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七) || 作者 杨彦萍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七)

作者    ‖      杨彦萍

作者杨彦萍,70后,文学爱好者。生于甘肃定西安定区,从教二十二年。不忘初心,依然热爱文学。用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网络平台发表。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一)》《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二)》《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三)》《看见灵魂(小说连载四)》《看见灵魂(小说连载五)》《看见灵魂(小说连载六)》《一个人的突围》

7

师范毕业的最后一个月,焦含就开始准备给各科老师送礼物,杨撸平他陪在焦含的身旁,往往是趁着夜色降临,焦含就去给每一天选定的老师送礼物,有的老师欣然接受,有的老师脸色难看不吃那一套。有时候焦含从某位老师的宿舍出来之后就委屈的哭了,杨撸平就温情的用手拍拍焦含的肩膀,然后会阴阳怪气的故意朗诵汪国真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这时候往往就逗得焦含破涕为笑了。

焦含来自一个殷实的小商人之家,每学期她的哥哥都会提一些土特产比如上好的胡麻油给师范上班的老乡,一个政教处的主任,可能在推选学生上师范大学是能起作用的关键人物送去。焦含不属于特别有天赋的那种女孩,但她能歌善舞,并且从上师范的那一刻起,她就有出人头地的决心,这种飞蛾扑火的性格,正好契合了杨撸平的狂放的心灵。

尽管焦含使用了一些手段,世俗有时候又低贱,但杨撸平不介意,一个女孩,不那么出色而又要实现梦想,能咋地。从师范三年级开始,他就在精心呵护着这份不敢逾越的情愫。初恋或着暗恋的结局,注定是一无所有,只有珍惜和怀念,那也是生命青春最美好的一页,也算是梦里值得回味的甜蜜年华吧。后来焦含也写过几封信,杨撸平也是一封没有回,过去的就是往事,让往事随风,也是一种解脱。再见,焦含,再见,我的初恋。

现实生活里就没有什么浪漫可言了,杨撸平在激情飞扬的年华里就没有触摸过一丝有关爱情的味道,除了苦涩还是苦涩,这也许是一种宿命。但杨撸平不想重蹈父母亲辈的婚姻足迹,当时的他很排斥相亲。一直到后来和老婆结婚,他就相过三回亲,还是在父亲和朋友的怂恿下不得已而为之,他不想自己的生命进行父母亲辈的轮回。其实,二十三四岁的男儿身,葫芦已经烧开了,杨撸平需要释放这种生命的激情,但上班的女子少之又少。尤其是想当乡村男老师媳妇儿的女子更难找。

杨撸平工作时,工资刚开始二百六十元,后来涨到三百六十元,但那会儿是乡财政发放教师工资,前半年基本不见一分钱,而后半年就是几天发一次工资,往往是发了工资就还别人钱,看似钱很多,其实手中没有一分钱。杨撸平工作到第四个年头时,才给家里买了一台二十九英寸的创维彩色电视机,花去他的近半年的工资。那早先的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从此才得以退出他们家精神生活的历史舞台。

说起找媳妇这件事,杨撸平任教的学校有好多笑话呢。每一年或多或少的也会有一些师范毕业的女孩被分配到他们学区,这些女孩就会分散在学区的各个学校里当老师。有一年分配的文件传达到了学区,杨撸平他们几个号称光棍的男教师就看着名字各自给自己用笔圈了自己认定的媳妇。好笑的是有一个老师的名字叫马红涛,杨撸平说这是他的,让别的哥们儿不要跟自己抢。马红涛,一个美丽的名字,虽然是开玩笑,但这也激起了杨撸平心里的波澜,杨撸平等待奇迹的出现,结果新分配人员到学区报到时,马红涛是一个人高马大的男教师,这个玩笑话一直流传了很久。可见在农村当男老师的人找媳妇儿有多么难。生活的问题需要解决,媳妇要找,但工作一点都不能马虎。

一个教师,能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前几年非常重要。课堂是神圣的,教师的情怀,教书育人的担当还是秉承在杨撸平的内在精神里了。杨撸平职业精神的操守来自他的父亲,父亲教书育人的操守深深的熏陶过杨撸平。直到杨撸平工作了真正五年之后,他的父亲才经过选拔考试转正成为正式公办教师。他的父亲这一代乡村社请教师才是真正撑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教育基石的人,他们才真正应该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也是默默奉献的一代学人,更是默默耕耘在一线的沉默的大多数奉献者之一。每一个七零后人的成长和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父亲那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培育。父亲即是教师也是庄稼人,父亲能在这两种身份里游刃有余的生活着,杨撸平敬业乐业的态度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

终于县上教育体育局给他们学校分了一个名叫王晓花的女教师,中等的身材,不胖不瘦,脸庞还算是清秀。几个光棍儿男教师都心照不宣,但更让人抓狂的是王晓花有男朋友,是庆阳她上大专的同学,人家青梅竹马,怎么办,这真是一个问题,但也有句古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杨撸平自己的宿舍和王晓花的宿舍是隔壁,杨撸平就先下手为强了,不能害臊,不能谦让,使出浑身解数,为了讨个老婆啊。

中午和晚上放学后,杨撸平就做好饭,给王晓花端一碗放在桌子上,不管人家吃不吃,反正人心到了就算数。尤其是晚上,王晓花早早的就把门闩上,不让杨撸平进自己的房间。但杨撸平就静静的站在她的门口,只要王晓花开门干个啥,他就会挤进去,坐在床上或者椅子上,不走。没办法,有时候,王晓花就去别的已婚的女教师宿舍里聊天。杨撸平就往十一二点等着,杨撸平想,等有一天自己上了王晓花的床,一切就会好的。

有一次,王晓花的男朋友从庆阳来看王晓花,杨撸平恁是跟着挤进王晓花的宿舍门,进去之后,杨撸平就开始以主人公身份招待王晓花的男朋友,端茶倒水,还三步并做两步的跑去买了一瓶好酒,招待远方的哥们好好喝了一场酒,临走时,还主动邀请人家多来,来了咱们哥俩再喝好酒。这样反反复复,一学期下来,王晓花的男朋友也不来了,王晓花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杨撸平的女朋友兼未婚妻。媳妇就是这样哄到手的。这也是每一个农村男教师以后仅有的有些浪漫色彩谈资的简单的恋爱史,或者说这就是每一个农村男教师或多或少的爱情和婚姻罗曼史吧。

不浪漫,不优雅,甚至有时有点低贱,但日子照样得过,烧开的葫芦要灌水呀,还能讨一个有工作的媳妇,至于三观合不合,能不能聊的开来,有没有共同的话题,那些都是后话,杨撸平不想打光棍,也不想找一个没有工作的妻子。跳出农门,这是杨撸平从小立下的志愿,走出去才能飞翔在广阔的世界。杨撸平能有今天的这一切,身边的这个女人王晓花给予了他温情,就是在婚姻生活里有一份踏踏实实的温暖,没有太多的爱恨纠缠,有的只是一种默契和相守。这就是不管他以后的岁月在外面经历怎样彩旗摇曳的灯红酒绿,而心里依然热爱着这个家的原点。

家,守护着杨撸平,不管在外有多少奔波的疲惫,回到这里,首先就是疲惫的身心的归宿。妻子,是他在尘世深处离不开的港湾,也是这个女人,给了他回归现实的勇气。如果说学姐的爱是他经历过的合三观之爱,那么老婆给予他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温馨和平静。老婆经常娇嗔的骂杨撸平,你们文人就是脱离实际,整天爱空想,一句话,不着调,然后她就会沉沉睡去,而此时此刻杨撸平就会陷入无尽的沉思,是的,回首走过的路,他的确是在寻找一条通往人生不寻常的路。年少时,他努力学习,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命运来改变家族的命运。成年后,他努力工作挣钱,积攒家业,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在为人处世方面尽量做到内敛,克己,谨慎,谦和,尽量的做到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学会了时时刻刻的感恩,他记住别人对他的一切好,而尽自己的能力适当回报别人。尤其是在妻子生下了女儿后,他想到了更多更多。他完全能将自己的灵魂沉静下来,安心的做事了。当粉嘟嘟的小宝贝被接生的医生包裹好,从产房里递给在产房外焦急等候的杨撸平时,他看见了一个小小的头,被挤压的尖尖的,右眼紧闭,左眼睁开的小家伙,他的宝贝此时此刻就在他的怀里,他的爱,他的血脉的延续和继承者,杨氏家族第五代传承人,终于来到这个世界。女儿的到来,让他能专注于自己的一切事情了,他的灵魂有了归宿,他常常想到一个词沉静,一个人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放在自己的心里面了,可以让心回归自我,而安静的做事,安静的工作生活学习,过好自己的日子了,安顿了自己的心,然后灵魂就有了归途。

不管外界的风风雨雨,外界的一切怎么变化也不能改变一颗沉静下来的心。杨撸平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无关风雨无关晴,淡然处之,安静和谐。他看着他的宝贝一天天在长大。从女儿七八个月会自己坐起来开始,杨撸平就开始了给女儿买书的历程。女儿从一两岁开始,他就给她讲故事。十本《西游记》里的故事,杨撸平两岁半的女儿会一字不落的听下来,每当杨撸平念错一个字,女儿都会让他重念一遍。宝贝女儿的启蒙教育就是被杨撸平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每当女儿烦躁不听话的时候,给她一本书,她就会安静下来,认真的阅读。女儿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这十二年,杨撸平最注重的就是对孩子进行阅读教育,大量的阅读就奠定了女儿的气质。杨撸平教育理想的尝试,也是拿自己的宝贝在做实验样本。静待岁月开花结果,是杨撸平的教育梦想。

耕耘于陇中某一乡村小学,从踏上岗位起,就与杂文成为亲密朋友,沉默的大多数之一分子。时常活在两个自我之间,一个生存,兢兢业业,敬老抚幼。一个沉湎精神家园,常常为苦难、贫穷、纯朴、善良,感动得泪流满面。在现实却心灵放飞宇宙。对含金量重的杂文作者怀有深深的敬意。良知、正义、公平,在杂文的芳草地理,才能扯平现实与灵魂的距离以及痛苦与煎熬。往往沉迷于追问,拷问,扪心自问等几近失语的语词中,谈不上快乐,也不知道幸福,但总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事实的生活,工作,学习,思考。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卑微的乡村教师,呼吸着清醒的空气,怀抱满腹的教育理念却头颅下垂的教师,希望一辈子读好杂文,一辈子坚强,一辈子瞩目和凝望生吾养吾爱吾的故土。因为热爱杂文,就是背负希望和光明。

这是杨撸平被提升成一个边远乡村小学的教导主任之后上任的当晚,在简陋的宿舍里写在一本《散文》杂志扉页上的一段话。对于这次调动工作岗位的事,明面上是晋升实际是下放即明升暗放。原因是杨撸平无意之时得罪了学区的正校长一把手石明。晚上躺在冰冷的床板上,杨撸平感慨多多。他想了好多的事情,自己的耿直和不随波逐流是这次明升暗放的主要原因,不过想通了也没什么,父辈们能在那么艰辛的年代挺过来,何况自己的处境比起父亲好多了。没什么,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那个晚上,他还趴在灯下写了一篇关于宝贝女儿的短文《来自生命的牵挂》。

女儿是杨撸平精神的港湾,由女儿他也想到了老婆王晓花。女儿的到来,让他们两口子彼此的个性暴露无遗。其实,这才是杨撸平真正了解自己妻子的开始,正是在这艰辛的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才真正的懂得了自己的老婆。 尽管妻子不喜欢读书,但她有责任感,她爱女儿,爱到了骨子里,并且她实际,干什么事情都能从利益最大化考虑,正是老婆这种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态度,才让脑子里爱幻想的杨撸平有了务实和直面人生的动力。甚至有时候,他会从内心感谢上苍,正是王晓花,这个实际的女人,让自己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去天马行空的生活。

幻想、读书、梦游,尽管自己思考的有些问题在她的眼中是那么可笑,就像她常说杨撸平就是一个傻子。一个飞蛾扑火的女人,曾经是自己的初恋。一个温情脉脉的女人,是自己灵魂深藏的最爱。一个温暖踏实的女人,才给了他自己真实的家。女儿是他们生命的结晶,要在他们的翅膀下,寻得温暖,他,杨撸平一个大男人,必须释放出更多的热量,付出更多的心血。老婆和女儿,不知是自己从内心里本能的依赖着她们,还是她们依赖着自己,一家三口相依为命。 杨撸平感恩老婆,亲情已经扎根发芽。

被调任的确切消息下来之后,杨撸平感到自己很窝囊,甚至有些委屈。王晓花也是想不通,本来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比较方便,更何况是去镇下属的乡村小学,路不方便走,一家人要吃三口饭,老婆一个人吃饭,孩子在老家吃饭,自己又要启灶。但学区调动的文件已经下发,在哪里都是下苦力吃饭么,算了,打起背包就出发。杨撸平下血本钱买了一辆力帆摩托车,以方便自己上班。报道的那一天,他在摩托车上绑着被褥,车把前挂着炊事用具,戴着头盔走马上任了。经过一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中和小学报道。

中和学校,一共有两排砖砌的教室,有两间教师宿舍,一间功能室,教师宿舍前有一块小花园,里面倒是种满绿色的小菜,一块不大的操场,操场周边散立着七八棵白杨树,低矮的砖砌的围墙,围住了教室,宿舍,操场,还算整齐,最有标志的是在操场和宿舍之间的空地上,高高竖立着一杆钢管,最上面飘扬着一面新的五星红旗。杨撸平的眼睛定格在那面鲜红的旗帜上,在不到一分钟长的时间,他就扫视了一遍自己即将付出劳动和汗水的这个地方,有一种心酸窝在心里。

此时此刻他的眼前忽然闪过,二十四岁血气方刚的父亲当年他来到一所名叫大湾的民办小学,面对泥土砌起的两间教室,十几个衣服破烂的乡村孩子,在一九七七年的年底,父亲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父亲在百废俱兴的年代,和中国大多数乡村社请教师一起,是撑起中国乡村一线教育的脊梁。二十多年过去了,父亲还奋斗在一线教育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而今天的自己,至少是学习了教育专业,有一技之长的人,条件比起当年的父亲,好多了。想到这里,他的眉毛舒展开了,他放好摩托车,摘下头盔,这时候有三个老师来到他的身边,两位五十多岁的李老师和黄老师,两位老教师都是老前辈,也是转正的民办教师,一位刚毕业的师范生小金,校长张明有事不在学校。杨撸平,和他们一一握手,三个人都热情的叫着杨主任,快进宿舍。

中和小学现在一共五名教师,五个班,一二年级是复式教学班,三、四、五年级是独立的班级,一共有学生六十五人,功能室里有一台电子琴,还是几年前县民革委员会捐献的,这就是杨撸平当教导主任的现实环境。其实这是一所年代久远的学校,和所有的乡村小学一样,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乡村孩子的梦想,从这里走出去的中专生,师范生,大专生,本科生都有,这里也是人才的摇篮,也是许许多多乡村孩子梦想的始发地。

(待续)

▋本文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皆为偶然,请勿对号入座。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