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二)地名由来 || 作者 安保中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

——名由来

作者    ‖    安保中

“高家岔”有一简单的称谓——“高岔”,外面也有人叫“枝高岔”,那是因为在高家岔的南边还有一个毗邻的“庄子”叫枝家岔,这个岔虽然与高家岔被一山隔离,但在西边,绕过一个叫“走马坪”地方,这两个庄子实际上是连同一起的。


为了表述方便,下文统称“高家岔”为“高岔”。

作为最中国基层的行政编制——社,高岔在行政上隶属甘肃省、会宁县、韩集乡、苟岘村(高岔解放后一直归枝高村管辖,2010年左右乡制改革时撤销枝高村,并入苟岘村)。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东靠“苟岘”、南连“枝岔”,北与“云台村”的“杨柳䒧”、“李家䒧”、“李家湾”社接壤,西接甘沟乡的“东岔”、“狼儿岔”、“阳屲”社,最南端隔河于柴门乡地域相望。实为“九社、四村、三乡”接壤之地。  

按照中国地名的命名习惯和推理,“高家岔”自然是曾经或现在主户“高”姓人家为主体居住的一个“岔子”。这一点基本上是肯定的。 

那么什么是“岔”?

搜索“百度”,对“岔”的解释是:字从山,从分,会意。分,意为一分为二、由一而多。分与山联合起来表示山脉或山道由一转二或由一转多的地方。

至少在会宁县域,地名中有“岔”的村庄众多,离高岔最近的就有韩集乡的枝家岔、石家岔,柴门乡的席家岔、瓦家岔,甘沟驿镇的东岔、马莲岔等等,都是以“岔”来命名。

仔细考量,这个“岔”字,除了有一个倒“V”型的敞口地形外,还有看这个地方的角度的概念在里面,它有一种明显的方位感。比如说高岔的“岔”,不是站在东边的大山梁上看叫“岔”,而是站在西边也就是在“高高山”脚下“上阳屲”那一带或者在走马坪的顶角看,才叫“岔”,因为在它的东边,有两个分叉,一个是“高岔”,在左边,一个是“枝岔”(枝家岔的简称),在右边。

还如,甘沟驿镇东岔,就是站在“下东岔”的岔口,向东方望去的一个岔子。如果站在“高高山”的山顶看,“东岔”便成了“西岔”。

这里我反复强调这个“岔”字,是因为从它的字眼中找到高岔历史上地质的变迁。

“岔”是客观存在,问题是,这个地方何时被称作“高家之岔”的呢?

这就得追朔到关于“高”姓人家的历史。

现今在村里生活的人们,对高家并不陌生,因为目前高姓人家至少还有上十户人家在此居住,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几个高家支姓,都为曾经“地主”人家的后裔。在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姓氏较为复杂的的村落里依然算是大户。

当地人都知道,在民国时期,高姓人家是远近闻名的“地主”大户,但很少有人知道,高姓人家何时来到高岔居住?

中国农村早年的传统,尤其是大户人家,每家都有一个“家谱”,也叫“族谱”。高家至少在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属于富庶乡绅,曾引领当地经济基础龙头,也属于“先进文化”的领导者,不会没有“家谱”的。可惜的是,在上世纪“文革”年代,破“四旧”的时候被抄收焚烧了,原有的家谱现在已没有了踪影。

前几年,我回到老家高岔后,在高凤乾(高凌霄重孙)家中看到过一次后来补记的“高氏家谱”,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820年开始,也就是清朝嘉庆25年。记得在“家谱”的开篇,写着“高氏人家,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人因何因故来此居住”的文字记载。

因为家谱上没有比嘉庆时代更早的记载,所以现在居住着的高姓人家,就没有人知道他们祖上由何时来迁居到高岔居住。

另一支“高氏家谱”是高平(高升霄重孙)家供奉的,上面也没有详细记载高岔的最早来历和高家人在高岔居住的最早记录。该家谱为本村人崔继南(崔晓峰父亲,已故)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所补记,在“序言”中仅能看到几点比较模糊的信息:“……高氏先祖,虽未出任做官,也有功名在首,充任乡绅、乡宦者亦有之,谓前代之根基,按高取方名,世代高家岔,别无更改,谅三代以上之地名也……”
 

 (高氏家谱局部——崔继南手迹)

“三代以上之地名”。我的理解,意指至少在高升霄以上之三代,那就还是对应到“高府君”(后文有详细说明)这一辈人,即清嘉庆时代。

“按高取方名,世代高家岔,别无更改”。其意也是指先有高家人,再有高家岔。是高家人来此居住后才命名为“高家岔”的。

我曾查阅过有关史料,本地高姓人家在最早明朝时迁往会宁的记录不少,有些从凉州迁入,也有从靖远迁入,也有从榆中迁入。据此推测,高姓人家可能是这三支中的一支后裔在明代或清代早期迁入高岔居住,这个很有可能。因为,虽然有文字可考的高姓历史是19世纪早期清朝嘉庆年间,但这时候高家已经有好几支分支,应该肯定的是,他们是同一祖上的后裔,所以说,嘉庆更早年间,高家人就在高岔生活着。

还有一个推断高姓人家来此居住久远的历史佐证,那就是目前依然保留下来的先人坟冢群。高岔保留下来的高姓人家坟冢群大约有三、四处,加起来约有几十座。据高岔的老辈人早先所言,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约上世纪20年代),高岔高家人的几处坟冢就已经是老坟了,而且那时候的高姓人家也不知道有些坟冢所葬时间,所葬何人。

综上所述,地名随姓而生,“高家岔”之地名随高姓人家而生。但高姓人家的历史追朔只能到十九世纪初,所以毫无疑问的是,高家岔的地名至少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世代高家岔,别无更改”,并沿用至今!

至于高岔在清代早期和以前叫什么“岔”,现在没有人知道了。也许叫过“沙石塬”或“放马塬”(后文有述),但这仅仅是猜想。

正如前面所述,岔,由一转二,所以,这里也说说出另一个岔子,这就是“枝家岔”(简称枝岔)。

按照前文对高岔地名的解释,那么枝岔也就是以“枝”姓人家命名的一个岔,这在逻辑上合情合理,也符合中国地域起名的习惯。今人仍将这个与高岔仅一山之隔的村落叫“枝家岔”,将枝岔与高岔连起来叫“枝高岔”。

查遍中国历代姓氏,几乎找不到有姓“枝”的,也只有在中国罕见姓氏郑樵《通志》中只有聊聊数行字的记载:“枝氏,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或姓枝如”。又据《明伦汇编·氏族典》记载:“晋栾枝或秦大夫公孙枝的后代也有以名为氏者,枝如子躬其后自为枝如氏矣”。大概可以看出,历史上有过“枝”姓,但也叫“枝如”复姓,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记载。此后历代再也查不到有关“枝”姓人家的任何文字记载。

目前,在全国人口中和百家姓中已经没有了“枝”姓和“枝如”姓,枝家岔至少在在近代没有一个姓“枝”的人家。所以说“枝家岔”是否是以“枝”姓人家而得名值得打一个问号。

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官方对地名的标记中,这个地方就叫“枝家岔”,而非“支家岔”,“支”姓人家目前在百家姓中仍有,但不能说明这个“支”就可以代替那个“枝”。

上世纪70年代,我当时在“枝岔小学”读书(那时候枝高小学地址就在现在枝岔的戏台位置),就在现在“中庄”戏台右边的地里,曾目睹过当地人在兴修农田时,挖掘出了一具用两个大瓷缸拼装的已剩白骨的尸身,年代应该很久远,一看就是穷人的墓葬。之所以用两个缸拼葬,无疑是穷困买不起棺木,或在战乱中丧生来不及买棺木,草草下葬。当时,担任枝高大队支部书记的何汉雄还在缸中找到了一付玉石或玛瑙的青灰色耳环。他说,这是一个“枝”家人。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个“枝”家人,当然也是第一次看到用两个大瓦缸可以埋葬尸身。

现在的“枝岔”由“上䒧”和“中庄”组成,上䒧得名简单,意即上面地势较高的一块山湾地。中庄是因为原来在河湾没有塌陷的时期,向西一带方向有人居住,且与高岔的走马坪相互贯通。现在中庄的位置属于中部,所以叫“中庄”。如今,枝岔的人们也由于河湾的塌陷等因素,都迁到了上岔,下岔一带已经变成了荒芜。

总之,“枝岔”这个名字的来历已无从考证。是原有读音和文字标识有误,还是真的居住过“枝”姓人家,已成谜。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早先这一地带与高岔的“走马坪”呈弧形连成一体,是高岔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走马坪”千年前曾经短暂辉煌的主导者和见证者(这在后文再述)。

(枝家岔夏日远景,作者拍摄与2010年6月)

 (枝家岔冬日远景,作者拍摄与2012年11月)

前期作者文字链接: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一)流星划过》《千年不老之高家岔(题记)》《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序)》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