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言稚语】生日礼物(附点评)

 小学语文知识1 2020-07-24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

生日礼物

上海市奉贤明德四年级  叶曹杰

放学后,同学小明笑吟吟地说:“明天是我的十岁生日,欢迎大家来我家,我请大家吃生日蛋糕。”我听了,心想:小明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生日我一定要去。

于是,在回家的途中,我到百货商店用零花钱精心挑选了刻着“友谊地久天长”的生日卡片作为送给小明的生日礼物。一到家推开门,却发现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我顿时愣住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这时,只见爸爸准备打开红酒,我好奇地问:“老爸,你以前不是答应过只有过年才喝酒吗?”这时妈妈却笑眯眯地说:“他想喝就让他喝吧!况且今天是他的生日。”

“呀!对啊,我怎么忘了呢?”我的心一颤,回想起小时候,我曾用一张硬纸片给爸爸做过一张生日贺卡,在上面歪歪扭扭地画了我们一家三口手拉手地做游戏的画面,我还记得爸爸妈妈当时欣慰的笑脸;又想起了他们每年给我过生日的情景,即使再苦再累,也从都没有漏掉过我的一次生日。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竟渐渐淡忘了爸爸妈妈的生日,却能随口说出几个要好同学的生日......原来自己平时一直如此漠视爸爸妈妈的关爱,只重视和同学之间的友情……想到这,一股羞愧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我犯了一个多么尴尬的错误!我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雨露下快乐地长大,但不知何时却失去了那颗宝贵的感恩之心……但愿我还可以及时弥补我的过错。

想到这里,我拿出要送给小明的生日礼物,因为现在只能拿它来表达一下我对爸爸的爱了。我很不好意思地把那张上面刻着的是“友谊地久天长”的卡片拿到爸爸面前,他看后却开心得像个孩子,兴奋地说:“没关系,况且我们父子俩也需要友谊,是吗?”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心里却如针扎般难受。

这份尴尬的生日礼物,让我反思了许多许多:爸爸对我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爸爸,感谢您!

~~~~~~~~~~~~~~~~~~~~~~~~~~~~~~~~~~~~~~~~~~~~~~~~~~~~~~~~~~~~

(生日)  

上海市奉贤明德四年级  叶曹杰

放学后,同学小明笑吟吟地说:“明天是我的十岁生日,欢迎大家来我家,我请大家吃生日蛋糕。”(我听了,心想:小明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生日我一定要去。)

于是,在回家的途中,我到百货商店用零花钱为小明(删去)精心挑选了刻着“友谊地久天长”的生日卡片(,)作为(送给明的生日)礼物。一到家推开门,(删去)(却突然)看见(改为发现更合适)饭桌上全是(改为摆满了更形象)大鱼大肉,心想(改为我顿时愣住了更恰当)“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这时,只见爸爸准备打开红酒,我连忙制止(改为好奇地问更符合语意)“老爸,你以前不是答应过只有过年才喝酒吗?”(这时,)妈妈听后,(删去)(却)笑眯眯(助词误用,应是:地)说:“他想喝就让他喝吧!况且(删去)今天是他的生日。

“呀!对啊,我怎么忘了呢?”我的心一颤,回想起小时候,我曾用一张硬纸片给爸爸做过一张生日贺卡,在上面歪歪扭扭地画了我们一家三口手拉手地做游戏(的画面)还记得爸爸妈妈当时欣慰的笑脸;又想起了他们每年给我过生日的情景,即使再苦再累,也从来都(删去)(删去)漏掉我(的)一次生日。(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竟(渐渐)淡忘了爸爸妈妈的生日,(取而代之的是)(删去)能随口说出几个要好同学的生日(改为“……”(啊,原来自己)平时一直(如此)漠视爸爸妈妈的关爱,只重视(删去)(心里只剩下了)和同学之间的友情……想到这,一股懊悔(改为“羞愧”更恰当)之情不禁(删去)油然而生。我犯了一个多大(改为“多么尴尬”更恰当)的错误!(我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雨露下快乐地长大,但不知何时却失去了那颗宝贵的感恩之心……)但愿(我)还可以(及时)弥补(我的过错)

吃完饭,(删去)(想到这里,)我拿出要送给小明的生日礼物,现在只能拿它表达一下我对爸爸的爱了。我(删去)将它送给爸爸,(我不好意思地跟爸爸说,)只是(删去)那上面刻着的是“友谊地久天长。”爸爸瞧后(删去)(却开心得像个孩子,兴奋地连连)说:“没关系,况且我们父子俩也需要友谊,是吗?”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流着泪(改为“如针扎般的难受”更合适)

这份将错就错(改为“尴尬”更恰当)(生日)礼物(,)让我懂得(改为“反思”)了许多(许多)……(到底懂得了什么,要写出来,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总评:

优点:

1.构思巧妙,情节波折起伏,吸引读者。作者先是为朋友精心准备生日礼物。回到家却碰上爸爸在过生日,有感自己忘记了父母的生日,失去了宝贵的感恩之心,于是幡然醒悟,把生日礼物送给爸爸的经过。情节跌宕起伏。

2.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按事情的开端、经过、结局来详细记述,段落安排合理。详写得知爸爸生日后自己内心的巨大感触和深刻剖析,略写买礼物和送礼物的情节。详略得当。

不足: 

1.用词不够准确贴切。多个地方出现用词不够准确,或者语意表达不够到位。(见原文批注)

2.结尾未能点题。通过这件事情,您懂得了什么,没有写出来,使文章的中心不够明确。

3.欠文采。少见到使用成语或修辞手法等体现文采的方式。

修改意见:

1.修改用得不够准确或贴切的词语。

2.结尾要点题,写出你从这件事情中的收获和启示,升华主题。

3.如果能再细读原文,尝试使用成语或适当修辞手法就更好了。

获得发表学生作文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