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钟书《围城》:五种女性背后的五种爱情婚姻观

 爱读书的毛荷西 2020-07-23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书中描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群相,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经典的小说之一,还以其独特的讽刺意味被称为"新儒林外史"。

小说从头到尾都离不开对女性形象的描绘,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汪太太,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性格和处事方法。今天我们就从婚恋观出发,走近这五位女性。

钱钟书《围城》:五种女性背后的五种爱情婚姻观

01追求享乐型爱情的鲍小姐

鲍小姐在书中出现的篇幅并不多,但其婚恋观也是一部分人的代表。她有未婚夫,并在他的帮助下出国留学,但她并不忠于自己的丈夫,喜欢引诱男人,追求身体的愉悦,证明自己的魅力。

在船上遇到方鸿渐时,她先在心里盘算了一番,对方坐二等舱经济实力不错,人长得也还行,于是便将他定为"旅行中消遣的伴侣"。后面她和方鸿渐发生一夜情被人发现后,还是很不自在,说明她心里清楚这种行为是违背伦理道德的,只是自己对肉欲的追求超过了道德谴责上的不安。

即将离船时,鲍小姐对方鸿渐轻蔑一瞥,并在听到方鸿渐的呼唤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在我看来,此时鲍小姐的态度有两点原因:一是她追求享乐型的爱情,一夜情便只有一夜,不必再多联系。二是下船后他的未婚夫可能在附近,她并不想被发现失去物质上的保证。

总的来说,鲍小姐追求的不是爱情,而是物质和身体上的满足,婚姻和爱情不过她的一个生活筹码罢了。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如果婚姻在一开始就不能以身以心赤诚相爱,那么瓦解起来也就比什么都快。"爱情并不是一场游戏,婚姻也并不是一场交易,抱着享乐而毫无真心的态度与对方相处,这样的关系又能持续多久呢?

钱钟书《围城》:五种女性背后的五种爱情婚姻观

02追求婚姻主导地位的苏文纨

苏文纨是一个家世好、学问高、相貌好的大家闺秀。在法国读大学时,她有很多追随者, 但她自恃清高,不肯施与爱情。由于拒人千里之外,她身边的男性越来越少。但随着年龄增长,她的危机感上升,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标准。

恰巧在船上遇见方鸿渐,她便想把方收入囊中。这不是因为方鸿渐有多好,而是因为对他的家世还算了解,并且方鸿渐懦弱无能, 自己以后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婚姻,成为主宰家庭的女王。

为此,苏文纨多次暗示,还为方鸿渐洗手帕、缝补袜子和钮扣等,但方鸿渐并不领情。屡次的爱意被拒绝,她发现方鸿渐真的不爱自己,就马上另找一个条件合适的人嫁了,似乎在说:你不要我还有大把的男人要我。

苏文纨的这种"我爱上你,是你的荣幸"想法,反映出她对自己魅力的极大自信和精神自恋。而她看中方鸿渐性格上的软弱又反应出她在婚姻中想占据主导地位的追求。

但实际上,一段好的爱情或婚姻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两人应该在在同一水平线,没有俯视或者仰望,没有主导或者弱势。毕竟,俯视会让对方感受到不尊重和压迫,而仰视会让对方有压力,且让自己也变得卑微。

就像影片《婚姻故事》里的那对夫妻,妻子妮可一直是弱势的一方,为了丈夫查理放弃工作和家人,陪他去陌生的地方,呆了半年后又按照查理的想法回了洛杉矶。但尽管妮可为她做了这么多,查理却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时间一久,妮可逐渐发现查理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两个人的关系其实从未平等过,她试着沟通,但查理只觉她在无理取闹。毫无疑问,两人开始了漫长的争吵直至离婚。

同样地,我们想让婚姻更长久更和谐,就不要一心去抢占主导地位,或是甘愿处在弱势单方面付出。双方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一起付出,彼此理解,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钱钟书《围城》:五种女性背后的五种爱情婚姻观

03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唐晓芙

唐晓芙是一个在读大学生,既保留着女孩子那份涉世未深的天真与浪漫,又有着知识女性的智慧与成熟,是方鸿渐第一眼就爱上的女人。

唐晓芙虽然没谈过恋爱, 但却并非懵懂无知。在与方鸿渐初次见面时, 她就察觉出了方鸿渐话语之间都在故意吸引她的注意力。后来, 方鸿渐隔三差五给她写信,甚至每天都讲些鸡皮蒜毛的事儿找她聊天。在这种明显而浪漫的追求下, 唐晓芙也渐渐对方鸿渐产生了爱意。

但一个误会,一句 "我爱的人, 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 她在碰见我以前, 没有过去, 留着空白等待我——",便让两人的爱情就此终止。

从唐晓芙和方鸿渐的交流来看,唐晓芙希望爱情的过程波澜壮阔,有偶像剧一般的甜蜜和热烈,但她更希望相爱的人与她的过去一样感情一片空白,只填满对方的身影和记忆。

听过一句话:过度追求完美的爱情,爱情的结局就很难完美。

唐晓芙是一个爱情中的理想主义者,但想象中的爱情越美好,实际的爱情差距就有多大。现实生活中,对爱情过于理想化的结果往往是难以找到爱的人,或是找到之后因为缺乏包容而在细节上否定对方。对爱情过于理想,终究会让渴望的甜蜜爱情变成一场乌托邦般的梦。

钱钟书《围城》:五种女性背后的五种爱情婚姻观

04主动追求爱情的孙柔嘉

孙柔嘉没有苏文纨的高学历,没有唐晓芙的聪明可爱,却是唯一和方鸿渐走到最后的人,这离不开她的"心计",更离不开她的成长环境

孙柔嘉出生在一个封建等级观念浓厚的家庭, 从小就不被父母重视, 这种经历让她懂得只有努力主动去争取,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此, 当她认为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异性以后, 便一步步地把对方引到自己的身边。比如,她让同事陆子潇写情书追求自己, 然后向方鸿渐求助并让他出面,以一副弱者的姿态, 让人忍不住去怜惜关爱她。事实也的确像她想的那样发展,方鸿渐一步步掉进她精心策划的"陷阱"中, 成了束手就擒的"俘虏"。

尽管大多评论说孙柔嘉过于心计,但与传统的"门当户对, 父母包办"的模式相比,她这份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气还是值得称赞的。

现实生活里有人会质疑"女生主动追求男生"这一做法,认为主动便是放低了自己的身价。《奇葩说》里的柏邦妮就很好驳斥了这一观点,她说:"主动追求不是打折促销,而是在线试读,让你知道我是有内容的,试读之后,请买正版。"

因此,主动只是让我们有一个了解彼此的机会,合适便可以抓住机会不错过,不合适就及时抽身,并不存在身价高低的问题。

钱钟书《围城》:五种女性背后的五种爱情婚姻观

05身处婚姻却内心自由的王太太

汪太太在书中算不上主要人物,但也值得深究。仔细回忆书中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小说里从未出现过汪太太的全名, 只有她的丈夫汪处厚叫过她一声"娴"。从表面上看汪太太作为汪处厚的夫人, 这么叫并无不妥, 但是内里的深层寓意却耐人寻味。

我们的姓名,代表着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和存在。而汪太太没有自己的姓名, 仅仅以夫姓冠之, 意思就是旁人眼里,她是丈夫汪处厚的附庸。

但汪太太虽然因为娘家穷且自己身体弱嫁给了汪处厚,却并没有因此就唯唯诺诺、恪守规矩。她风情万种,涂着鲜红颜色的指甲,还会画画和钢琴, 范小姐将她奉为"女生指导",高松年与赵辛楣也被她调笑得脸色绯红。

换句话说,汪太太被迫进入婚姻,但并没有就此否定自己的价值,臣服于婚姻的围城,而是心在城外, 自由处事。她的心不在汪处厚身上,因此她对现在的婚姻不抱有热情,一直理性冷静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 将物质的需求与精神的需求分开。

汪太太虽然和鲍小姐一样,因为物质委身自己不爱的人,但两人的婚恋观相差很大。鲍小姐并不渴望爱情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只求身体和物质的享乐,而汪太太是有精神需求,但无力寻良人,便冷眼看婚姻。这份理智和成熟,是鲍小姐远远不及的。

钱钟书《围城》:五种女性背后的五种爱情婚姻观

无论是追求享乐型爱情的鲍小姐、追求婚姻主导地位的苏文纨、还是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唐晓芙、主动追求爱情的孙柔嘉、身处婚姻却内心自由的汪太太,这些女性的婚恋观我们都可以在现实生活里找到对应的人群。

《围城》里有句话: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表面看是在说书里的各种婚姻,其实也在暗喻现实。

就像柏拉图砍的那棵树一样,觉得还不错,又担心前面没有更好的,便就此确定下来,很多婚姻亦是在这种情况下结成的。但婚姻毕竟不是几天的事,也许会伴随我们的余生,想让其滋味变得更好,还是要好好斟酌一番人选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