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客居异乡的会宁退休教师孔德述 || 作者 李国英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编者按:一月前看到此文,多方打听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孔德述老师未果,夜间问询“五哥放羊”是否认识作者,无巧不成书,“五哥放羊”正是作者本人。本欲寻访拜望,痛惋先生长逝!发稿时突闻孔德述老师已经逝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让我们一起寻着先生走过的足迹,怀念老师平凡而不凡的一生!

俱怀逸兴壮思飞

——记客居异乡的会宁退休教师孔德述

作者    ‖      李国英

作者简介:李国英,男,甘肃会宁人,现居洛阳。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洛阳分会副会长,洛阳市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洛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现供职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洛阳市记者站。

春日里的一个子夜,洒家正在东京汴梁的五星级酒店酣战微醺后卧床看电视,孔德述先生的手机短信来了,而且一发不再停,“哔哔哔哔!哔哔哔哔!”,一条接一条的文字短信,带着彩信中发如白雪的先生自己挥毫泼墨的现场图片跳跃在洒家面前,酒顿时醒了一半。三十多年前孩童时代的我和孔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以及孔先生备尝艰辛百折不挠的坎坷人生一幕幕闪现在了脑际……

孔德述老师书法作品

先生出生于1948年10月9日隆冬中的黄土高原上,生肖属鼠。冥冥之中似乎有所隐示:贫瘠的黄土高原上,万川哑语,大雪封山的穷乡僻壤里,一个叫做大水沟的小村庄,彻骨的寒风中诞下了一个健壮的男婴……童年依偎在慈母怀中的先生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母爱,七岁那年上,母亲在一场大病中彻底离开了先生。屋漏偏遭连夜雨。12岁时,缺失母爱的先生又赶上了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饿极了的先生嚼晒干了的榆树皮,生吃扁豆面,有一次因为和哥哥抢吃生冻羊血,满头满脸都被血染红了,父亲死拽就是掬着羊血不松手,不离开。

网络图片

家道的贫寒,命运的不公并没有吓退先生。在会宁一中上高中时,尽管在全级六个班里,唯先生一人大夏天光身穿件破棉袄,伴着泪水吃最差的伙食,但丝毫没有影响先生人穷志不短的学习上进的决心,每次考试先生总是名列前茅。先生学外特长十分明显,喜好文学,下笔成文,歌喉嘹亮,毛笔字一流,并且是当时会宁一中排球篮球校队主力。当时的会宁一中书记汪之信、校长王元芳、教导主任白贞都对先生刮目相看,让先生担任班长和学生会主席。

拉二胡、吹笛子、吹口琴,爱好广泛


网络图片

1966年9月13日,先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一行八人从甘肃会宁出发,徒步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北一路向祖国的心脏进发,于1967年7月25日终于抵达了首都北京。先生“大串联”徒步行走了4000多华里,穿烂了四双条绒千层底布鞋,游览参观了革命圣地延安,以及太原、大同、保定、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和昔阳大寨、刘胡兰故乡、地道战原址等著名景观。到达北京后,先生一行在接受军训的间隙,把全京城几乎转了一个遍,虽然没有等到伟大领袖的亲自接见,但也受到了当时的风云人物林彪、陈毅、江青、陈伯达、陶铸等重要人物的亲自接见。有一天,在北京街上还亲眼看见周恩来总理站在墙壁前看大字报,是关于批评朱德总司令的,随行者在旁边给总理拍照。先生一行在北京参观交流了28天后,恋恋不舍地踏上了返程的征途。

孔德述老师与书法作品

伴随着盛夏的烈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以不可阻挡之势从首都北京这个中心迅速向全国各地席卷而来,会宁这个大西北偏僻小县也开始逐步地动荡起来了。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不时传来报纸关于批“三家村”“四家店”邓拓、吴晗、廖沫沙等人的文章,措辞越来越严厉,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全校师生也是积极响应号召写大字报参加批判大会。一些以前给学生讲过他们文章或是介绍过他们作品的老师自然是首当其冲,纷纷检查反省自己。中学生的革命热情一旦激发,就会越来越高涨,战火也是越烧越大。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开始是因没有老师停了一些课,后来就干脆不上课了,专心致志地“搞革命”。孔先生一心想考大学出人头地的理想破灭了,又不愿人云亦云地搞破坏性很强的所谓“革命”,只好卷铺盖回家修地球。

孔德述老师书法作品

1967年还是农业社期间。没有了学上的孔先生尽管有一份不甘心,然而大气候大环境已将渺小的每一个个体挟裹其中,他当然不可能例外。于是,壮志难酬的孔先生只好亦步亦趋加入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队普通社员们中间,给家里挣工分去了。当时全国流行唱革命样板戏,十八九岁的先生身材挺拔健硕,五官英俊帅气,唱功荡气回肠,加上有文字功底,很快就担当了大队里排演的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的角色。而对先生仰慕已久日夜单相思的同村姑娘王玉珍,凭借其漂亮的外表,温婉大方的长相,毫无争议地获得了出演铁梅这一重要角色的机会。王玉珍幼年丧父,先生童年丧母,同病相怜的两个男女青年终于暗中相恋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也不知承载着孔先生几多甜蜜的回忆!爱情之花在二人心中轰然绚烂地绽放着。黄土高原的山梁上、沟渠边、苦水河畔,共同去上工的羊肠小道上,到处都洒下了两个青年男女相爱的一路欢歌。先生的父亲和玉珍的母亲看在心里,喜在心间,明白该为俩人谈婚论嫁了。1968年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一场简朴的婚礼终于了却了二人彼此渴求爱情甘露滋润的心愿。

网络图片

新婚燕尔,两情相悦。那时候没有公费旅游一说,更没有花前月下的厮守缠绵。每天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外,俩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相互照应着把肚皮填饱。孔先生想,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伴随着大女儿的出生,生活上的捉襟见肘已让先生自惭形愧,加之理想的破灭,前途的渺茫,先生痛不欲生。1970年,一个机会来了,公社要招一名代课教师到先生所在大队去当民教。经过多方努力和争取,先生终于脱离了生产队干农活的苦海,去小学教学去了。生活似乎向先生展示出了迷人的笑颜,先生自己也陶醉于其中。尽管报酬少得可怜(月工资七元五角,地五亩),但毕竟是穿着干净衣服胸前别着钢笔和毛主席像章的干部模样的人了。为了把在荒唐岁月里失去的时光抢回来,先生在认真教学的间隙,重拾起了初高中课本,为的是弥补荒废了的学业。1980年,先生在参加王庙学区民教转正的考试中,从98名民教中脱颖而出,以文化课第二名的笔试成绩高居榜首。从沾沾自喜中尚未回过味来,面试的成绩让先生大跌眼镜叫苦不迭。最后的结果是因其它评分太低,先生被刷下来了,没有转正成功。先生明白了,是自己的傲视群雄不愿低三下四巴结溜沟子的倔犟个性得罪了圈内领导,同时也毁了自己的前程。

赋闲在家的孔德述老师

生活还得继续。这时候的先生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肩上的担子不轻。看着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自己的理想先撂下不说了,养家糊口是大问题。当时虽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会宁山区,人们的脑子还是很僵化的,就没有出去闯荡的念头,更可况此时的先生已经年过三十,当年的万丈豪情已被生活磨砺得四平八稳了。先生想了想,还是咬牙坚持继续教学吧!毕竟还有每月七元五角的薪水补贴家用。老会宁人的座右铭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也是孔先生的座右铭。

网络图片

岁月飞逝,日月如梭。时光转眼已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孔先生依然在硬撑着,心头的希望火焰还没有完全熄灭。1996年,年近半百的孔先生终于等来了人生的转机,太不容易了!由于上边有政策,长期致力于会宁山区教育满20年的民教可以通过考试转正。此时的孔先生已经连续干了26年的民教,26年啊!人生有几个26年!48岁的孔先生终于又一次和他教过的许多学生一同走进了转正考试的考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孔先生成功了,吃上“皇粮”了。拿到第一个月沉甸甸薪水的先生买来香蜡纸表和水果点心去给早逝的母亲上坟。阴阳相隔41年,久违了的母亲的坟头荒草漫漫。先生跪倒在那里,满腹的委屈和伤感,人生的失意与挫折一下子全涌了出来,泪水和着压抑的哽咽声惊飞了满坡的乌鸦……

网络图片

孔先生认为:青少年时代的梦想和追求,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只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切吧!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先生说,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先生寄语青年人:趁着年轻,大胆地走出去,去迎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豁达、睿智的心,幸福早晚会到来。

琴瑟和鸣,习练书法(与夫人王玉珍)

退休后的孔先生携夫人王玉珍住在了上海附近的儿子那里,似乎比以前更忙了,小伙子也似四处奔走,他要把失去的时光追回来。学上网,学摄影,写日记,练书法。他把青年时代的爱好又一次捡拾了起来,吹拉弹唱蹦蹦跳跳,整天像个老顽童一样嘻嘻哈哈,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实现大学梦,孔先生专门报了书法函授和面授,师从章仁兴教授。每天除了带孙女,其余的时间满脑子都是“书法书法”,他太爱这个行当了!一天不吃饭可以,倘若一天不叫练书法,跟要他命似的。如今,孔先生的书法已经练得像模像样,已然在上海获两次银奖,在苏州获一次佳作奖,在江苏太仓获过一等奖,并获兰州国家级邀请展奖一次……透过他的书法作品,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他满怀豪情逸兴,飞跃舞动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轮皎洁的明月……

网络图片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