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台签约作者〕荷塘月色·散文‖那年那月那双鞋

 文斋堂 2020-07-24

那年那月那双鞋

/荷塘月色

在我上中专的那段岁月里,旅游鞋作为一种时尚的标志,曾引领着小姑娘们迷人的风采,倍受她们的青睐。那雪白的鞋帮子,半寸多厚的鞋底,光看着都觉得软绵绵的,我做梦都希望有一双。

宿舍里住着八个女生,除过我和云霞(化名)以外,别的姑娘都有,她脚不怕冷,不需要。而我口袋干瘪,只能望鞋兴叹。一到冬天,看着她们白一色的旅游鞋,再配上条牛仔裤,那种派头神气极了。可是一双要四十多块,实在太昂贵,我想想也就罢了。

九五年的冬天,学校安排我们班去榆中实习。本就到了九里天气,再加上榆中属于高寒地区,又是室外作业,寒冷程度可想而知。学校提前通知,大家也都提早做着准备。我一向简单,只待出发前带上漱洗用品足矣。

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大家都在宿舍里收拾东西,准备下午出发。小梅(化名)瞅瞅我的脚,然后用试探的口吻说:“唐琼,我知道你的脚不耐冻,这次出去要一周时间,又在户外实习,你的这白胶鞋怕是撑不住。我买了双新旅游鞋,那双旧的刚扔掉了,如果你不嫌弃,我再拿回来你穿上,肯定比你这鞋要暖和。”

其实我知道,她那双鞋还能穿,我说:“你扔哪儿了,我自己去取吧。”

她说:“你不知道地方,我去取。”说完就拿了把鞋刷出去了。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她提着鞋子回来了。笑眯眯地说:“我把外面洗了一下,你穿上吧。”

其实她一直是个挺讲究的姑娘,平时本来就爱干净,鞋子本来就不脏,再经她这么细心地一洗,鞋子一点也不显旧。我赶紧接过来,换在脚上,哇,好漂亮,我不由得笑了。看着我不住的在脚上打量,小梅满意地笑了。这跟新的有啥两样,顿时,一股暖流由脚底而生,瞬间传遍全身,我的心里暖融融的。

到了榆中以后,我们每天都在果农的园子里忙来忙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修剪苹果树。本来天气就冷,加上连续阴天,时不时还会有北风怒吼,凌冽的寒风吹来,犹如刀子在割脸,冻得人不住地打寒颤。虽然我的脚也冻得木木的,但毕竟我也穿着旅游鞋,还受得了。晚上还好,就住在果农家里,热情好客的果农把炕烧得热热的,有了热炕和那双旅游鞋,一周时间很快也就过去了。

回到学校,那双旅游鞋我就一直穿着不舍得脱,我学着小梅的样子,每天把它刷得干干净净。虽然没有牛仔裤相配,但和我的白胶鞋相比,它已经排场多了,穿着它,我也觉得自己十分神气。放寒假后,我又把它穿回家里,每天帮着母亲做饭,洗锅做家务,整个寒假,我都一直穿着它,中学时脚落下的病根,也没有再犯。开学后我又把它穿回学校,天气渐渐的暖和了,鞋子确实也旧得不能再穿了,我只好扔掉了。

虽然那只是双旧鞋,它却陪我度过了大半个冬天,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后来生活环境好了,也不需要旅游鞋了,所以那也是我这半生以来唯一穿过的一双旅游鞋。

尽管当年送鞋子的人和我,现在都已染上了中年的沧桑,但那双鞋,却将我的记忆永远定格在那个美好的中专时代,将温暖永久地封存在我的心里。

作者简介:荷塘月色,本平台签约作者,原名唐琼,七零后,甘肃平凉人,家庭妇女,喜欢文字。愿用一双笨拙的手,握一支灵巧的笔,为自己的生活染上墨香。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