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鄱阳湖真的是因为过度开发招来的大自然报复吗

 浔庐山水 2020-07-23

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提供水资源上,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长江进入下游最后一个蓄水池,和长江重要的水系之一,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量/当地气候,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IGEMAP显示的卫星地图鄱阳湖

鄱阳湖洪水频发,有人发出了质疑,鄱阳湖是因为围湖造田,导致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招来的洪水吗?

答案当然不是。我们不是本地人,且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撑这样的说法,网上发言,切要有理有据。

根据数据来源,我们可以得知江西洪灾是由于降水量异常剧增,导致长江倒灌鄱阳湖,鄱阳湖水位骤升,周边五河支流汇入鄱阳湖,导致鄱阳湖泄洪困难,水位骤升。

而不是围湖造田,生态问题恶化导致的洪灾。在江西政府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的政策倡导下,鄱阳湖的生态和面积都恢复许多。

鄱阳湖2001-2013面积变化数据

并且,鄱阳湖分枯水期和丰水期,是一个吞吐性的湖泊。

鄱阳湖一年中每月面积变化

在98年特大洪水后,江西政府就下定决心,大面积退耕还林。并且,江西在保证长江下游免遭威胁,无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84年鄱阳湖

1993年鄱阳湖

2016年鄱阳湖

那么,鄱阳湖在抗洪中作用有多大?

首先讲下鄱阳湖汇入的长江。

长江山路十八弯,发源于青藏高原,干流流经八省二市一区,包括青海/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

长江经过的城市

长江也被分为上游,中游,下游。

其中上游中游分界点是湖北省的宜昌市,我国建造的最大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就位于此,同时它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大坝的作用大体是分洪泄洪。但也有人说,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长江中下游,例如鄱阳湖的生态,产生显著的变化。

关于三峡大坝的利弊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而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则是江西省九江市的湖口县。下图位于长江下方的鄱阳湖,就是长江在进入下游之前,最后一个蓄水池。

汇入长江的湖口,也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口县

因此鄱阳湖的地理重要性不言而喻。守住了鄱阳湖,就代表着了下游沿岸地区的威胁减少。

那么为什么,洪灾先危及到的总是大湖呢?

首先,鄱阳湖本身就是天然的“蓄水池”。

四周围绕山峰的鄱阳湖,接收着来自周边五河以及其他的支流,然后通过唯一的湖口汇入长江,是长江重要水系之一。

降水量剧增,使长江倒灌进入鄱阳湖,鄱阳湖水位急升,周边支流的河水无法排出,这导致了抗洪压力倍增。鄱阳湖一旦守不好,对长江下游威胁极大。

枯水期的鄱阳湖: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影响,困惑着生活在这一片的人们和生物许久

为了探索鄱阳湖的解决方案,江西政府提出,打算建设鄱阳湖的水利枢纽工程。

当然,这个工程也遭到了大量的非议,部分专家觉得,这是违背了自然规律。

众说纷纭且不管,但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BIGEMAP里面,我们可以发现,每年的建筑,每年的绿植覆盖率都有变化。从人类诞生起,我们就不断的改变大自然。

BIGEMAP里的显示的绿植覆盖率

我们需要敬畏自然,但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打破制约,做到和自然和平共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