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会宁医生奔赴武汉抗疫的心路历程 || ​讲述人 王俊珊 执笔者 邢瑞霞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讲述 王俊珊 ‖ 执笔 邢瑞霞

邢瑞霞老师前期文字链接:

沉默者有大情怀——谨以短文致敬默默在抗疫一线奋战着和奋战过的人们《今夜,我有愿望》《高中生痴迷手机引发的思考》《给城市准高中生的暑期家庭预防性教育支招》《那一碗孟婆汤》《练胆(小说)》《柳家爷的伤心事》

王俊珊简介:男,1972年9月生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柴家门镇北二十里铺村张家湾社。1991年毕业于会宁一中高三五班。1996年在会宁县侯家川乡卫生院工作,2005年调入会宁县四房吴乡卫生院,2007年至今在会宁县人民医院(现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曾先后于2017荣获甘肃省全科医生技能大赛二等奖,2018荣获甘肃省个人技术标兵及全国 “白求恩式好大夫”等荣誉称号。

高中同学王俊珊,会宁县人民医院(现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于2020年2月19日至3月24日作为甘肃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班级群里知道消息的那一刻起,我和同学们一样天天关注着他。希望他保护好自己,救治好病患,平安回家。工作之余,他会在微信里回复我的问候,回答我的问题,他说特别想记录下此行武汉的每一个弥足珍贵的瞬间,给自己留一份宝贵的回忆, “但是我自己现在只会写病历了,你替我好好写一个?”他玩笑着说。“好啊!你好好说,我好好写!”然应允,因此执笔。

                                    ——题记 

我要去湖北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新冠肺炎疫情非常严峻。从那一刻起,和全国人民一样,我时刻关注疫情进展,心疼武汉和湖北人民。后来,国家开始派遣各省医疗队进驻武汉和湖北其他市县支援,我即刻萌生赴鄂念头:“我是医生,我能做一些工作!我想去做一些工作!我要去湖北!”随后在和媳妇儿子聊天的时候,我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虽然感到害怕,担心被感染发生意外,但是娘俩最后都表示理解支持:“你想去,就自己决定了去吧!”


2月16日下午我值白班。临近下班,医院工作群发出倡议书,希望全院医护人员主动报名奔赴湖北抗击疫情。“这一刻终于来了!”我有些激动,想都没想第一时刻就去见领导表明心迹。领导问了好几次:“真的要去?想好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决定了就不能反悔,市里要求马上上报人员材料审核。”

俊珊的微信朋友圈

我说:“早都想好了,没什么可反悔的,我要去湖北!家里人也没意见。

报了名,提供个人资料报备省市审核,写请战书,火线入党。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以为第二天就要出发,我连夜赶回老家,和年迈的老母亲沟通获得同意,给亲房安顿好照看老母亲的事宜,之后回到县城家里准备生活用品。特别感谢老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她就我一个儿子,但是预想中的各种阻拦几乎分分钟化解。心里安然无比。

俊珊的微信朋友圈

热血沸腾原来是这般滋味

县上各级领导对我们出征武汉都很重视,2月19日早上,在防控疫情允许的人数限度内,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一些媒体闻风而至,出征的消息很快铺天盖地传开。领导殷殷叮嘱,同事热情相送,亲友发信息问候……告别了家人和医院同事,带着县上领导的嘱托,背负全县58万父老乡亲的厚望,我们戴着大红花,坐进专车,携带装备和行李奔赴白银和市里其他兄弟单位的医护人员会合。省市领导讲话送别等等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场面,这些时刻都亲历了,忽然觉得这一切有限的仪式,是责任,说背负厚望一点都不矫情,我不想面对镜头,也不想多说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去做就好了,有什么好说的呢?但我真的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自豪,更觉得压力山大


随后去兰州接受了一天的防护相关知识及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培训。2月21日早上前往兰州中川机场,偌大的机场除了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送行人员和我们,特别空寂冷清,就和离开老家会宁时街巷空寂冷清一样,就和自宾馆坐大巴出兰州城沿途几乎看不到一个人一样,心里有些很复杂的雀跃:沉重于疫情的严重,渴望快些到武汉。

下午四点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下了飞机,进入候机厅,为了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没有接机领导,只有一两个引导者和几个媒体记者。对面来了一支队伍,是来自内蒙古的医疗队,和甘肃队分散在两个区域。看见有医护人员戴着双层口罩的,有戴着帽子戴着手套的,有戴着护目镜穿着脚套的……候机厅里尤其显得巨大空旷!寂静!冷清!异样!一瞬间似乎空气中弥满着病毒,吓得人不敢呼吸!头皮有些发麻!


不知道是哪一支队伍里有人带头喊了一声“武汉加油!湖北加油!”顷刻之间,“武汉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必胜!湖北必胜!”的呐喊声响彻机场上空,那一刻,很多人热泪横飞!我忽然觉得有一股劲窜进体内,窜进胸膛,横冲直撞,那就是热血沸腾了啊!特别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是的,就是这种感觉:“我是中国人!”“我要去湖北救死扶伤!”“我要为抗击疫情做我能做的一切!

伟大的家国情怀,就这样,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撞击我的灵魂。我想:“这一辈子,值了!”

脚踩在武汉的大地上,我心里潜藏的那些对病毒的害怕忽然就没有了,无比淡定,走上战场!


工作进入正轨


24日早上八点,我随医疗队其他同事进入医院正式开始工作。手卫生、穿防护服、熟悉电脑操作程序、了解注意事项、下科室查房……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我和同事们共十八人,分为三个医疗小组,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工作实行轮班替换制。我是大夫,值班一次8小时,中间不能休息,防护服及隔离衣穿在身上,稍微一动很快浑身大汗淋漓,感觉厚重难受。护目镜动辄模糊,戴着眼镜更是不便,动不动什么都看不见,只能自己找感觉尽量减少出汗。间或头晕、恶心及胸闷,纸尿裤实在不行的时候也得派上用场,捂得难受。结束当天的工作,要换回便服,脱衣服这个环节需要依次在三个区域进行,即在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一区脱一层。最难最关键的是污染区脱防护服及隔离衣,我们需要特别特别地小心,动作轻微了再轻微,唯恐哪怕一点点动作搅动貌似充满病毒的空气,让狡猾的病毒偷偷粘在自己防护服下的衣服上,头发上,脸上,谨防被病毒感染。这衣服一穿一脱就是一小时左右,真是穿衣艰难脱衣更艰难!回到宾馆睡一觉,很多时候第二天起来头还是晕乎乎的……各种难受很难用语言表述。

“为了患者,克服再克服!”“多难受总比病人好受!”怀着这样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有一种沉重无与伦比

经过之前各种来之不易的努力,后湖院区这个武汉医护感染最厉害医院的防控治疗此时刻终于有所改观,走上了让人稍为心安的态势,医院里只剩住院病人,工作相较以前的医护单一安全了很多。本人和同事们被分成三个小组,轮流负责46个病号,接管的病人轻症的较多,个别的入住不了ICU的重症患者,一般是老年人,他们很多有比较复杂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必须辨症施治, 一人一策个性化地诊疗,丝毫不敢马虎。接诊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尤为困难,期间有四个老年患者分别因为有糖尿病、心血管病、肿瘤等基础病(其中肿瘤患者为本院一位护士长的母亲),救治非常困难,核酸测试一直阳性,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加之反复补液、输血及导尿等治疗,老人完全丧失了信心,个别甚至极度厌世,根本不配合治疗,一心求着速死,采取推搡护士、拔导尿管、不吸氧、拒绝扎针输液等极端行为,我们医护必须想方设法做好心理疏导及安抚工作,和本人及家属互加微信好友,微信聊天或者进病房近距离沟通,告知化验、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鼓励病人和家属视频说话以缓解压力增强信心……心情无比沉痛,但是必须随时转移注意力,全心全意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帮助和救治病人。特别遗憾的是,这四位病人最终还是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电话告知家属消息、解除各种管路、消毒、装进尸袋、联系殡葬车拉走……看着空了的病床,什么都不愿意想,什么都不愿意说。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一个人靠着医院走廊尽头的窗子,虽然我平时不抽烟,但是此刻,我想抽一根烟,猛猛地吐几个烟圈。虽然我在急诊科待过十几年,见惯了各种生死离别,心态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这样的时候,泪水混着汗水猛不丁地就会流下来,很伤心,也很无奈。

记得刚到天河机场,除了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武汉接机人员和我们两支医疗队外,场面显得特别空寂冷清。沉重得冷冰冰的,似乎可以触碰感觉,特别真实,特别庞大,在空气里忽然就窜出来四散弥漫。没有隆重的欢迎仪式,简简单单就几个媒体人,一切都是压抑的,时间在那一刻近乎停止了;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偶或有快递员志愿者骑着电动车快速闪过,他们用塑料袋包裹着自己的身躯和头;有一只流浪狗在街边跑跑停停,瘦削疲惫,形影相吊……透过车窗看路面后退,看楼群后退,看高架桥一座一座后退……

何其相似的沉重!我有点透不过气来,不想思考,不想说话。


感动!感恩!反思!

23日,本人和同事们诊治的最后一个患者治愈出院,完成兄弟医院交接工作后,大家依依惜别,带着恋恋不舍及满满的友情,援助武汉任务圆满完成。24日,我们甘肃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乘坐空客A320于下午一点半顺利降落中川机场,随即入驻兰州饭店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


短短一个月,是此生最为难忘的刻骨记忆。奔赴武汉之际甘肃父老乡亲的殷殷期盼、天河机场与内蒙援鄂医护的呐喊加油、抵达武汉所受到的悉心关照、病人出院时的千恩万谢、离开武汉时来自武汉各界的依依惜别之情;空乘人员的敬慕、抵达兰州所受到的隆重礼遇、驻汉期间医院领导隔三差五的问候、县妇联和县工会对本人家属的关心慰问、老母亲和媳妇及儿子的牵念和鼓励支持、亲朋好友的嘘寒问暖……一切的一切,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无数次直击心扉,让人泪目。我只是做了自己份内最想做的事情,无比荣幸历史给我这次际遇,让我的简单人生从此富有无比!如果时间倒流,如果武汉需要,我还会无悔出征,绝不迟疑!

王俊珊妻子杨秀丽在家乡执勤战疫

一个月的工作过程中,我的心灵深受荡涤,同时深感自身的各种欠缺,尤其医学人文及免疫学,以前纯属盲区。怎么安抚病患,给予他们强有力的心理支持,这里面有很多心理专科工作的技巧,我太欠缺了。面对80后、90后那些年轻的同事,他们乐观奋进,多才多艺,熟悉电脑的各种操作,会唱歌,会写文,编排舞蹈,拍摄小视频及剪辑工作,上班时全身心投入,业余知道如何排遣不良情绪。对这些年轻人我心疼、羡慕又敬佩。我要向他们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努力开阔视野,希望在业务上能有所提高和跟进,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病患服务,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今后,我想闲暇时间学习拉拉二胡,多看看书,好好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家人一起美美享受每一个平淡的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2020年3月2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