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那个人好脏!”90%的家长都忘记了可以这样回应

 富书 2020-07-23



进化妈:当家长变得柔和且善良,孩子也就温润在了一个人人互相尊重的世界。


作者:亓葩小孩(爸妈进化论主笔)

“妈妈,那个人好脏!”

前几天搭地铁时,一声稚嫩的喊叫吸引了全车厢的人的注意,十几只眼睛齐刷刷的盯在小女孩的身上。

当然,她妈妈也跑不掉“备受瞩目”。

面对全车厢人的目光,又瞥见那位农民工浑身的不自在,这位妈妈一时手足无措,满脸大写的尴尬。

接着小女孩妈妈开始怒吼:“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你再敢这样说我就揍你!”

然后一边向全车人道歉,一边匆匆忙忙带着女儿下了地铁。

我还沉浸在刚才小女孩的那句话中,不断反问我自己:如果我女儿这样说,我应该怎样回应?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对于不理解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是命途多舛的。

孩子嘲笑社会底层的工作者时,我们或许会很惊诧,甚至一时不知所措,但帮助他们纠正歧视会是对他们成长最好的答卷。

孩子变尖酸,

家长来背锅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野蛮产生野蛮,友爱产生友爱,这就是真理。”

没有哪个小朋友在刚生下来就会嘲讽别人,他们的思想或行为可能全部是父母的倒影。

1、模仿嫌弃

前不久,钟美美因为模仿老师在网上大火,大家都被他强大的模仿能力所惊艳。

生物心理学家卡拉特说:在自然界所有生物中,幼年的人类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

孩子会竭尽全力模仿,包括一个眼神,一丝情绪,即使他们并不知道大人是在嫌弃别人。

电视剧《麦香》中的一个镜头让人记忆犹新:

火车上一个小男孩穿上解放军的衣服给妈妈看,但是妈妈却十分嫌弃,还对军人出言不逊。

当小男孩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便会条件反射地表现出一种轻蔑,可能他们心中毫无波澜,甚至只是在模仿曾经母亲的所作所为。

矫情的父母嫌这嫌那,孩子就像一直泡在一个刻薄的冰水里,长大后就算再温柔,也很难愿意去靠近那些被生活扼住喉咙的人了。

2、错误烙印

我记得生物人类学家德斯蒙德的《人类动物园》一书中对错误烙印的大致定义是:

人类被灌输错误的定义后,即使事情本身并无罪恶或缺陷,但就是对其十分厌恶,无法自拔。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等着当农民工行了。”

“别离那个人那么近,你也想捡破烂?”

“你不用功念书,难道想去搬砖?种地?”

这样尊己卑人的话相信大家屡见不鲜,经常是老师家长给下一代“洗脑”的惯用手段。

听了父母这样数落,孩子会逐渐认为某些工作者就是低人一等的。

长期以往,孩子对他们的鄙视和误会越来越深,以至于孩子见到这些工作者时,根本谈不上尊重和同情,流露出来的只有厌恶和讽刺。

踩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话语无形之中锋利了孩子心中一把错误的尖刀,让他们丢失了尊敬和悲悯,变得具有攻击性。

3、认知差距

如果家里每天都打扫的十分干净,孩子所接触的人也很讲卫生,那么他突然见到一个非常邋遢的人时,突然变成钢铁直男(女)是十分正常的。

歪果仁经常记录小孩子第一次见到双胞胎的奇趣反应,大多数小朋友都是愣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明白。

与常识违背太多,换做是谁都止不住的疑惑,更不用说孩子了。

莫大的新鲜感会让他们行为或语言不受控制,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别人的问题或缺陷。

和常驻环境冲突时,孩子的本能驱使所做出的行为是凭直觉而不带有任何恶意的,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不用着急,慢慢跟着孩子的成长速度走即可。

孩子没有罪过,

我们可以一起改变

抖音上一个新闻让我隔着屏幕都感到心酸。

女顾客嫌服务生长得丑,这名服务员就全程用胶带在头上缠上pad遮在脸上,pad上放着各种帅哥的照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不从小把理解和善意教给孩子,那么他长大可能就会站在欺凌者的一方。

类似文章开始的情形,假设孩子在地铁上大声嘲笑别人,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一层一层纠正其态度。

1、事故处理

孩子说完“妈妈那个人好脏”后,其实只有妈妈一个人尴尬,并且全车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老母亲接下来的这句回答上。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在演讲中公开回答过这个问题:

“我们先向周遭道歉,然后对孩子说‘我们不可以随便评价别人,有时你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情况。’

千万不能顺着孩子说类似‘不要嘲笑别人’的话,也不要自己随便去下定义‘叔叔是忘记洗澡了’等等,因为那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留给孩子反思的空间。”

我想补充的是:无论到没到目的地,立马和孩子在下一站下车,不要停留在“事故现场”,我们不确定车上的杠精会说什么从而影响孩子,我们也需要给孩子一个相对空旷的时间去反省。

俯下身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他:“刚才那样说是不礼貌的行为,直接指出别人的缺点可能会让他十分伤心,今后不要这样做好么?”

这样处理行云流水,并且可以运用到相似的“事故现场”里,不仅纠正了孩子的歧视,还让他们增加了一点社会阅历。

2、职业纠正

我曾跟着我的导师在坐诊期间,在一个月解接触了近100位学龄儿童的家长。

我询问他们,对于用贬低某些职业来教育孩子的方式,比如“你不听话就等着扫大街”这样的话语欠妥的看法。

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家长认为那是实话,用来吓唬孩子无可厚非。

作家周国平曾说:“嫉妒或鄙薄是人性,我们无法压制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养。

确实,我们行走江湖多年,确实对职业的尊卑贵贱有自己的看法,多多少少无法避免的会有歧视或崇拜。

但孩子的价值观尚未成熟,我们没必要急着让他们也戴上有色眼镜看世界。

对于职业的看法,我们可以稍微引领一下:

看到医生、老师、军人等,我们要告诉孩子,他们为国家没日没夜的操劳上班,所以要学会敬畏他们,

而看到拾荒者、农民工、行乞者等,我们要和孩子共情,告诉孩子将来如果你有余力,可以去帮助他们,拯救那些弱小可怜的群体。

不必多说,也不必过早地强加给孩子职业好与坏的想法,让他们顺其自然,能善待每一个拼命活着的人就够了。

3、找回善良

最近爆出近千位农村的姑娘被顶替上大学,十几年的人生被写成虚幻。

又看到环卫工人因劝阻车窗抛垃圾行为,被乱扔垃圾的一家三口欺辱暴打。

好多网友问:社会怎么了?

有人说:虞诈在殿堂,善良在流浪。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不堪,我们有时必须跟随优胜劣汰的残忍现状前进,人心日益冰冷,但我们不希望孩子从小也心如铁石。

我们不想看到孩子对摔倒的老人熟视无睹,我们希望他们对行乞的老人感到同情,对种地的农民心存感激。

甚至,我们要告诉孩子,当你长大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地位时,可以回头看一看那些艰难困苦的弱小势力。

电影蜘蛛侠中的这句话被称作是成功人士的标杆:能力越大,责任越重。

我们也要告诉孩子:我们不求救困扶危,但要做到敬畏众生。

芸芸众生,皆是一介凡人。

当家长变得柔和且善良,孩子也就温润在了一个人人互相尊重的世界。

就像电影《十二怒汉》的情节:“妈妈,那个人疯了”

“不,他没疯,他只是很伤心”


作者简介:亓葩小孩,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一个拥有高敏感人格的心理学学士,喜欢观察小朋友的一举一动,窥探他们最纯净的灵魂,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