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安小镇之茶文化‖ 看茶史变迁,解读茶文化与《茶经》

 海阔天空wslas3 2020-07-23

九日山僧院,东禽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诗僧皎然与陆羽同为茶好,在山僧院赏菊品茶,畅聊夜话,自在自得,悠然快哉,遂写下诗赋!

在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笔下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更是赋予了茶更多的趣味和品格。

传说,最早开始饮茶的人是神农氏。但是这个传说至今无法查证。有记载的是从西周开始就有人开始栽培茶园。那时候诸侯国巴国将茶叶进贡给周武王。

长沙的马王堆西汉墓中也出土了关于“一笥”的记载,说明当时的茶叶已经很普及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茶的诗词歌赋也因为当时文人墨客的饮茶之风而问世。直到唐朝时期,经过陆羽的《茶经》的研究问世,使得茶文化正式形成。

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从平民到贵族再到平民,最后才大众化的过程。经过不同阶层的影响,赋予了它丰富多彩的历程。

茶的起源与发展

十九世纪以前,中国被统一认为最先生产茶的国家。但是进入十九世纪后,这个事实却没有那么清晰了。

1824年,英国人勃鲁士少校在印度的阿萨姆山区,发现了一棵高达十三米的巨型野生茶树。于是,他开始推断印度是茶的原产地。

有质疑就一定会有研究,经过一段时间激烈地讨论与研究,再加上现代高科技的帮助,来自日本的科学家通过比较和分析两地茶树细胞染色体,得出结论:印度和中国茶种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从科学角度被认为没有差异。

在经过实地勘察后,他们也仍然认为茶树的起源是来自中国的云南地区,并且以云南为中心顺势向南发展。或许,在发现野生茶源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争议,但对于茶的培植与传播方面起源于中国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茶的发现最早要追溯到神农氏,唐朝陆羽所写的《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据史料记载,神农氏在上古时期,曾经亲尝百草,为人治病。即使是在落后的上古时代,神农氏仍然有着卫生意识,就是喝用火烧开的水。

传说他在一棵茶树下烧水时,恰巧有几片叶子从茶树上掉入烧开水的锅中,锅内的水因为有了它而变得芳香四溢,神农氏品尝了用叶子煮过的水后觉得神清气爽,于是茶由此便被人们发现了。

茶文化最早是以药用的形式延伸的,茶叶本身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润肺等功效。

据《本草衍义》记载:''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说神农氏尝遍百草后,中了许多毒,只有依靠喝茶才能解除。由此可见,茶在最早是被人们用作药材使用的。

在古代早期,茶的传播和生产仅局限于巴蜀地区。据《日知录》记载:自秦人取蜀而后,时有茗饮之事。

直到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后,巴蜀地区开始向外界进行贸易,它的茶叶也开始随着水陆运输的发达向外流通,饮茶的风习开始逐渐从中国流行起来。

真正将中国茶叶引向全世界的是在隋朝。

在隋文帝开皇年间,日本开始第一次派遣入隋使臣拜访中国,于是茶叶开始向日本输出。后来发展到唐顺宗统治期间,日本的最澄禅师跋涉千里,来到了我国的浙江潜心研究佛学,在那里他深受中国的茶文化影响,回国后将茶籽种带回了日本,并从此将茶文化由中国在日本盛行起来。

茶文化与《茶经》之间的渊源

在中国佛教宗派中,其影响力最大的分流便属于禅宗了。

禅宗的始祖达摩曾经所倡导的禅法是大乘壁观,它的意思就是让人通过面壁打坐的方式,做到思想与精神层面的专一。

而喝茶不仅能够使人们变得清醒,也能够疏通经络

不少人以茶助清淡之兴,把饮茶与精神巧妙结合到一起,也对当时的饮茶风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将茶文化集于一体,并将饮茶习俗推向更高的地方,其功劳当然少不了人称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经》。

据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在湖北的天门县当地寺庙的住持智积法师当年收留了一个孤儿,这个孤儿便是陆羽。佛寺的生活清静无比,陆羽更是在禅茶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陆羽从小聪颖伶俐,博览群书,喜爱喝茶,对于茶的文化颇有研究。由于对茶叶的深厚兴趣,陆羽于是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有关于茶的专著——《茶经》。

《茶经》全书虽然只有几千个字,但其中却涵盖了关于茶文化的各个方面。

《茶经》一共三卷十章,仔细完整地介绍了茶树的起源、茶的演变以及饮茶的功效好处,采摘茶叶、制取茶叶的各种工具,茶叶种类的分类以及品质鉴定,以及喝茶所用器具以及煮茶时对于水的要求。

《茶经》的问世,对中国茶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在茶史上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同时,《茶经》的出版,对当时唐朝茶叶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文人墨客之间的饮茶之风更是进一步兴起。

唐朝是诗词的时代,而唐代诗人们也毫不吝惜墨水来表达对于茶的喜爱,例如白居易的《琴茶》,陆游的《幽居初夏》等等。陆羽在《茶经》中大胆地将饮茶与人的休养生息结合起来,他认为饮茶应该被当作为一种仪式,要有一定的氛围和安静的环境。

《茶经》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之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诗人梅尧臣专门为其写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