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讲:甲骨文、诗经正解公益课 | 古文字研究的一些思路

 临晋轩 2020-07-23

精彩讲座开篇


       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群主和各位朋友给我搭建这个平台,可以让我把这些年对古文字研究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如果哪里讲得不好或是有谬误,也请各位老师随时加以指正。

        今天作为开场,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古文字的一些心得。

        各位在学习古文、诗词的时候或许会遇到这样一些困惑,查一个字却得到了几十种的答案。

       比如这个“格”字,光是名词时态《新华字典》就给出了十二个解释。看到这些也就不奇怪为何“格物致知”的一个“格”字会被儒家二十七个流派争讼了两千年之久。实际上,截图中的这些解释还不够,如果各位深读古文,会发现一个字在不同文章里还有很多注解没有包含在字典之中。
 

       现在的研究者已经有很多人对此很有意见,但一直没有得到主流学界的重视,或许即使得到重视也未见什么改进的举措。我想大家应该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想知道一个字到底原来表达了什么意思,权威机构能不能给出一个精确的解释?由此我们就要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学科:古文字研究

第一个问题

古文字研究大致情况


   情况一:甲骨的发现打破了《说文解字》原有的格局。

       在殷商甲骨文发现的一百多年来,古文的释读一直以《说文解字》为标杆,另外还有《尔雅》、《集韵》、《广韵》……一系列工具书,再加上自古传承的“金石学”、“训诂学”作为支撑,传承古学的专家们在这些著作的引导下做了很多古文字的编修。然而原本比较安定的格局,却在殷商甲骨文出现之后发生了巨变,所谓:“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文的横空出世不仅惊动了国内,更惊动了全世界。重要的是甲骨文的出土,于释读可以反证出以《说文解字》为主的整个古文字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对甲骨文的释读和更多的商周先秦出土文物可以看出《说文解字》的作者并未见到这些更为古老的文字,“甲骨四堂”的郭沫若先生也在有生之年不断修订自己的学说,很多古文字的定论更是在近几十年来甲骨文的研究推进下不断更新。由于我们现有的学术机制对外公布研究成果比较迟缓,社会上普遍呈现对权威解读不满的情况。各路官方、民间学者揭竿而起,纷纷著书立说,一度蔚然成风。由于现有的古文字研究方向基本上是放在训诂和释读方面,很难有大师级的人物出现来一统乱局,而且这个时代似乎也很难产生大师级的人物,从而更需要一个良性互动的平台来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成果。此次建群希望在讨论中、共享中与各位友人,在不断碰撞交流中共同进步,产生更高更深的认知。

    情况二:科技的创新,思想的保守,使得古文字成为冷门更难突破。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变动也扰乱并影响当下众人的心境,“古文字学”思想的僵化和保守,成果发表的困难,就业方向的不明确,使得它也快速成为一个冷门学科,现在的年轻人也少有关注。再加上其学科内部的封闭性(有点像现在的传统武术),更限制了“古文字学”的发展。有朋友跟我说:你要是喜欢研究这个,我给你介绍“甲骨文世家”。我说:甲骨文发现不过120余年,这种所谓“世家”基本是不存在的。

       刚才说到,现在的古文字专家着力于训诂与释读,前辈们也做出了很大贡献,问题是对汉字的解读为什么没有进展?我的感觉是研究古文字的文科生逻辑能力相对较弱,一代复一代,都以记忆力为能,难以产生系统化的学术认知

第二个问题
现在的古文字研究
基本没有系统而言

       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六书”的理论中,“象形”是放在第二位的,放在第一位的是“指事”。我们现在张口必言汉字是“象形文字”,这个说法估计《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都不会认同。如果说甲骨文是来自上古象形符号的涂鸦,这个说法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说汉字、古汉字,乃至甲骨文全部是“象形文字”,这个观点恕我不能认同。

       有一些古文字基础的同道都知道,“又”字一直被解读为“右手”。请大家仔细看,这个“又”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吗? 这里还面临着下一个问题, 如果“又”指的是“手”,那么后来出现在金文中的“手”字与“又”字又是什么关系呢?这样的问题在古文字释读里还有很多。

再比如这个“隹”字。如果说“隹”字单单指的是鸟的话,问题又来了。甲骨文里的“鸟”字跟“隹”字又是什么关系呢?

       至今我还没有看到过哪位前辈大师给出过一个令我信服的解读,我想这应该是把古人的一整套抽象的造字思想误读而产生的难以自洽。(注:隹——维、准、集、进(進)、难、护(護)……这个字族很庞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把这方面以前讲解过的内容毫无保留的与大家分享。)
汉字逻辑学

       曾有朋友给我的研究起名:汉字逻辑学。也就是通过现代科学的逻辑方式来对比推导古人的造字思维,以求达到正本清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古文。

       通过古文字的研究,我对情有独钟的《诗经》也有了更为豁然开朗的解读,后面也会一并与大家分享。总之对有把握的每个字形,我会毫无遗漏的与大家分享以前的心得。如果各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希望能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我个人的一些研究与各位在外面听到看到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太一样,我觉得大家到一个群里来,肯定想要听到一些比较独特的东西。如果大家在这里只听到我讲述一些过去书本上的解读,那都不如我推荐大家几本书大家自己回去慢慢看。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做一些国学讲座,基本都是手把手的教你怎样去读古人的经典,作为启蒙教育这样做还是可以的,但诸位都是有一定研究的,如果没有什么新意,以诸位的才学听不了多少可能也就乏味了。

       今天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下面做一点简短的分享吧。请大家先看一下这个最为熟悉不过的“大”字:

       这个“大”字太像个人形了,很多时候都被解释为一个四肢伸展的人,称之为“大”人。这样的解释几乎没有人质疑过。但是我举面这个例子您可能就会觉得有问题了。

这个字是甲骨文的“赤”字,“大”字的下面是一个“火”字。

这可怎么解释呢:把一个“大”人放在火上烤红?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是说新生儿刚出生时身上的血氧含量很高导致看上去满身通红。但总不至于把人放在火上烧吧?后来我发现“大”这个字其实另有所指,像个人形其实是有意无意的巧合。

       各位想想如果一个人摆这么个姿势是多么别扭,我们再看“大”字的这个字形:

战国时期的这个“大”字甚至放弃了人形。但也无意间表露了“大”字的一个结体特征。

这是战国时期“清华简”“筮(簭)法”里“坤卦”的写法。

也就是说“大”字很可能是两个“连山易”的阴爻符号组成,或是像后面这个更明确的写成了“一阴”加“一入”。
“大”古时与“太”是同一个字,也就是说“太”是从“大”分化出来的。

        《康熙字典》:按经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极、大初、大素、大室、大玄、大庙、大学及官名大师、大宰之类。

那么,什么叫“大(太)”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为天地母”、“道名为大”,也就是说“大(太)”是阴性的。古人观察到:所有的生物都来自阴性的母体裂变,反向推理就会有一个阴性的极致:大(太)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阴”加“一阴”,老阴“一阴”加“一入”,至阴。太这个字一直有母性的光辉,比如现代语言里的:太太。再有,我理解的“一生二”就是阴性的裂变反应,试问自然界里还有谁能做到(生物界海马这种父体繁殖的偶然现象不计)?自然界里,人类目之所及几乎全是阴性的裂变,向上反推则可得出一个看不见的——太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不断的裂变产生万物,老子讲的万物不是无机物而是有机物,当然中国古文化里把无机物也会看成是有机物。“分子人类学”提到,人类从非洲走出的十几万年只有近八万年才有雄性基因出现。华大基因的尹烨说: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实在太渺小,原来自体繁殖在生物界根本不是什么事儿。

《康熙字典》:大(太)又作泰,如泰卦、泰坛、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类。泰山峰顶供奉的是“碧霞元君”,俗称“泰山老奶奶”,她才是泰山的最高神。

甲骨文的“天”字的写法是:“大(太)” “上”,大(太)上为天。“人法地、地法天。”一切都来自大(太阴),天地万物皆生于太阴(又名太乙、太极……)。

因,这个字读作“阴”看来也并非偶然。

“因”字在甲骨文的字形表达为:围绕着“大(太)”,离“大(太)”最近的。能够往上反推的那个最接近“大(太极)”的本源就是“因”。

《老子》的这套理论其实早在商代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商朝开国元勋渭南合阳人伊尹即是道家初祖。因此,老子庞大的系统横空出世,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诸子百家有两个重要的人物没有提到,一个是黄帝,一个是老子,说明老子的思想一直是个暗流。关于甲骨文可以推导出的与道家思想比较合拍的其它地方以后会慢慢跟大家分享。

第一讲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注:由大引出的三个字

天,向上之至极(最高处)

因,根源之至极(最近处)

赤,燃火之至极(最大处)

本课程原创著作权归裴勇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