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8.1分《雏菊》:之所以错过,是因为你我都不说

 影视资讯梦工厂 2020-07-23

韩国电影《雏菊》上映于2006年,是一部纯爱电影,上映当年在韩国创下票房神话,进入中国市场后也一举成为当时在中国最卖座的韩国电影。

即便十几年过去,在网络上重温这部电影的人依然很多,这是一部关于爱情、遗憾、回忆的唯美的影片,用娓娓道来的描述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我再次回顾电影,依旧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不免思考:影片中的惠瑛和朴义,明明相爱却一再错过,究竟是为什么?

惠瑛收到雏菊,镜子里的倒影是偷偷送雏菊的朴义

电影讲述了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的纠缠故事。惠瑛是一名在广场为路人画肖像赚钱的画家,她每天努力地画画赚钱,就是为了未来可以开属于自己的画展。她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个每天为她送雏菊却从未出现过的人。

惠瑛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男人,一个是警察正佑,为了执行任务而出现,却用一盆雏菊吸引了惠瑛;另一个是杀手朴义,始终默默地守护着惠瑛,明明送出了无数的雏菊却不敢告诉惠瑛,担心他杀手的身份会给惠瑛惹来麻烦。

他们的感情,就像是一张网,把各自都卷入当中,夹杂而来的还有正佑和朴义身份产生的对立,他们不得不彼此对抗,在爱情上,在事业上。

三人的闭口不说,导致真正相爱的两人一次次地错过,他们面对爱情都是勇敢的,又都是胆怯的,不同的爱情观展示了人性的不同面,交织在一起酿成了最后悲伤的结局。


正佑自私的爱——不敢说出口的真相,害怕会完全失去她

正佑出现在惠瑛的生命中,看起来是个巧合,他在追捕犯人时需要找一个掩护的地点,而广场上惠瑛的画摊成为了他的首选。

眼中只有工作的正佑,甚至在第二次利用惠瑛的画摊做掩护时才看清了惠瑛的脸。可正佑并不知道,他只是随手买的一盆雏菊,就成为了惠瑛眼中的英雄。

两人互生情愫后,惠瑛告诉正佑,曾经她在乡下时爱上了河对岸的雏菊,结果过独木桥时摔下了河,几天后独木桥变成了宽桥——惠瑛确信,有个英雄特地为她造了一座桥。

当惠瑛提出她的推断,询问正佑是否就是那个造桥的人,正佑犹豫了片刻,没有回答,只是抱住了惠瑛——在惠瑛的眼里,这就是默认。

可正佑撒谎了,他不敢说出口那个造桥的人其实不是自己,因为他害怕说出真相之后就会失去惠瑛,他对惠瑛的爱让他变得不自信。

于是,谎言就这样深埋,正佑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向惠瑛坦白,但他都没有开这个口,他是一个勇敢的警察,却不是一个勇敢的爱人。


朴义胆怯的爱——无法开口道明身份,因为担心她会受伤

其实惠瑛在乡下时,朴义也在那个村子里,他看到惠瑛背着画板从独木桥上走过,就为了对岸盛开的雏菊,他被这个女孩深深吸引。

东野圭吾在《单恋》中曾写道:“明知没意义,却无法不执着的事物——谁都有这样的存在。”

是他为惠瑛造了桥一座桥,也是他每天定时往惠瑛爷爷的古董店门口送上一盆雏菊,可他始终不敢出现在惠瑛面前,因为他的身份——杀手。

朴义是一名职业杀手,收到指令就要去杀人,这样飘忽不定的生活让他认为,能够给惠瑛幸福的应该是正佑这样的好人,而非他这样的坏人。

甘愿在惠瑛身边当一个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角色,朴义用尽全力去对惠瑛好,在正佑离开之际出现在脆弱的惠瑛身边,陪她画画、陪她逛街、陪她看雏菊、陪她一起思念离开的正佑。

泰戈尔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明明那么爱你,却不能告诉你。”

朴义对惠瑛的爱,表现在日日夜夜地关心,寸步不离地陪伴,可那一句“爱你”却始终深埋在咽喉,无法吐露。

拿起枪,朴义是一个无情冷血的职业杀手,放下枪,他不过是个胆怯懦弱的感情傻瓜。


惠瑛偏轨的爱——忘了珍惜眼前之人,好在终究等来结果

一开始,惠瑛认错了人,爱错了人,她误以为正佑就是她等待的英雄,可谁知真正的英雄是始终默默守护她的朴义。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张小娴说:“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惠瑛是注定等待造桥英雄的人,也是注定被朴义等待的人。她走上感情路岔路是被正佑初次见面时他手中的那盆雏菊引导的。

实际上,与惠瑛朝夕相处的人是朴义,难道她没有机会发现一些端倪吗?其实应该是有的,当朴义带她去往自己的住处,惠瑛看到朴义种了许多雏菊,她的第一反应并非认为朴义就是那个造桥人,而是请求朴义把那些雏菊借给她用在自己的画展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惠瑛脑海中根深蒂固地认为,正佑就是那个造桥人,而忽视了一直在她身边默默为她付出的朴义。

最后,惠瑛还是发现了真相,她看到了当初画给造桥人的画被朴义保存,她终于明白原来身边的朴义就是她苦苦等待的英雄。

失声的惠瑛用唇语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话:“你让我如此幸福,这幅画,我画给你的!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有明白原来是你!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你就是我一直在等的人……”

在我看来,惠瑛并非突然移情别恋,也不是苦守着当年那段造桥的回忆,而是在和朴义相处的过程中已经爱上了他。

但惠瑛不敢承认,因为那时的她还怀疑正佑的死与朴义有关——她害怕自己爱上一个杀了造桥英雄的人。


《雏菊》给我们的两个爱情启示

一、坦诚地对待,是对爱情最大的尊重

正佑的爱不是坦诚的,他隐瞒了自己的并非造桥人这件事,这是这段悲剧爱情故事的导火索。

朴义的爱不是坦诚的,虽然是为了保护惠瑛的安全,但终究还是因此让惠瑛陷入困境。

惠瑛的爱也是不坦诚的,她爱上了朴义却不敢承认,陷在回忆当中,她欺骗的不仅是朴义,还是自己。

著名作家苏芩曾说:“感情中最磨人的,不是争吵或冷战,而是明明喜欢、还要装出不在乎。爱,总和自尊捆绑在一起。但自尊绝非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坦诚的面对自己。世人都习惯了扮演一种不屑一切的冷艳。演技越好,离快乐越远。别藏得太深,幸福会找不到你。 ”

电影中三个主人公,都是用尽一生去爱的,当他们花掉一整幅的青春,却始终没能明白爱情的真谛——不是一味付出或欣然接受,而是勇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坦诚地说出心底的感受,这才是对爱情最大的尊重。


二、珍惜眼前人,莫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惠瑛和朴义对彼此的爱,直到最后才说出口,他们这才知道,互相爱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可这幸福本可以来得更早一些,不是吗?

性格分析研究专家乐嘉谈及爱人时曾说:“在时,你觉得近,不珍惜;走时,远了,你方知独特与珍贵。”

惠瑛和朴义便是这样,互相表白后不过只有短暂的快乐,枪声响起,惠瑛为朴义挡下了子弹,最后死在朴义的怀里,广场上那个孤独的男人抱着爱人痛哭不止,仿佛要从灵魂中呕出悲鸣。

可世事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后悔没有把爱早点说出口,就越是悲痛,朴义如此,惠瑛也是。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是会遇到无数形形色色的人,当中会有几个能成为朋友或是知音呢?有几个是深爱你的呢?又有几个是可以与你相爱的呢?看哪电影网

事态变化万千,与其众里寻他千百回,不如珍惜眼前人!


结语

《雏菊》是一部画面极其唯美的悲剧爱情电影,虽说电影情节稍显不写实,但电影中三个主人公的不同性格正折射出现实中许多人在爱情中的模样。

人生海海,我们终究不过沧海一粟,不妨勇敢一些,努力地去攀一座山,去过一条河,去追一个梦,去爱一个人。

祝愿,我们都能不错过真爱,最后拉着爱人的手,看到盛开在彼岸的雏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