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世博会展巡礼

 zzm1008图书馆 2020-07-23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本篇是根据2010年8月的上海学习之旅拍摄的照片、随行日记和有关资料制作完成的,系“上海之旅”系列之一。)

(上海市行政区划图)

时隔三年后,我再次来到了上海。

适逢上海代表改革开放的中国,举办世界第41届博览会。

在培训学习之余,我与同学们结伴参观了博览会,为博览会的空前盛况所震撼,也为中国的成功举办而骄傲。

上海,被誉为“东方的巴黎”“东方明珠”,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也是展示中国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 走进上海


上海市别称沪或申


上海市下辖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浦东新区等共计16个市辖区。


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


市政府驻黄浦区。


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岸,长江三角洲前缘,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

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陆境海拔最高点。

上海地跨长江口、淀山湖、黄浦江、吴淞江四大水系,境内江、河、湖、塘相间。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今天的上海主城区在160年前还是荒地,隶属于当时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


上海市并非由上海县发展而来,上海县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高于今天上海核心城区的一级行政区划。


上海县历史很早,元朝就已经设立,直到1958年才从江苏省分离划归上海,1990年代撤县成为今天闵行区的一部分。



二. 中国上海世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本届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

本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 多项纪录入选“世界之最”


1. 上海世博会的参展规模,共有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


2. 志愿者人数最多。


3. 正式参展方的自建馆,大约有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报名建设,其数量为历届之最。

4.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雄伟壮观,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5. 主题馆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该绿墙面积为5000平方米。

6. 投资为286亿元,财政总预算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


7. 世界上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世博会园区。

8. 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

9. 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

10. 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园区在市中心占地5.29平方公里。



四. 世博会会场


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区域,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

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包括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

围栏区范围约为3.22平方公里。

五. “和谐城市”:世博会主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

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

《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

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

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

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

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与未来之间的和谐。

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六. 世博会会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在2004年11月29日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仪式”上公布。

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人合臂相拥,好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

七. 世博会吉祥物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于2007年12月18日20时揭晓。

吉祥物由巫永坚设计,命名为“海宝(HAIBAO)”,即取“四海之宝”意,主体为蓝色“人”字造型。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选用了汉字的“人”作为创意点。

而吉祥物的蓝色则表现了地球、梦想、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吉祥物整体形象结构简洁、信息单纯、便于记忆、宜于传播。

虽然只有一个,但通过动作演绎、服装变化,可以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展现多种风采。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海宝体现了“人”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体现了“人”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体现了“人”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也体现了“人”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它还体现着“人”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

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国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人”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与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着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

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了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八. 上海世博会的社会声誉


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已经有55%居住于城市。

因此,对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

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

“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2. 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

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3. 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会。

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


九. 展馆展示


(一)欧洲展馆



(二)非洲联合展馆

(三)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国展馆



(四)亚洲展馆


(五)中国省市区展馆




(六)国际组织展馆


(七)游行展演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3.9万篇内容 44.1万人参与
更新于 06-20
来自华东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