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香兰·随笔‖扶贫,首当扶志

 文斋堂 2020-07-24

扶贫,首当扶志

/彭香兰

“人穷志不穷,”这是小时候爸爸教导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说:“人穷不要紧,但是要有志气;不服穷,不怕穷,不好吃懒做;只要不怕吃苦,勤劳本分,日子总会越来越好。”正是心中有这种志气在,爸爸带领着我们全家辛勤耕耘,才迎来如今美好的生活。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作者走在街上,看见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小女孩,拿着一叠报纸在叫卖,一张报纸五毛钱,作者随手掏出一元钱说:“买两张报纸。”然后他悄悄地只拿了一张报纸,就走进了一家眼镜店,可是过了一会儿,这个小女孩也走进眼镜店,并来到他面前,脸蛋通红地说:“叔叔,这是找您的五毛钱,我妈说了,不能多要别人的钱。”作者接过这沉甸甸的五毛钱,面对离去的小女孩,脸不由自主的红了,不是因为窘迫,而是因为心里一种真实的感动。有那样一位值得尊重的母亲和开始学会坚强的孩子,他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因为靠天靠地靠别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在扶贫的路上一直走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在这期间,不管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都让人有些很无语。

有一天,一个去扶贫点回来的人,心情很不好。有人问他:怎么啦,像霜打的茄子似的。他沮丧地说:我今天又去了扶贫对象家里,想跟他聊聊,如何能帮助他,在种植、养殖或是出去务工方面,看看他有哪方面的能力和需求。没想到,我还没进他家门,还在门口,他就拉下个脸说:“你怎么又是空手而来。那个谁家里,人家那个扶贫的人每次都拿那么多东西,电视机,电风扇,热水瓶等等一大堆,并且还会给钱。可你怎么那么小气,每次都是空手而来,下次再空手就不要来了。”门都不让我进,搞的我站在那里非常尴尬,脸都红了,像是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的挨批。

还有一个,就是在老爸住院的时候,老爸由于有高血压,以及肺部不怎么好,行动也不方便;上厕所,找医生,端茶递水,吃饭等等都需要有人在身边,所以我们四姐妹轮流值班。在医院陪护期间,让我感觉奇怪的是:隔壁床的一位病人,大概五十多岁左右,看着精神挺好的,一天到晚不用打吊针;他白天出去,晚上有时要到好晚才回来。并且总是一个人,从来没有看见有人来看他,也没人陪护。听另外一个病床的人说,他家在一个比较偏远地方的山村里,他是因为高血压来住院的,住了一个多月了,老婆在家种地,两个孩子,小的还在上学,大的今年出去打工了,家里除了种粮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后来,老爸住了十来天的院,病情也差不多稳定了,准备出院回家。那天晚上,我问隔壁床的什么时候出院,他说: “我不知道,还没这么快。”我说你的病不是好了吗,好了就可以出院,不要在这里,这里很脏,细菌很多,并且费用也高,还是早点出院回家好。他说:“我的血压有的时候还会升高,还没彻底好,我一定要治好了才会出院,我住一个多月了,我是贫困户,现在政策好,住院不用花钱,这里住的也习惯了。”

碰上这样两个奇葩,真的让你很无语吧。要说贫穷,不错,他们是真的很穷。但是,他们没有志气,没有中国人应该有的志气;不服穷,不怕穷,无畏艰难险阻,不怕困难重重,即使光着赤脚也能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那种豪情斗志;中国人正是有这样一种志气在,才有今天富裕强大的中国。而有些奇葩他们只想得到嗟来之食,并不想从自身根本上去改变贫穷,反而觉得我贫穷,你们就应该来扶我;这样的话一辈子都穷,而且上梁不正下梁歪,下一辈怎么办。

所以,鄙人愚见,扶贫,还是先扶志。要先从思想上去说服,教育引导他们;思想是根,教育是本;要他们去掉那种懒惰的贫穷;特别是当家人,更要有坚强的豪情斗志,身正影子才不会歪。

作者简介:彭香兰,女,江西省遂川县人。爱好听音乐、走路、旅游;喜欢奇花异石;喜欢奇思异想;还喜欢与文字聊天,用朴实的文字来记录美好的生活;用美丽的文字来编织感人的故事。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