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间人(一) || 作者 张宗强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庄间人(一)

作者    ‖    张宗强

作者张宗强,会宁县头寨镇坪岔村人,网名山野居士。

家乡坪岔湾属于会宁县西北大山中的乡村之一。西山梁绵蜒起伏似长龙横卧在西方,东边三山错落有致,和西山遥相呼应,形成二龙喜珠之势,会合于南方,南边开阔,处于龙首之下,成了天然的出入之路;北山巍峨高耸,屹立于龙尾,横托二龙腾飞。南北长于东西,南高北低,中间自然形成平缓地带,天然的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说起庄间人,生活在农村的每个人立刻想到的是邻里之间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鸡毛蒜皮之事令人头疼。但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是爷爷辈们的欢声笑语,互相帮忙不分彼此的老铁们的情义。

庄间人首屈一指的莫过于哈(下)湾里的五太爷,我是没见过的,可是庄里的男女老少说起的时候无不惋惜,都说去世的可惜。爷爷辈们在一起闲聊,都说“五爸的人好”。

五太爷姓马,只因张马两姓有特殊关系,因此在方圆左右都知道张马不分,所以也就有了辈份相称。五太爷不善言辞,为人憨厚本分,助人和善。解放前爷爷带着全家来到这地方的时候,差不了缺东少西,虽说我们家在上湾住,五太爷是隔三差五的上来转的浪浪,聊聊天,款款闲,宽宽心,再看看有缺的啥,第二天就拿着所缺之物来帮补接济。正因为五太爷的憨厚和善,多年来自然就成了庄间人平常玩笑取乐的对象。

有一天晌午的时候,四爷有事去老鸦沟,顺涧沟走近路,路过五太爷家羊圈的时候,他眼睛一亮,欺负(开玩笑)五太爷的想法自然而生,四爷那时候常常欺负五太爷,五太爷碰见了也就着实的教训,用四爷的话说往疼里阴治,因此走路他都躲着走。这次五太爷上山放羊不在家,他路过羊圈,溜了进去,羊圈的崖面下有个住人的羊窑子,可住两个人,炕上铺着毛毡,一床烂被子叠在炕后。四爷躬身钻进羊窑子,顺手掀起炕上的毛毡,一把拉下裤子,一步垮上土炕,蹲在上面拉了一堆大便,跳下炕,慢慢铺好毛毡,悄悄地出来顺涧沟走了。

那时候狼多, 五太爷放羊回家,吃过晚饭,和五太太老两口去羊窑子上看羊,老俩人不知道白天发生的事,苦了一天也累了,进屋上炕倒头就睡,躺倒后就闻到不对劲,不像是羊圈里的味道,由于睡倒一压,毛毡下的东西发生了变化,加上炕烧,臭味更浓了,老俩人起身寻找原因,把毡揭起一看,现场没眼看没法说了,五太爷问:“这谁干的?”五太太想起晌午时候在院里看见四爷走下去了,就说:“我看见张家老四啥时候从涧沟下了。”“哼!这个老四给我演着来。”老汉知道是四爷干的“好事”,老两口只好把毡卷到外面,手忙脚乱骂骂咧咧的打扫了半夜。       第二天,四爷心里清楚不敢原路返回,就走远路,沿大白崖梁上来回到家里。他说半个月都没敢见五太爷。

五太爷的善良致使他在庄间大凡小事上成了众人逗乐的目标,庄里人欺负取笑逗乐的趣事真是举不胜举,但最后一次玩笑竟然成了永恒的纪念,也成了庄里人开玩笑的教训。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地山牛家的老太太去了,五太爷他们都去当房下帮忙,开道待客的那天,五太爷被分派在家里招待客人。晌午过后,事情结束,吊丧来的客人也陆续走了,五太爷见当时没有啥忙了,就给总管打招呼晚上回家去,总管就答应了,让他走的时候顺路给挖墓坑的土工把羊头送给,老汉就在灶上要的装好了羊头和馍馍,拿上走了。爷爷这次是被分派挖墓坑的,他们四个人,五太爷送来羊头时,他们已挖的差不多了,四个人都坐在边上抽烟缓乏气。五太爷和这几个人耍笑惯了,路上撕的吃了个羊舌头,清楚这几个人会饶不过他的,路过的时候,就站在地埂边上喊道:“过来取羊头来,我今晚要回去。”“你拿来,我们都乏的很。”其中的一个说,五太爷一听,知其不妙,盘子一放,转身就跑,那几个人一看,要跑,清楚吃了羊头,两个年轻人就起身去追,没跑几步,就被追上了,拉到墓坑边,这几个人没有思考就把五太爷推下了墓坑,说:“你下去睡倒看深吗浅了?”两个年轻人叫表兄,跳下去推倒老汉就量,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就欺负了一阵子,五太爷翻起来,拍打着身上的土回家了。

第二天正是牛家老太太出殡用人时候,房下们议论着咋不见五老汉来的,因为平常老汉从不缺席,下午埋葬了牛老太太,主家招待了房下。大家各自刚回到家里后,庄里就有人又请的当房下了,原来五太爷去逝了。那晚回去后,感觉不舒服,一睡不起,又是晌午时刻腿一蹬,一命归西。从那以后,爷爷说他的几个老汉在庄间开玩笑就有了收敛。虽然不能肯定是真的,但老辈们口头遗传下来的白事上的风俗禁忌让他们几个内心不安了多年。

五太爷的一生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虽然说庄里少了欢笑,但也或多或少的给庄间留了些教训,更多的是他老人家为人的和善。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