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棋闻详情

 二马仔 2020-07-23

古埃及《亡灵之书》记载:亡者的灵魂会经历最终的审判,阿努比斯会把死者的心脏跟真理的羽毛放在一个天平上作对比,称量一生的罪孽。只有通过考验者,才能升上天堂。这片小小的羽毛就犹如泰山之重。 

我们下围棋的时候,黑白双方经历了激烈的搏斗,最终命运的天平会偏向谁呢?谁也不能偏向!一定要精确的衡量,这个时候,贴目就起到了真理的羽毛的作用。

其实围棋贴目的作用还是挺丰富的,绝不仅仅是平衡胜率这么简单。简单说起来,首先是抑制先招优势,其次避免和棋,第三才是平衡胜率。我们就从第一个作用谈起。


一、无贴目导致“黑先不败”的时代

自从发明围棋,早在座子的时代,人们就意识到了先行的一方有优势。最早在中国古棋中是执白先行的。传到日本之后,随着规则的演变,逐渐变成了执黑先行,而且也废除了座子制。然而这个时候下棋是不贴目的,而且那个时代由于缺乏交流,选手水平悬殊,也没有半目胜负一说,盘面领先一目就是赢。于是执黑的一方太有利了,如果水平相当,执黑几乎不败。

秀策的先番不败

围棋传到日本之后,最初也是各种乱战,自道策开始棋风为之一变。道策首先提出了“手割法”,重视棋子的效率。秀策的时候,把这种日本传统围棋理论发扬至了巅峰,就是有名的“秀策流”,其中特点有两个:

第一、小目被挂角时选择坚实的小尖。

第二,流水不争先,全局运用“见合”的思路以逸待劳。

秀策的棋拉长战线,并不总是追求一击必杀,而是随时控制局面,把棋盘上的好点按顺序分好,只要黑棋能站到最后一个大场,就视之为胜利。在后续的战斗中,秀策更加的步步为营,以至于最终保持盘面三目的优势就可以。

这并不是说秀策的水平不够高,实际上他这个策略很像后世的李昌镐。用术语说,就是把棋盘变小,减少变化而提高胜率。或者说更像现在的人工智能,既然赢一目也是赢,就要最大程度的控制风险,让胜率变成99%!最后盘面3目不但赢棋,还留有一定的冗余。因此,秀策的棋号称“先番不败”,先番就是执黑先行的意思。


二、用“棋格”来抑制先招优势。

然而,即便是这种情况,人们也没有贴目的意识。而是用另外一种现代人所不熟悉的方法“棋格”来抑制先招优势。

简单说就是把水平相当的棋手棋格作为互先,分别执黑执白各一局,作为一个回合。当然,打平的可能性很大,但也可能在长期交锋中一方战绩落后太多,失去了互先的资格,于是就要降格,变成了为“先相先”。

先相先就是水平高者,一局执黑两局执白,水平低者反之。再往下还有定先,就是弱者一直执黑棋。再往下水平相差更远者还要让子,当然也是要逐级而下。比如定先之后还厚“先二先”,再有“二先二”,逐步到让二子,以此类推...

用这个办法来抑制黑棋的先招优势比较公平也没啥争议,然而最大的缺点就是用时太长,节奏太慢。不过考虑到以前社会的节奏,下一盘棋不限制时间,“一语不合就长考”,动辄几天几夜,这个也还可以接受了。反正那个时代也没有网络一说,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之下,好不容易碰上头了,只下一盘还不过瘾呢。


三、和棋不是小概率事件

因为这个时代盘面平目就是和棋,日本规则又不会收单官(见为什么中国围棋规则最合理?),因此和棋是被大家所接受的,而且经常发生,甚至人为制造。

“造和棋”事件

1905年名人秀荣要和自己的高徒田村保寿(就是后来的末代本因坊秀哉)在“日本围棋会”成立大会上下一盘纪念对局。按照传统,黑白双方应该下成和棋,名人是不能输的。但因为此时《时事新闻》准备将二人对局的棋谱公开报道,因此和棋的棋谱不能马乎,要禁得起推敲,不能露出马脚。于是师徒二人满头大汗的炮制和局,这个不像中盘胜,折腾了一天也造不好。于是主办人提议,干脆下两局,一胜一负吧,结果秀荣名人直落两局取胜。据说采用了某些手段,此是题外话。

这事件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直至此时,和局仍然被规则所认可的,是双方可以接受的结果,而且是屡见不鲜。当然,大家默认执白者水平高,但并不认可和棋就是白棋胜利。熟悉围棋史的都知道,这跟后来吴清源在名人对局中出现了“和棋白胜”还是不一样的。


四、限时制快节奏对局以及贴目的诞生。

时针拨到了20世纪,进入了铁路汽车电报的时代,日本也诞生了最早的“新闻棋战”。最早的围棋大赛棋谱都是登在报纸上的,在没有广播没有电视的日子,围棋几乎是唯一可以进行“直播”的体育娱乐项目,因此日本的各大比赛都由报社承办,被称作“新闻棋战”,直至今日。

为了配合社会的节奏,很自然出现了限时制,比如日本有名的“两日制”,像以前那种悠然的一盘对局可以进行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代自然就过去了。在这个年代,假设对局双方水平都是相当的,再用一黑一白这样的回合制来下棋显然不现实了。然而,在当时的围棋技术水平下(其实现在也是),黑棋的先招优势又无法破解,于是为了平衡黑先的优势出现了贴目。

就是说黑棋一定要盘面贴还给白棋目数作为对执黑先招效率的一种补偿。这个时候人们承认黑先的优势,而且开始用贴目这个手段取代了以前的“棋格”,也不再采用每人一次执黑一次执白的回合制了。这显然有利于围棋的普及,是围棋竞赛规则的一大进步。那么具体贴几目好呢?还是要从贴目的本源作用谈起。

五、日式规则贴目的目数一定要起到“破和局”的作用。

贴目的目数是有讲究的,最早是4目半,逐渐过渡到5目半,6目半甚至7目半,但为什么一定要加个半目呢?其实就是为了破和局。

假如贴目为整数,盘面上仍然可能出现双方和局的可能,而且仍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一旦贴目加上“半目”的概念就不一样了,因为棋盘上双方目数差一定是个整数,是不会出现半目的!即便有双活,日本规则双方无目,那么双方目数差仍然是整数。也就是说“半目”这个差距在棋盘上不会真正出现,是个虚拟的数字,所以双方就一定能分出胜负了。

强行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用一个“半目”的虚拟数字概念,把棋盘上实际出现的双方整数(即自然数)差距的平衡打破。

很幸运,日本围棋可以决出“半目胜负”了。


六、中国规则的诡异之处。

中国规则跟日本规则的区别我上期讲过了,不再赘述。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诡异的问题:当黑棋184子的时候输了1/4子,而黑棋185子的时候却胜了3/4子。而用数目法计算的时候确确实实黑棋分别是输了半目和胜了了一目半,可是子和目又是相等的,中国规则没有真正的“半目胜负”,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诡异的问题原因在于归本数的设置上。因为中国围棋的归本数是180又1/2子,贴目是3又3/4子,也就是说胜负的平衡点是184又1/4个子。这个胜负的平衡点并不是在184子或185子中间,本身就是不平衡的。

而棋盘上黑棋大多数情况(没有双活)只能出现184或185子,所以很自然就出现了输的时候是微小差距1/4子,赢的时候就变成3/4子了,都要怪这个偏心的归本数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归本数本身就是180又1/2子,,中国贴目设成整数不就可以了么?比如干脆贴4子,这样归本数在184又1/2子,同样是黑棋185子赢1/2子,184子输1/2子,不但胜负没有改变,操作还简单,看上去双方差距还挺整齐,何必设个3又3/4子的贴目,不是多此一举么??

假如设成整数就忽略了双活的情况。根据日本规则双活双方无目,差距还是整数。根据中国规则,双活的时候目数要黑白平分。假如双方都是有眼双活,那么公气的一个交叉点就要平均分给黑白双方,这下子黑白双方都出现1/2子了。1/2子可不是虚拟数,是棋盘上实实在在可能出现的数字!

那双方差距不还是整数吗?错!中国规则是不比较双方差距的,而是要双方子数和归本数比!而归本数不贴目就是180又1/2子,假如贴4目,万一正好有双活,结果黑棋184又1/2子,这下子就和棋了。

所以中国规则贴目必须设置成3又3/4子,因为归本数180又1/2子并不是虚拟数字,在双活的时候是可能出现的。因此贴目必须再加上1/4这个虚拟概念才能够避免和棋。也就是说,中国规则贴目目数是:

归本数180又1/2(可能出现)+3又3/4(虚拟数字)=避免和棋


七、平衡胜率。

其实上面谈的都是很专业的规则问题,最后才是爱好者最关心的胜率问题。围棋发展到今天,各种规则逐步完善,没有了胜负问题的干扰,人们可以放心关注先行的黑棋一方到底有多大优势?贴几目才能让黑白双方胜率趋向平衡,才最合理?

最早贴4目半,后来5目半,随后中国韩国变成贴6目半,但仍然认为黑棋胜率稍高,一直到了现在贴7目半,大家似乎都喜欢执白,看来到了一个均衡点。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诞生,事情又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中基本上都是白棋优势很大,即便是双方左右互搏,也是白棋胜率大幅度领先。那么看来,现行规则中贴的目数似乎多了一点。或者换句话说,人类的水平对于先招效力发挥的比较充分,后手一方拿不出相应的克制的对策,也无法用精准的计算去对冲先手的优势。

而人工智能的算力几乎是无穷的。也就是说它能把人类围棋中先招优势这个很模糊的概念用精确的计算加以抵消。当然,这个条件是人类而不具备的,所以到底人类贴几目好,也不能光以机器为准。

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趋势,贴目从无到有,从少变多,未来会不会再次从多变少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