,但对中国电影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他们对第五代导演的民族性和家国性有很强的影响,而且主导抛开学院枷锁束缚,实现了真正的电影解放。

第五代导演中的很多人,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走上了蜚声国际的道路。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既然提到了第五代导演,他们的风格自然不能落下。

生于动乱时期的第五代导演,他们的电影通常是对民族意识和文化的表达和探索,因为他们是一批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文化断层之后的电影人。

他们年轻且充满激情,能够感受到前期的他们扎根于土地,渴望走出文化困境,唤醒民族意识的激情和冲动。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他们当中,陈凯歌的电影便有着中国特有的传统意识和文化符号。

只不过,他的这一腔钟情于中国文化热血,由于始终与商业相悖,导致他经常处于纠结之中。

到底是为了文化舍弃商业,还是为了商业放弃文化,可以合二为一,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位华语导演做得很好。

当然,这不仅仅是陈凯歌的困境,也是第五代导演,包括之后的导演都遇到的棘手的问题,陈凯歌是这批导演中的破冰者,他一直在尝试用不同的写意表达,来阐述文化,同时慢慢靠近商业。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黄土地》是陈凯歌第一部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电影,也是他与张艺谋的第一次合作。

当时,作为第一批从十年动乱中走出的电影专业的大学生备受社会期待,那时的环境也是中国文化氛围最浓厚的时代,让《黄土地》这部具有创新意义的影片有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从故事来看,《黄土地》讲述了外来搜集民歌的八路军无力改变黄土高原上村民们愚昧落后的观念,在戏剧冲突上,不够张力,所以剧本还曾被长春电影制片厂退稿。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是从视听语言上看,呈现给观众的完全是另外一种震撼。

导演在一开场就展现了极具民族特色红喜事,黄色的土地,鲜红的花轿,破落的院子,扎眼的红色,这种对于传统习俗的表现,包含了导演对这片土地的极致表达,同时也有了具有意象化的符号。

如黄土地千年不变,代表着传统中那些拒绝新鲜事物的村民,反映出环境对人的压抑,也许《黄土地》的剧情并不吸引人,但是它让中国式的表达回到了电影的本体,视听语言当中。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导演艺术的又一巅峰之作,有了这部作品,陈凯歌可以吃两辈子。

他在影片中,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写意表达和处理几乎无处不在,就连故事的表达方式都紧紧围绕着中国元素的运用和处理。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霸王别姬》中有大量的写意表达方式。

如就小豆子向女性身份认同的发展过程。影片开篇时艳红为送六指的小豆子人戏班,剁掉了多余的手指,从此象征着小豆子向性别错位走出了第一步,割指等于阉割。

同时,在听觉语言上,在小豆子唱错思凡被师父打烂了手,小石头劝他“当自己是个女的',小豆子宁可泡水残废了手也不肯。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此时,外面传来“磨剪子'的吆喝声,暗示着进一步的心理阉割。

接下来小石头因为小豆子《思凡》的唱段中对自己女娇娥身份的不认同而用烟锅捅他的嘴,小豆子带血的嘴唱着“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表示他正式向女性身份转向认同。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样的写意的表达方式在《百花深处》中被陈凯歌最大程度的运用。

他用了一个疯(冯)先生搬家的故事,表达了对被摧毁的老北京文化的追悼,以及对其破坏者的指控。

不仅导演手法是写意的,而且主人公冯先生更是一个在生活中“写意'的疯子,他是一个消失的时代的化身。

《百花深处》所表达的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主题困境正困扰着陈凯歌本人,他将这种困境用视听语言的方式表达给观众,然而同时也似乎不再能够把握这种困境之下的文化表达。

比如后来的《无极》《梅兰芳》《道士下山》。他所惯常的对于中国传统的写意表达正在寻找一个落脚点,不知“何安下' 。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种困境并非是陈凯歌一人的困境,也是当下许多导演一一尤其是第五代导演面临的困境。

冯小刚的《私人定制》中那个“大导儿'是许多导演受困其中的代言体,在商业与文化两个阵营中,似乎观众们纷纷向前者站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并不是拒绝文化。

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华语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只有在一个好的故事,流畅的叙事作为载体和前提下,才能接受在此之上的哲学写意表达,这是讲述中国元素故事的前提。

可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导演门槛变低,有很多滥竽充数的残次品混进来,让华语电影的发展进一步受阻。

其实,这些导演们对于文化和商业交融的困境,又何尝不是观众们的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