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玉莲·散文‖我之所愿,唯你不老

 文斋堂 2020-07-24

我之所愿,唯你不老

文/陈玉莲

都说八十岁老人如孩童,其实哪有那样。孩童的记忆越来越强,而人老了记忆却越来越弱。婆婆八十岁了,记忆力大不如前,早上提醒的事,中午再问及却说不曾说过,弄得我啼笑皆非。

今年夏季,婆婆突然两腿奇痒难忍,一双小腿被挠的渗出了血。要不是实在忍不住,她是不会给我们说的。带婆婆去医院检查,说是湿疹。这个湿疹,痒起来很痛苦,用婆婆的话说:真想把肉拧下来。多方问医求药,仍不见效。受湿疹的困扰,婆婆突然像换了个人似的,言语少了,脸上少了笑容,耳也背了。

进入冬季,婆婆腿上的湿疹明显减退了,也不怎么痒了,人也显得精神了。兴许药效在冬季见效了吧。然而,婆婆的耳背却加重了,你问东,她答西,你说吃面条,她说吃米。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开始絮叨了,弄得家人哭笑不得,心却隐隐作痛。

婆婆是一个勤劳的人,性情温和,善良,从没见她发过脾气。我和婆婆生活的时间比和我妈生活的时间要长。走进婚姻,我们的生活就息息相连,婆婆待我如己出。

婆婆最让我感怀、感动、感恩的人。生活中的小事让我理解了婆婆,铭记于心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感动,但琐碎的小事都含情,丝丝情感我却无法抓得住。琐碎的小事都是岁月,但岁月的留痕我却无法把它剪影。唯有把这些情愫深深埋在心底,让这些情愫温润我世俗的心灵,变得澄澈、明净。也只得把这些剪影反复回放于脑际,让这些平淡与朴实馨香于我每寸生活的土壤里。

走进婚姻,也走进了婆婆的内心深处,走进婆婆的内心深处是女儿出生那年。女儿出生在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阳光格外明媚,所以婆婆给女儿起小名叫阳阳。

婆婆从产房抱出女儿贴到我身旁,告诉我上苍给予了我春天最好的礼物。她满脸的真挚与激动毫无世俗偏见。在家“坐月子”一百天里,我每天吃四顿饭,晚上九点还要加餐,鸡汤、鱼汤、亦或是小米粥加鸡蛋。每到这时,我总是很“痛苦”,如此吃下去的后果会让自己胖得一发而不可收拾,不吃呢?最怕看婆婆那殷切的目光,让我无法拒绝。婆婆端着我吃光的可口饭菜转身的一刹那,我才突然明白,平时,她对公公的恭敬、对孩子们贴心贴肺的关照、对媳妇的竭力关爱照顾,又毫无怨言都是缘于对自己的那份苛刻。而这份苛刻又有谁在为人处事当中真正做到了呢?这又何尝不是真情培养的起源呢?

婆婆退休后一直照管女儿,除了照顾生活起居,在教育上比我们夫妻俩付出的要多。女儿上大学走的那天,婆婆却哭得像个孩子,叮咛装满行囊,生活用品塞得包满兜溢。从此后她盼望节日,盼望女儿归来。

如今看到婆婆日渐衰老,步履蹒跚,手脚不再灵活,常常叨念过去的事儿,开口就说:“老早……”重复地说着她记忆中的事,每每此时,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唯有尽我们所能让她老人家生活的幸福。

前些年,我们总说忙,没经济旅游,没空陪老人。当一切都有的时候,老人却走不动了,什么地方都不想去了,只想静静地回忆往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下班后守在婆婆身边,打开电视,开大量音,我问她能听到吗?她说电视画面更好看。看她乐着,嘴里不停地说着,不多会儿就在沙发上眯眼睡着了,嘴角扬着浅浅的笑,我的心又隐隐地痛……

一生中,除了亲情,一切都可以失去,情,莫大于亲。

婆婆,我之所愿,唯你不老。

作者简介:陈玉莲,笔名帘卷西风。铜川市作协会员,新区作协副秘书长。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喜欢在山河岁月里静简行走,种小字悦自己,工作之余常抒写生活中的美。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