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读 | 亚洲船企2015年市场回顾 抱团创纪录

 国画精品_展示 2020-07-23

Clarksons数据表明

尽管2015年许多造船大国们已经接到了一些新的订单,菲律宾、越南、台湾的一些船厂是通过合并市场份额来使其订单创下新记录。

国外船厂在新订单份额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在这些国家的国内的船厂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过去的18个月,全球造船产业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船舶建造量也随之逐步下降,复苏迹象并不明显。


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造船都在2015年经历阴霾,也有一些相比往年取得大量的订单。除了中国三大造船商外,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和日本的船厂,现在出非常好的成绩。

2015年1-10月,据克拉克松统计,日本船企累计接单238艘、2124.5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同比增长25.7%,创下金融危机后同期历史最高水平。2015年,菲律宾、越南、台湾的船厂一共拿下了80笔新订单,同比增长19%;他们合并市场份额创下有史以来最好成绩——全球订单的6%(修正总吨的5%)。

作为全球第四大船舶建造大国,菲律宾2015年订单量为44艘、1,100,000CGT,菲律宾造船产业主要由两家外资独资船厂控制的,韩资船企HHIC-Phil和日资船企Tsuneishi Cebu,自前者(HHIC-Phil)2006年第一笔订单以来,两家外资造船企业订单额占菲律宾的96%。

越南在过去四年里订单总量24艘(1,000+ GT),2016年,越南船厂已接到订单9笔,包括33艘船、19艘油轮。

台湾一直是这一趋势的特例,自2006年以来91%的订单都由CSBC控制。CSBS(台湾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雄和基隆的两大造船厂近年拿到了造船的订单,其中包括2015年Evergreen的订单——10*28000TEU船,2015年拿到12艘(0.3mCGT)的订单。

除台湾CSBC,中国国内的整体造船企业近期已经面临很大的挑战。2015年,菲律宾、越南、台湾三国的84%的订单都由6国外船厂垄断,这些造船大国已在低迷时期成功赢得订单,在增加市场份额上抢占了先机。

*CNSS任娟独家编译

互动话题

造船寒冬,你觉得什么时候才能渡过?

请在本文后留言发表你的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