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得快没饭吃,王阳明写了首诗: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真不在能力上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21

公元1472年,在浙江余姚的一个显赫家庭里,大才子王华喜得贵子,这个孩子就是王阳明。作为名门望族之后,王阳明自然从小就会被家人抱以很高的期望,但估计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孩子将来会从祀孔庙,成为影响千万人的智者。

之所以说家人很难想象这个孩子会很有出息,原因在于这个王阳明小时候并不是大家眼里的神童,他甚至连一般孩子都比不上。别的孩子一两岁就会说话了,但王阳明直到5岁后才开口说话。晏殊5岁就能写诗,杜牧十几岁就能批注《孙子》,但王阳明12岁才入私熟开始求学。这样的孩子,让人很难把他与以后名满天下的心学大师联系到一起。

但这就是真实的王阳明,天资聪颖之类的词都和他沾不边,他就是一个从小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孩子。但为什么他最后能成为曾国藩眼里“功不在禹下”之人,能成为余秋雨眼里“能文能武的奇才”,就连一向刻薄的纪晓岚都对他服气?带着这些为什么,我们来看一首王阳明的诗作。

一:穷得快没饭吃了,还有心情写了首诗

此诗写于公元1506年后,这段时间是王阳明一生最苦的时候,同时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时候。这年冬天,王守仁上疏救贤士,触怒了刘瑾,被打了四十棍后,贬至贵州龙场。来到龙场后,他的人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穷得快没饭吃了。可是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情写了首诗,我们来看全诗: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这首诗的意思,笔者给大家翻译一下:我被贬到龙场,遇到了和孔子一样的困境,已经要绝粮了。我的随从们对这样的处境多有不满,各种牢骚。好在我发现这里有不少荒地,凑些钱买些农具就行了。当地人都是火耕,所以学起来也并不会太难。趁现在尚是早春,我们要尽早种上点田地。我这样做不是图一时的口腹之快,将来我丰收了还要请大家来吃饭呢!到时,我会分些米给乌雀和贫者。就这样决定了,明天我们就开工,不能因山寒结冰耽误了时间。

二: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真不在能力上,无非就是8个字

从王阳明从小的经历,我们就不难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而从他的这首诗,我们也能发现,他也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会的人,至少他在穷得快没饭吃时,也并没有发现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捷径。但从这首诗来看,我们又发现了他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

诗中“从者有温见”一句中的“温见”指的就是不满和抱怨,这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普通人,遇到困难先抱怨一通。而王阳明和他们完全不一样,他做到了8个字:永远乐观、知行合一。

先说永远乐观。王阳明和随从们,都面临一样的窘境,但王阳明是乐观的。他看到了荒地,就看到了希望;看到当地农民耕种的方式,就想到了学起来容易。明明已经快吃不上饭了,但他却想到了以后丰收时的情形,想到了要大摆丰收宴。这份乐观,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曾绝望。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当仁不让前往福建,当时他手中并无兵符,大军还没有集结。在与敌将虚与委蛇多日后,身边的人早就没有信心了,但王阳明却早就想好了计策。因为他表现得够稳,够乐观,硬是拖住了敌将多日,直到大军集结完毕。可怜宁王直到被俘后,才知道原来当时王阳明手上并没有兵。乐观是一种力量,他能感染身边的人,甚至能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再说知行合一。从这首诗来看,王阳明的乐观不是盲目的,他已经知道接下来每一步该怎么做了。首先要买农具,其次要跟着当地人学火耕,甚至他连季节时间都想到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讲究知行合一,也就是认知道理和实践要结合起来。他虽能文能武,但对于耕种之事,他却一窍不通,所以首先要弥补的是知识上的不足。学会了耕种的方法,就要赶紧实践起来,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谓知行合一,这就是最简单的理解方式。

小结:王阳明在穷得快吃不上饭时,写的这么一首小诗,虽然从文学水平来看,与唐宋名家之作无法相提并论,但它却充满了哲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这些不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普通人,天天寻寻觅觅,为的就是找到能实现自我的途径。可是走着走着,我们会发现,人生会有很多“坑”,甚至会有走到山穷水尽时。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做?王阳明这首诗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