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如何从鱼变成人?点击这里,重现5亿年前的生命演化奥秘

 文芳苑林 2020-07-23

22 17:48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人类的出现仅仅占演化史上的一小段。约200万年前,真正意义上的人属的直立人在地球上正式出现。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表示:“人类其实就是一种超级改进版的肉鳍鱼,用腹鳍四处行走,用胸鳍翻动书页。”

我们从哪儿来,未来又将去何处?解答问题的关键,或许就在5亿年前那条手指大小的鱼身上。

7月17日,由深圳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从微若秋毫的细菌到拥有非凡智慧的人类,生命的演化历程一路跌宕起伏,却充满了惊奇、偶然与不可思议。

△ 展览现场

展览以从鱼到人的演化为主题,以脊椎动物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100余件珍贵的化石、模型及大量视频资料,分“来自海洋”“登陆先锋”“爬行帝国”“羽翼飞天”“哺乳为王”和“猩球崛起”六个篇章,系统介绍脊椎动物从海洋到陆地、天空,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到人类的奇妙生命之旅,清晰地展示从寒武纪到第四纪的5亿年间脊椎动物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其演化过程中的九次重大革命。

△ 耳材村海口鱼

在生命演化史上,“脊椎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5亿多年前,“第一条鱼”在寒武纪的海洋中诞生,一个物种悄然挺起脊梁,生命从此更加坚强。四亿多年前,脊椎动物中首次出现了上下颌(我们人类的下巴就是下颌),标志着它们由滤食性生活向更为主动的捕食性生活方式的过渡。从无颌到有颌,鱼类更好的解决了进食的问题,增强了适应能力,古生代海洋从此成为鱼类的天下。

3亿多年前,鱼类中的一群勇士奋力爬上陆地,成为能适应水陆两种生存环境的两栖动物。随着羊膜卵的出现,脊椎动物彻底摆脱了对外界水体的依赖,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动物。从此陆地上热闹起来了,四条腿的动物们有的爬行,有的奔跑,有的生出羽翼飞上了天空,甚至还有的又突然返回海洋生活。

△ 山西鳄

在爬行动物称霸的中生代,哺乳动物也悄悄兴起。它们凭借其发达的头脑,完备的身体机能和强大的适应能力,躲过了白垩纪末期的大劫难,在大约6600万年前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新生代主宰地球的主角。哺乳动物灵长类中的一支古猿,在生存环境的严酷挑战下,于600万年前从树上下到地面开始直立行走,历经一次次环境的巨变,一次次机遇的选择,逐步演化成为我们现在的人类。

△ 魏氏准噶尔翼龙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海口鱼身体里发育出来的脊椎雏形——脊索,我们还能看到在云南发现的最早的有颌类鱼化石——初始全颌鱼,在内蒙古发现的第一批从海洋登上陆地的四足动物模型,以及在新疆、辽宁等地发现的,引人注目的翼龙及恐龙化石。

从寒武纪那条柔软的脊索开始,一直到更新世直立行走的山顶洞人,本次展览通过对化石的解读,清晰地描绘出了脊椎动物演化的脉络。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发现的第一具较完整的翼龙化石骨架魏氏准噶尔翼龙、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的合川马门溪龙,以及我国发现的最原始古鸟类化石原始热河鸟……

△ 原始热河鸟

展品种类多样,珍品荟萃,尤其是20多米长的合川马门溪龙,著名的许氏禄丰龙、腔脊三趾马、达氏铲齿象、郝氏异剑齿虎、阿喀琉斯基猴及北京人、山顶洞人、崇左人、柳江人头骨等化石标本,非常珍贵。

此外,配合展览,深圳博物馆还推出“深博士自然科学实验室”自然科学类品牌公共教育活动。一方面,博物馆为大众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包括科普教育视频、电子教育手册、电子深博士学习卡、电子深博士实验卡等,市民可以通过下载这些学习资源,自主参观博物馆,实现博物馆学习。

另一方面,在馆内设立“深博士自然科学实验室”,通过九大事件寻宝图、九大事件探究实验、观看纪录片和阅读科普图书等多种形式,为观众提供现场互动学习体验,引导和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延续博物馆学习。

附:展览信息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