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思亲】​母亲二三事(作者:会宁杨世敏)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母亲二三事

文 \ 杨世敏

吃柴咬草度荒年

1959-1961年是国内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因为天灾人祸,全国粮食大面积减产,人们纷纷外出讨饭,生命挣扎在死亡边缘,有些地方甚至有人吃人现象出现。

母亲说她当时带着大姐和大哥生活在杨家大院。杨家大院有社办大灶,很多人一起吃着大锅饭,由于物质匮乏,三年不知肉味,饭食清汤寡水,米粒清晰可数,上顿不及下顿,常常半夜饿醒。母亲说那真个是饿死人的年代——家里的饭吃不饱,人们就外出剜野菜,能吃的野菜都剜过,比如苦苦菜、蒲公英和打鼓捶捶……野菜剜光了,就拔草叶子吃,灰蓧、立景扫竹之类,反正能吃的草就大胆吃,有疑惑就胆怯的尝着吃,人人好像是尝百草的神农氏,又像明朝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野菜野草,食不果腹,饥饿的人们又捋树叶充饥,榆树的、杏树的、椿树的……树叶捋光了,再剥树皮,路边的大树个个都被剥的精光。那年月,人们千方百计找吃食,想方设法求活路,以致于偷鸡摸狗现象屡屡发生,甚至有人不惜冒生命危险偷窃生产队库存粮食,而事情一旦败露,未及开会批斗,早已魂飞魄散,悬梁自尽了。特别年代,总有怪事发生——母亲说那时候即有饿死的,也有噎死的、胀死的,俗谚云“有了一顿,没了抱棍”,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官方把1959-1961年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称过苦日子;母亲则称为“吃柴咬草的年月”——吃柴咬草的年月,父母含辛茹苦,带领全家,度过荒年,功莫大焉!


秕糜立家凤凰山

俗话说“树大分枝,家大分业”。一九六四年,遵照祖父安排,父亲三弟兄分了家,母亲说分家时只分得三十斤秕糜,算是一家人的口粮。分家这一年,大姐十三岁,大哥九岁。

新庄位于杨家巷子正东山下,地势比杨家巷子高出两层楼的高度,四季暖阳,宽敞明亮;山形以巷子正东小山为凤首,以庄北庄南二小山为凤翅,寓意凤凰展翅,富贵吉祥。母亲说她们六四年秋后开始打庄,因为雨水广,庄墙打的很结实。同时在庄东南角盖了厨房,西面箍窑三眼:中间的最大,叫西窑;靠南的最小,叫岁窑;靠北的居中,按着石磨,叫磨头窑。庄子正东正北空着,准备将来盖主房。

新庄落成了,父母亲带着孩子离开了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六年的杨家大院,艰苦的创业开始了——这一年,父亲三十二岁,母亲三十四岁。

再穷也要把书念

一九六四年分家的时候大哥九岁,早已过了入学的年龄,可是因为家里穷,父母亲还没有打发大哥去上学。母亲说有一天学校校长吴保中特意来我们家,专门动员父母,让大哥去上学。父母被吴校长的爱心和诚心所打动,便爽快的答应了。

临近开学了,大哥还没有新书包,母亲说那时候穷人家钱少布票少,扯布做书包实在不容易。大哥急,父母亲更急!怎么办呢?办法总比困难多!母亲说当时家里还养着几只老绵羊,便决定用毛线挑书包,于是母亲下夜捻线、父亲染色勾挑——见缝插针,忙里偷闲,不几日,一个崭新独特的毛线书包做成了——开学了,大哥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报道。母亲说,这个书包大哥一背就是六七年,一直背到他一九七一年初中毕业。

母亲后来说:“你大哥上学那时候好学的很,我做饭时候常常让他拉风匣烧火呢,他就抱着个书看……火灭了也顾不上管,我气人的,一把夺了他的书,撇(方言,扔的意思)到院里去……”

——“我大哥啥态度么?”我好奇地问

——“一声不喘(一句话不说),出去把书拾进来,还看……我气的有时给美美的挄(kuo,方言,打的意思)上两火棍……”

大哥好学,品学兼优,一九七一年初中毕业,一九七三年会宁县城关中学(现会宁二中,当时实行高中两年制)高中毕业。一九七四年底在家乡中学当了民请教师,一九七八年考试转正。先后在会宁县四十里铺七年制中学、郭城“五·七”干校、会宁三中,会师中学,柴门中学任教——念书整十年,教龄四十年,四十里铺中学时为“少先队辅导员”;会宁三中时任工会干事并获得了白银市“园丁奖”;柴门中学从教十年,先任教员,后任教务主任,最后任校长,克己奉公,勤于管理,初中毕业会考,常常名列全县第一;2003年调党岘中学,任校长五年,工作期间一边教学管理,一边负责基建,以身作则,大力整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贫穷的年代,父母亲完全有理由把大哥留置家里帮忙干活,可是父母亲很明智,还是打发大哥去上学——虽然迟了些,大哥却勤奋刻苦地完成了学业,通过努力,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穷难的家庭生活也随之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再穷也要把书年”,父母亲常常告诫我们。大哥首先跳出了农门,大哥为我们开了个好头,做出了表率——九十年代初二哥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从事检察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大侄女2009年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刑侦专业毕业,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现在礼县人民法院工作;可喜的是二侄女、我俩儿子最近几年也先后上了大学,他们正在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和家庭的面貌,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当初父母亲在凤凰山下打庄箍窑开始创业,这些年,一只只凤凰从山沟沟飞出来,而当初谁也没有预料到这里却是一块风水宝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5-06-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