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新高考”“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型(上)

 凌宗伟 2020-07-23
oc“新高考”“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型
凌宗伟
内容提要: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指导意见》在“健全新课程实施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规范课程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对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意见,这对普通高中应对“新高考”,落实“新课标”无疑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的。作为普通高中的学校管理者,如何将这个意见与应对“新高考”,落实“新课标”结合起来推动高中教学变革中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重建高中教育文化与课堂文化出发,主要对学校选科课程实施以及应对综合素养能力提升与考核评价如何应对的问题,阐述了必须正视的问题是选科指导与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与可行性等五个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新高考 新课标 高中教学 转型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指导意见》,我觉得对具体的从事高中教育的管理者与教师来讲至少有两大板块是必须关注的。
第一个板块是关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这个板块首先是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意见要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要“有序推进选课走班。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要“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其次是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要“按规定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展览馆、运动场等公共设施”;要“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医院、福利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开展志愿服务,走进军营、深入农村开展体验活动”。再次是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要“以省为单位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评价档案样式”。还有就是关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要“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少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加强考试数据分析”;“规范学业水平考试。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第二个板块是关于招生考试改革的。这个板块就高考改革、学业水平测试以及招生改革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方向性和操作层面的具体意见:如“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高等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结合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生选考情况,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并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科目均实行合格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内容。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合格性考试按照省级要求由地市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确定具体组织实施方式。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加强命题能力建设,优化命题人员结构,加快题库建设,建立命题评估制度,提高命题质量”。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这个意见的解读,我以为主要聚焦在“健全新课程实施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规范课程教学管理”三个方面。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原高一,新高二,今年的新高一,已经进入“新课标”“新高考”的现实境地了(虽然,江苏已明确2020年的高考还是用2019年的考试大纲,但我们都清楚这两年的高考试卷的内容与形式,已经渗透了“新高考”与“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可是,新教材到目前为止才出来语文、政治、历史三科,而且是部分省市先行试用。这届高二入学时“新课标”已经颁布,这意味着已经进入了新课程,但用的是老教材。在老教材的使用当中,有没有体现出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及这目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我觉得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可能在后续,还必须弥补某些缺憾。
我们更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去应对“3+1+2”的高考“新方案”。新高考试验区上海和浙江的“3+3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麻烦,除了与江苏的“08方案”一样选物理的比较少之外,还有就是选课组合太多了,以及给许多不具备选科走班的学校带来的困境,当然还有学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太多的问题等,这无疑导致了学校教学管理,以及学生选科,包括填志愿带来的麻烦,当然从更大的层面来考虑,选物理的太少了会影响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的基本问题。而今年推出的八省市的“3+1+2方案”我以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3+3方案”的优化,或者说与“3+3模式”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无非就是要在物理和历史当中必选“1”,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或者控制了,纠正了“3+3方案”,包括我们江苏原来的“08方案”选物理学科的学生太少的局面,另外也规避了原来把选修科目,变成了“小高考”尴尬。一言以蔽之,“3+1+2方案”在先行的方案中相对来说,设计是理想的。然而,实施过程当中到底会怎样,我看,还是要靠实践去检验。
就江苏选择“3+1+2方案”相较于“3+3方案来看,这个方案基本上维持了江苏“08方案”的组合。这对我们江苏的高中学校来讲,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具有一定的挑战的。这当中关键的两点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选课指导;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与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至于走不走班以及如何走班,对江苏的高中学校来讲,我以为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十多年应对“08方案”的经验。可喜的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选课指导,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与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等上海、浙江的前期探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我们需要思考的则是如何从各自学校的实际出发考虑具体的实施方案与细则。我以为这当中最大的挑战恐怕还在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与考核评价机制建设中如何应对诚信伦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建怎样的高中教育文化与课堂文化,这是作为具体的学校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关于“新高考”可能会给学校带来的具体的挑战,我在《新高考 新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7版)一书的序言中已经做过比较详尽的阐述,这里就不赘述了。我这里重点讲一讲关于学校选科课程实施以及应对综合素养能力提升与考核评价如何应对的问题。
首先必须正视的问题是选科指导与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与可行性的问题。虽然我们有十多年的“08方案选科指导的经验,但平心而论学生选哪个班在某种程度上是他自己作主的吗?不是的,有许多就是学校的意志,我们就开这么几个组合,爱选不选实际上是由不得学生的。但是,高考改革的宗旨之一是,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引导学生良性竞争,实现学生学习的合理减负、科学减负。这当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的工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需要有经验的生涯规划师在研判学生的生活经验、受过的教育和训练、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学业基础等方面做全面的一对一的咨询,才能给出个性化的建议。尽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优势智能只有一到两项,但人的七种智能是可教可学的。任何一种智能都是多维度的,对个体而言,关键是自己是否有愿意。只要引导得当,志向是可以转移的。“喜欢打篮球是一回事,打得好是另一回事,做职业篮球运动员更是另一回事”。对每个人而言,成长就是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社会实践,找到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能做的就是给予适当的辅助,其方法自然包括专业的测试和面对面的疏导。相对来说,基于大数据借助专业的生涯辅导显然更靠谱,能给孩子更有价值的指导。问题是,我们有这方面的师资吗,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意识到必须重视这项工作以及必须为这项工作做得好一点而有意识地引进或培养这方面的师资吗?
第二个问题是常规课程与选科课程之间的关系的处理的问题。至少课时安排是需要考虑的吧,还有选科的多少,会涉及到一个某学科今年的老师不够,但是到了明年就会有部分老师没课上这样的“结构性超编”与“结构性缺编”的实际问题,这问题会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这些被选学科的老师带来的挑战。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梳理近五年到近十年本校进入高等院校的类型与科系,一般而言,具体的学校的学生去向是相对稳固的,这是由学校的文化决定的,这当中当然会有变化,但如果梳理一下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学校近五年、十年进入上级学校的大概就是那些学校、那些专业,当我们认认真真研判了这些学校与专业的招生要求的时候,就可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相关组合的数量了,当然,还要根据“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要求来开设相应的校本选修课程。与之相应的是这样的决策方可以使生涯规划做得相对精准,而不是强加的,更不是盲人摸象的。实施过程中还得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调整修正,比如,高二选科运行一个月以后可以允许部分学生重选。
第三个问题是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理解教学。“08方案”推行十多年了,试问这十多年的教学有多少时候是从单元出发、章节出发实施教学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从课程标准出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在教学中实践“模块教学”,“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有多少学校和多少课上有这样的实践探索呢?我们有几堂课不是一厢情愿的,不是孤立的。所谓一厢情愿,就是从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来设计教案;所谓孤立的,就是我们有多少时候那个备课不是一节课一节课的备。所谓从课程标准出发理解教学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视角整套教材,一册教材、一个章节、一个单元的来设计教学。高中各科2017版新课标颁布至今,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有多少在研究与实践“新课标”的要求的?
第四个问题是课程的重构。我是教语文出生的,还以语文学科的课程重构来谈比较靠谱。语文“新课标”推出了18个任务群,还有28本名著的阅读的学习,但我看到的必修1教材目录似乎又不是按任务群编排的。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语文学科面临的挑战应该是最大的,其他学科我认为变数不大,历史和政治无非就是观点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数、理、化、生物、地理这些学科,本来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教材的课程结构就比语文学科要稳固,要清晰。语文学科的麻烦在哪里?同样的内容高中可以教,初中可以教,小学里也可以教,到了大学里,依然会教,教到什么程度是很难把握的,现在又来28本书,18个任务群,学校意识到了吗,老师们有准备吗?至少我们必须思考这样几个基本问题吧:这28本名著是不是每位语文老师都精通呢?你都没有通读过,都没有研究过,又如何去指导学生去读,去应试呢?这些问题不解决,如何可以科学安排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任务群大概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处理: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或者是模块)设计;二是在真实情境中的探究学习与项目学习;三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就是学生在具体的任务群和整本书学习中学会语文学习。三年要读28本名著,还要落实18个任务群,还要加迎考复习,课时够吗?课时不够怎么办?这就要探索确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这就有个如何用教材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探讨一下把教材打乱,把这28本书分配到具体的学年当中去,同时把18个任务群也分解到具体的学年当中去,每学期读多少本书,完成几个学习任务。这个是可以做大文章的。
我认为语文学科推进“任务群”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就是课程重构的过程。
 


       重构课程必须注意,今天国家的口径是落实国家课程,而不再提国家课程校本化,也不提倡编写校本教材。除了在课程教学中重组教材,以便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我以为就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在发动全体教师研究“新高考”“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拿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方案来。从应对“新高考”的视角出发,我的建议是围绕学生综合素养的五个方面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选择课程,促进让他们在这五个维度,形成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未来的综合素养评价提供佐证性的资料,防止考核评价的弄虚作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