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故事,不老街!长沙首条历史步道上开讲文物保护课

 孟溪ProbeT连山 2020-07-23

掌上长沙

2020-07-22 17:47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卓 通讯员 霍倩)每一栋历史建筑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最小的细胞,每一栋老宅院都在用背后的故事无声“刷存在”。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先讲好老宅故事!今日,一堂特殊的党课在长沙首条历史步道西园北里开讲,开福区文旅体局党支部邀请湖南文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罗明博士,在老街上开讲历史故事与文物保护传承,指导文保工作者从还原建筑的历史故事开始,讲好从历史街巷到历史文化名城的故事,保护传承其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

       无故事,不老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小细胞,老街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往往鲜为人知,或被以讹传讹、张冠李戴。要保护和传承,讲好历史街巷和历史建筑的故事非常重要。作为文保职能部门,开福区文旅体局将“寻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开进了西园北里的百年老梧桐树下,请专家以讲党课的方式,提升文物保护专业素养。罗明博士是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和长沙市文物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近20年以来一直专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她以一堂《从故事到文物》的授课,让文保工作者和党员们大长知识。

罗明博士在历史步道的百年古树下给开福区文保工作者和党员开讲《从故事到文物》。长沙晚报通讯员 田超 摄

罗明博士在历史步道的百年古树下给开福区文保工作者和党员开讲《从故事到文物》。长沙晚报通讯员 田超 摄

       “每一栋不可移动文物建筑,都有它的独特故事,精准挖掘还原,是保护历史老街、街区甚至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一步。”罗明以西园北里老巷为例,巷口不起眼的一堆假山石,它的主人就是晚清名臣左宗棠,时间可追溯到1885年,背后的故事地点和情节是左宗棠病逝后朝廷在此建祠纪念;而西园北里52号一幢不起眼的红砖院落,背后的人物竟是孙中山的保镖、著名武术家杜心五,上世纪40年代寓居于此直至去世。老街每一栋历史老宅,都可以用故事人物、时间、地点和情节的记录方式,追溯考证其历史,从每一栋老宅开始讲好、讲准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故事。

专家带领文保工作者和党员考察历史建筑。长沙晚报通讯员 田超 摄

专家带领文保工作者和党员考察历史建筑。长沙晚报通讯员 田超 摄


【作者:李卓】 【编辑:肖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