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馍 || 作者 韩玉鼎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妈妈的馍

作者    /    韩玉鼎

妈妈离开我们兄妹一年有余了,她老人家的言传身教,感染并激励着我们兄妹六人。

我的童年,七十年代,生活很困难,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记得二老为生计奔忙的身影。农业社,大集体,吃不饱,穿不暖。我们兄妹也挨过饿,妈妈曾说,公家救济的八两苞谷面汤是救命的本钱。挨次挨份,没多余的,中午多了,晚上就没了。苦情家贫,时常艰难,爸、妈,肚勒口俭,心系儿女,操碎心肝,顶真作为,劬劳鞠育,望儿成长。

人民公社化,讲阶级,革资本主义尾巴,谁都别想富,父亲为人敦厚耿直。一直为生产队放羊,不管天阴下雨,都早出晚归,挣工分粮,拉扯我们兄妹,真不容易。

八十年代初,实行责任田包产到户,有望了,粗茶淡饭,生活不算好,基本可以饱腹,但经济拮据,一九八三年,我考到会宁县第二中学,离家八十多公里,求学何其艰难啊!每星期还得家里人送馍。

记得一个星期天,临近中午,我洗完妈妈缝了好几处补丁的衣服。在集体大宿舍里,我的同桌喊,你弟弟来了,果真,二弟推着自行车,送妈妈给我的馍。寒喧几句,二弟要赶路,又推着自行车出了校大门,我望着他的背影,至今想起来欲泪心酸。我打开馍馍褡褡,喜出望外,高兴至极,迫不及待,妈妈给我烙的油馍馍,真香,那年代,不容易,是奢望,至今回味无穷,如今生活很好,总记得妈妈的那顿油馍馍香。明知是妈妈的偏心。泪奔如流,两眼模糊,对妈妈的回报……

忆往思今,还是妈妈的馍馍香,不能忘,年年岁岁,永永远远……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儿想您了妈妈》


注:正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未能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天南地北会宁人”尊重作者付出,可以授权在其他公众号登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坚持准确署名,倡导原始创作,提振正向能量。感养育之恩、念精神砥砺、记风土人情、忆美好往事、歌秦音豪迈、颂祖厉雄风。传播会宁文化,弘扬奋斗精神!欢迎搜索“allhuining”或“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公众号,投稿可直接发送至邮箱:280615328@qq.com,也可搜索微信280615328加好友后以发消息的方式投送稿件。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