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行 ---同学情盈中秋月 文/老长不大 “阔别四十载,弹指一挥间。史海一粒粟,一生半截去。青葱易鬓霜,磨炼成经历。只争朝夕事,莫等空白头。相思寄同学,真情话人生。只要心不老,永远是青春。”这是我在去年浙大120周年校庆、我班同学毕业40年后,首次返母校相聚时的感想。 我们去年的同学返校相聚,是一次意义不同凡响的聚会。大多数同学在时隔整整四十年后相见,曾经活力四射的年轻小伙姑娘,变成了老成持重的年迈翁媪。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记忆的闸门能不开启,亲切的话语焉能穷尽!回想当年青春年少、激情洋溢、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段段旧景,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充满全身;记起曾经单纯天真、冲动鲁莽、情窦初开、满怀憧憬的历历往事,一丝甜滋滋的味道涌上心头。 当然,同学们除了相见的喜悦和相叙的倾心外,突出的感觉是,时光无情,岁月沧桑,苍老的容颜无情地向我们诉说着已经逝去的美好的年华。我们过去因忙于工作事业、生活家庭等因素,彼此疏远了联系和缺少了相聚,那么现在都已经退休赋闲,尽管尚需照管孙辈,但毕竟还是可以挤出时间来和同学相聚。何况大家都淸楚,这样宝贵的相聚机会也已经不多了。 我们今年秣陵之行的同学小聚,正是缘起于此。 同学能否经常相聚,除了同学之间友情的密切程度,还需要几位有能力于组织、热心于张罗、慷慨于付出的人。当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保障。 我们的佬雁同学就是这样的人。 为人真诚实在、直率豪放的他,在悉知部分同学今年想相聚一次的意向时,不但马上积极响应,盛情邀请大家中秋期间去南京相聚,还拟定安排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表态尽力做好接待服务,可见其细致周密的用心和真情实感的心意。 这就是同学之间的情谊,真诚质朴、纯洁无邪,像和煦的春风,温暖柔和、舒适坦然;像陈年的美酒,越久越香、越久越醇、越久越回味无穷! 我在前文中说过,这次南京同学聚会,佬雁为我们的住食游行,考虑周到、安排妥贴,奔前忙后、不辞辛劳,真是费心费力费钱财。 民以食为天,饮食当为先,今天那就谈一下吃喝。其时正值中秋之际,热情好客的佬雁一定要尽地主之谊,让同学们提前过一个欢乐的中秋佳节。那晚,他早就选好了高档气派的餐厅包厢,携夫人恭候我们一行的到来。 偌大的圆台面,同学们嘻嘻哈哈落座后,佬雁立马捧上他珍藏多年价格不菲的洋河美酒“梦之蓝”。河南同学端上河南产的月饼,浙江同学带来了母校独特的“浙大校制”月饼,加上南京的“苏式”月饼。三款月饼三种味,三地月饼汇一桌。味虽有异情一致,今年中秋别样过。这不只是展现了各地月饼的不同风味,更表达了各地同学共同的浓情蜜意。 丰盛的晚餐,可口的莱肴,喜庆的气氛,友情的火花。互相敬酒,喝得尽兴,酒杯碰出热情,其乐融融;互相逗乐,忆昔思今,话语勾起兴趣,其情灼灼。觥筹交错,酒酣宴乐,同学之间真诚的心在欢乐的氛围里尽情绽放,大家心里温暖、兴奋难抑,欢声笑语、热情洋溢;忘了年令、丢掉斯文,彼此感染、显露真我。 无论人生旅程颇多艰辛,甭提社会世事有些无常,不管我们离别多少年头,同学的友谊与真情依旧存在,仍然是那么的纯真与美好。而我们每一次的同学相聚,无疑更使这种感情发酵和升华! 岁月蹉跎,如水流年。月圆月缺,花开花落。梭角磨平,繁华落尽。容颜摧衰,心智成熟。是的,我们都早已过了“耳顺之年”,把许多事情看开了,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得过去;把功名利禄看淡了,什么样的争取都消逝远去,这就是我们这些同学的最大特点。无论谁说谁,不管说什么,都不会轻易介意;而一个亲切的回眸,一句温暖的话语,却会让人倍感激动,格外舒服,留下的一切都是今后美好的回忆! 室内同学庆中秋,窗外明月共一轮。此刻没来南京的同学,虽天各一方,但心灵相通。这不,宴席间,北京、长沙、洛阳的同学发来了微信贺词和视频,远在异国加拿大的同学,把我们在南京活动的照片和现时宴席场面,精心制作了精致的视频相册传发了过来。深厚的同学情谊又一次把我们的宴会推向高潮。 此情此景,能不令人动容。瞬间,我眼前突然展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前年,金菊展姿映魏都,中原小聚开先河。去岁,丹桂飘香西湖畔,重拾四十师生情。今夜,中秋蟾挂石头城,同学情盈团圆月。明朝,芙蓉朝晖满洞庭,岳麓书院再叙旧。 有人说,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官场风云,商海沉浮,最让人感觉踏实的、难以割舍的,还是这浓浓的同学情。窃以为,此言不谬,那么,让同学的这种纯真情愫,至诚友谊,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底! 作者简介:老长不大,男,浙江宁波人。曾经农学兵工,捎带衙门杂役,唯缺商,故无财。如今退休可闲不闲,忙孙辈、忙读书、忙信笔由缰,虽喜爱,然少才。曾经少不更事,不谙世事;如今老不成熟,依然故我,可谓老长不大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