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会宁】我认识的孙志诚老师(作者:会宁张德强)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我认识的孙志诚老师

文 \ 张德强

孙志城老师,是20年前我做小学教师的时候认识的,后来我外出打工,再没有和老人见过面!去年寒冬腊月,我在随会宁新瑞爱心公益救助协会参加活动,为会宁县东南部太平、杨集等乡60位残疾孤寡留守老人送温暖的过程中又偶遇孙志城老师。这次他随杨华先生一起来参加爱心活动,到我家后我们一起吃了一顿便饭。这次重逢,有机会与老人叙旧,回忆我们过去在一起交往的难忘岁月,让我真是很高兴


20多年后和孙老师在一起

20多年前,孙志城老师已经是我文学道路上的偶像,20年后在爱心路上我又一次巧遇到我很崇拜的孙老师。

孙老师和我记忆中一样,还是那样精神,“抢下山”帽子还在头上戴着,他穿着简单、朴素、工整,还是那样平易近人,那样和蔼可亲,他还是穿着乡下人才穿的全部家当,布衣布鞋,布鞋还是以前的“老版本”——方口大布鞋。

我们一边随志愿者们一起走访,一边亲切地聊过去,聊现在,聊社会,聊人生,聊家庭……我的思绪纷飞,情不自禁地又想起昔日和孙老师的交往,他给予我莫大帮助的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记得我是1987年左右认识孙志城老师的,那时孙老师已经是甘肃会宁文化馆馆长,甘肃乡土作家。我当时在会宁一所高中读书,孙老师曾多次组织甘肃省作家来会宁举办文学讲座,我有幸旁听,由于热爱文学,慢慢就认识孙老师了,也通过听文学讲座认识了当时《飞天主编李云鹏等许多甘肃籍作家,至今还保留有他们给我的亲笔签名。

记忆中原会宁县文化馆馆长孙志城老师一直平易近人,时常戴一顶“抢下山”帽子,戴着眼镜,穿着整洁朴素大方,我一直对孙老师很崇拜和尊重,他是会宁出名的乡土作家,他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大都以描写会宁故乡农村的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孙志城老师和参加爱心活动的志愿者在刘咀小岔

我最早拜读孙老师的作品,是长篇小说《浑浊的祖厉河》,这本书他给我赠送了一本,一直保留着,读这部小说,我觉得有读平凡的世界》的那种感觉,很真实。

他的长篇小说《浑浊的祖厉河》1990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曾获甘肃敦煌文艺奖,后来又读过他的中篇小说《野路》和其他作品。最近又读了他的小说《乡谬》。

乡谬

孙老师不但是甘肃会宁乡土作家,甘肃作家协会理事,原会宁文化馆馆长,而且在会宁文化届是名人,据我所知,他还是甘肃作协会员,1944年生,甘肃会宁人。1980年毕业于兰州师专中文系,一直从事文化工作,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发表作品40余篇,长篇报告文学《景泰川:难忘的岁月》曾获全国人口文化二等奖。

自从和孙老师认识后,在交往中,他对我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那年我高中毕业后回农村去教书,当时的农村还没有通电,更没有电视。我在村小学教书一段时间后发现农村农民缺少精神食粮,看书读报很困难。在学校的孩子很少有课外读物看。于是我就去找了当时在会宁文化局的牛庆国局长。(牛庆国,中国作协会员,甘肃会宁人。甘肃日报社主任编辑。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星星》《飞天》《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组诗作品,2008年获首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牛局长,想在自己家乡办一所农村文化室,方便农民借阅和学生借读,牛局长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开始着手创建村文化室,后来孙老师知道我在我的家乡刘咀小学创办农民文化室,他给予了热情的大力支持,每次去会宁县城,孙老师总给我准备很多书籍,我就扛回村里。

那时孙老师正忙于写长篇报告文学《景泰川:难忘的岁月》,他在景泰移民区和会宁来回跑,知道他是大忙人,但他还是很关心我办农村文化室的事,虽然村文化室后来在拨付活动资金过程中在学校领导过多的参与下“流产”了,白白浪费了孙老师的心血,这20多年来虽然我再没有从事教育工作,但我从来没有忘记孙老师的热心帮助。

孙老师参加爱心活动

出门打工在外,20多年的奔波,家乡已是物是人非。但是我依然十分眷恋老家那一方水土和老家关心过我的人,特别是像孙老师这样已经退休多年,但在文学道路上仍然笔耕不辍,实在让我更加敬佩。

我的老家甘肃会宁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那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一批又一批喜欢文学的人。家乡近年来,又涌现出一批和孙老师一样的文化名人,如牛庆国、万全琳、雁 翎、陶耀文、毓 新、雅兰、苏醒、林野等。流落在他乡,常常拜读会宁人的作品,也感到格外亲切。

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会想起孙老师以及和孙老师一样活跃在文坛上的普通的谦虚的会宁文化人,更难忘那片土地上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们。

孙老师最近出版了小说《乡缪》,老师给我签名赠送了一本,那天我出发的路上专程去找老师拿到了!十年磨一剑,这部小说孙老师付出了很大代价,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不会用电脑,小说《乡缪》是他一笔一字地写出来,女儿帮助发到网上的。感谢我可爱可敬的孙老师,在文学道路上,你是我心中一面永远的旗帜!

写于2014年11月,修改于2016年4月江苏南通

孙志城老师在参加农村小学爱心活动间隙读学生习作


(“天南地北会宁人”尊重作者付出,可以授权在其他公众号登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坚持准确署名,倡导原始创作,提振正向能量。感养育之恩、念精神砥砺、记风土人情、忆美好往事、歌秦音豪迈、颂祖厉雄风。“没有稿费,只有赞赏,致敬原创!”传播会宁文化,弘扬奋斗精神!欢迎搜索“allhuining”或“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公众号,投稿可直接发送至邮箱:280615328@qq.com,也可搜索微信280615328加好友后以发消息的方式投送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