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爷” 文/王书彦 “狗爷,狗——爷——” 一个面容清秀的小男孩低声喊道,身旁的大人急忙瞪了孩子一眼,“没礼貌”,孩子猛的捂住嘴巴不作声了。这时,几条大小不等的狗簇拥着一位老人从旁走过,几乎每次登山都会遇见。 “狗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见了。说起“狗爷”,这还得从头说起。社区院子里住着一位退休的工人,身材瘦削高大,精神矍铄,时常手持五尺棍,极像练武之人,不过谁都不知道他会不会武术?据说靠着不多的退休金维系生计。前几年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看到大街上这儿躺的、那儿卧的小狗怪可怜的,便收养了几条,利用自己不多的退休金买狗食。通常周围跟随着五六条流浪狗,跑在前面的、摇头摆尾紧随其后的,往前越走,不知从哪窜出一只两只的,都会跟着前行。甭说,这位老人还真有“狗缘”。他的号召力如同丐帮帮主一样,所有四下里窜出的狗狗都会听他号令,乖乖地跟着。渐渐地,路人便起了个“狗爷”的绰号,至于姓啥都无人问津了。 “狗爷”像往常一样与收留的流浪狗一起锻炼,大约1小时之后,便又率领着狗队回到社区,流浪狗们便这儿嗅嗅,哪儿闻闻,四下里溜达,不时地跷起后腿撒一泡尿,拉一坨屎,弄的小区里搞清洁的骂声连天。 一天上午,李阿姨和26岁的儿子准备上街买菜。谁知刚走出单元门口,迎面而来的一只秋田犬突然朝他们扑了上去。咬住了李阿姨的儿子,李阿姨在拖拽时,被抓伤了。狗爷闻讯赶到,李阿姨气急败坏地骂骂咧咧,狗爷连忙道歉,本来这狗不是他的,是大街上的流浪狗,自己跟来的。既然伤到你了,赶紧到医院去打狂犬疫苗,其他的事完了再说。但是李阿姨非但不上医院,还不停地叫骂,气的狗爷直哆嗦。 “儿子,报警!”。不一会,警察来了,当得知狗确实不是狗爷的之后,警察好言相劝了几句,这才去医院了,但警察临走时,嘱咐“狗爷”尽快把狗处理掉,以免再次伤人。 打那以后,小区里顿时安静了许多。每天晚上再也听不见流浪狗此起彼伏地“汪汪”的叫声了,也没有互相撕咬着开会的情形了。 居民们纷纷议论,“狗爷”是不是不养了?他把那些狗怎么处理了?是不是卖给吃狗肉的了?不会吧!他那么喜欢狗,怎会舍得? 不过“狗爷”养狗依旧,为了避免扰民,他把狗窝搬到了山腰处的一座废弃民房里,每天乘着锻炼的机会照顾那些流浪狗,同时也对狗狗们进行教育。他说,狗不训,就像人不上学一样。不知你看过电影《忠爱无言》 没有?小狗为老人拉车赶集修理小电器,人犬相濡以沫,朝夕相处十余载 。现在社会上的有些人表面看起来衣冠楚楚,但做的事和说的话却是“狗不如的东西”,狗就不然,你悉心照顾他,它懂得感恩。 为了流浪狗能有一个栖身之所,他可没少动脑筋,多么希望相关部门建个收容所。转眼又想,还是别给政府找麻烦了,环卫工人告的“狗状”都处理不过来呢!后来,“狗爷”就再也没提及此事。 随着收养的流浪狗越来越多,“狗爷”的日子每况愈下,几乎花光了他的那点积蓄,眼看着生活难以相继,不得已便托人找了份临时工。照样如旧,依然从事着他的狗的事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有赞颂老人的爱心的;有骂老人领着一群狗到处拉撒,弄的臊烘烘的;还有的不理解老人究竟图啥?任由他们去说吧! 大街上仍然出现“狗爷”的身影,前面有开道的,左右有护驾的,俨然一副美国总统出访的派头。从他倔强地神情中仿佛可以窥见,收养流浪狗没有终结,或许直到…… 作者简介:王书彦,80后,生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文学爱好者。 平台启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