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穴 文/木央 周前,坐火车去延庆看雪景,临窗而望,排排树木慢慢退去一年的服饰,素面朝天,但树上的喜鹊窝却像珍珠项链装点着枯萎的树木别有一番美景。这番美景紧紧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没有让一个喜鹊窝逃脱我的视线,一路过来共有378个。 我仔细观察了一番,这些喜鹊窝大体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没什么形状,搭建很简单,几根树枝交叉,就算遮风挡雨吧。 第二类,椭圆形,搭建的细密,标准,不仅能挡雨遮风,应该还很安逸舒适。 第三类,圆柱形,搭建的质量和第二类相同但体积大且高度就比第二类高出一倍。不光安逸舒适应该是一种享受吧。猜想里面一定会有夹层分为上下两层。就像我们人类的复式房间。新生的小宝宝们可能会放在下层,这样也许会更安全一些吧! 雀儿们从空中努力飞向各自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安逸的或是享受型的巢穴,那里有他们的儿女在等待父母的归来,有父母在盼着儿女的长大。我想每一个巢穴里面也都会有一个故事吧。不管是悲是喜。 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都是息息相通的。不管我们的家是简单的也好舒适的也罢。那却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抑或是贫穷还是富贵,最终我们都会回归于我们的家。 家,它就像涓涓的溪水,缓缓滋润我们的身心,它就像一缕晨阳,在漫长的岁月里,牵引着我们企及天涯,让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得美丽…… 记得那还是70年代末,大部分知情开始返程,我的一家邻居从黑龙江回来,当年的知青而今已是四口之家。那个时代的居住都是平房而且房子都很小,这一家四口和父母一起着实是困难至极呀。 那时每个院子都像一个大家庭,清楚地记得全院帮忙在两座房子的夹道处给这一家四口盖了一间小房子,回想起来哪里称得上房子,门窗很矮,进门还要低头。 忘不了那一日去拜访了这小小屋,时隔几十年至今记忆犹新,小屋只放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桌子用一块小碎花的布罩着,显着格外温馨。上面摆着一家四口的合影。一个小小的玻璃瓶插着一束不知名的小花,旁边一摞书籍,书籍前面放着一支不算新的口琴。靠床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的画,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房子而小屋内的精神生活却是及其的富有。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常常看到两个孩子快活地跑进跑出。每天看到她们从小屋内出来带着喜悦的面容开始一天的生活…… 看着眼前雀儿们的巢穴,望望我们居住的各式楼阁这温暖的家。 我想说: 它像一盏明亮的灯,在漫漫长夜守候。它像一扇虚掩的门,在悠悠的岁月里轻叩。它像一首熟悉歌谣,伴我走过风雨漂泊。它是我的梦,在我一生中闪烁…… 作者简介:木央,原名李宝英,一位喜欢花花草草,喜欢舞蹈,喜欢旅游,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六零后。喜欢与文字为友,希望与喜欢文字的朋友交流互进。 平台启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