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 “太阳”落下山 河北省张家口四年级 杨泽宇 一天 ,爸爸下班回家感到非常的疲惫,他拿了张报纸便走向沙发坐了下来。爸爸翘起一个二郎腿,悠闲地看着报纸。爸爸半个光秃秃的头露在沙发上,好比一轮夕阳挂在山边。 这时,儿子和小伙伴们走了过来,儿子提了个桶和拿着一支笔得意洋洋地说:"今天让你们看看伟大的本画家是如何画一幅落日图的吧。"小伙伴们互相看看,然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你要是能画好,我们就服你。"儿子听了便拿起画笔“刷刷刷”轻松的画出一片树叶子,还有一艘小船。"看,这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小伙伴们看了看,笑着:"你这叫什么画呀?上面还有个秃头。"儿子听了,站到远处一看,可不是吗,爸爸的后脑勺正在这幅画的上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写得很传神。说着便跑到自己的房间里拿了个带树叶边儿的相框放在了这幅画中。“哈哈哈哈,原来那半个头顶是个太阳。”小伙伴们看了以后说:“而且是落了山的太阳。” 爸爸听见了后面的喧哗声,回过头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他看见了孩子们笑得更欢了。“这个太阳也太奇怪了吧!”儿子有种不祥的感觉,转过头来一看,发现爸爸的脸出现在了画中。小伙伴们笑得更凶了。爸爸生气得大喊:“你们都干了什么?”儿子听后赶紧和小伙伴们落荒而逃。“哈哈哈哈……”笑声荡满了整个屋子。 ~~~~~~~~~~~~~~~~~~~~~~~~~~~~~~~~~~~~~~~~~~~~~~~~~~~~~~~~~~~ “太阳”落下山 题目中的“太阳”打上引号,是指爸爸的光光的秃头,而不是真正的太阳。这样取题更能吸引读者。 一天 ,爸爸下班回家感到非常的疲惫。(,)他拿了张报纸便走向沙发(坐了下来。)边看报纸边休息(爸爸翘起一个二郎腿,悠闲地看着报纸。爸爸半个光秃秃的头露在沙发上,好比一轮夕阳挂在山边。) “边看报纸边休息”是个病句。开头这段涉及到漫画中的第一、二幅图,写得太笼统,应展开想象写完整。 这时,儿子和小伙伴们走了过来,儿子提了个桶和(拿着)一支笔(得意洋洋地)说:"今天让你们看看伟大的本画家是如何画一幅落日图的吧。"小伙伴们互相看看,然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你要是能画好(,)我们就服你。"儿子听了便拿起画笔“刷刷刷”轻松的画出一片树叶子,还有一艘小船,(。)说:(删去)"看,这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小伙伴们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笑着)说:(删去)"你这叫什么画呀?上面还有个秃头。"儿子听了(,)站到远处一看,可不是吗,爸爸的后脑勺正在这幅画的上面。他歪着头思索着,突然灵光一闪,拍着自己的头说:“有办法了,下面就让你们见证奇迹的出现。”(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写得很传神。)说着便跑到自己的房间里拿了个带树叶边儿的相框放在了这幅画中。“哈哈哈哈,原来那半个头顶是个太阳。”(小伙伴们看了以后说,)“而且是落了山的太阳。”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小作者结合第3、4、5幅图想象较丰富。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围绕主题——《“太阳”落山》这幅“杰作”的诞生,展开详尽的描述。 爸爸听见了后面的喧哗声,回过头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他看见了孩子们笑得更欢了。“这个太阳也太奇怪了吧!”儿子有种不祥的感觉,转过头来一看(,)发现爸爸的脸出现在了画中。小伙伴们笑得更凶了。爸爸生气得大喊:“你们都干了什么?”儿子听后赶紧和小伙伴们落荒而逃。(“哈哈哈哈……”笑声荡满了整个屋子。) 原来落山的太阳,正是爸爸的半个“秃头”。在孩子们的笑声中,故事落下帷幕,富于童真童趣。 总评: 优点: 1、小作者立意较新,能结合漫画,看懂图意,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小伙伴的反应把文章写得较具体,有条理。 2、文章语言较生动,标点使用较正确,通篇没有错别字。 不足: 1、文章题目《太阳落下山》会让人产生误解,似乎与文不符。 2、文章第一部分涉及到漫画中的第一、二幅图,写得太笼统,缺乏想象。 3、文中多处标点使用不当,语句出现语病。如“他拿了张报纸便走向沙发边看报纸边休息”。“儿子提了个桶和一支笔”。 修改意见: 1题目中的“太阳”打上引号,是指爸爸的光光的秃头,而不是真正的太阳。这样取题不仅更能吸引读者,而且避免让读者产生误解。 2、文章第一部分涉及到漫画中的第一、二幅图,可以多展开想象,把爸爸露在沙发上的半个后脑勺想象成落山的太阳。(如原文所改) 3、文中多处标点使用不当及句子出现语病,要多多斟酌,加以修改。如:“儿子提了个桶和(拿着)一支笔”。“他拿了张报纸便走向沙发(坐了下来。)边看报纸边休息(爸爸翘起一个二郎腿,悠闲地看着报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