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法京涛||故乡的小河(主播:苡子)

 昵称70808387 2020-07-24

故乡的小河

作者:法京涛

主播:苡   子

点击图片下方绿色音标倾听有声

故乡的小河就在山脚下,依着山的走势蜿蜒,山有多大,小河似乎就有多长。

小河两岸是自然形成的堤坝,错落有致,高的地方看不到对岸的庄稼,低的地方即便是一个小孩儿站在对面也看得真亮。堤岸上生长着垂柳。夏天,阳光普照,天朗地润,蓬松的枝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中,疏影横斜,让空谷更显清幽。小鱼儿晃动着尾巴,也到树影里扎堆凑趣,波光摇动,水面飘忽,你甚至搞不清是树动还是鱼动。刚要走近细瞧,机警的小鱼儿尾巴用力一甩,水面激起层层涟漪,转眼就消失在靠岸的水草里。

平日里的小河,在河岸的怀抱中,舒缓放松,惬意却并不慵懒,娴静如少女。水流轻柔,细声细气,即使在转弯处或是有石头阻挡去路,它也是心平气和,路过时发出的不是撞击式的脆响,而是一种呢喃细语,轻音乐般的潺潺声让人的耳朵非常享受。河底的小石头,在河水日复一日的轻抚下,少了棱角,个个都清爽精神,黑白分明,有了它们的衬托装饰,小河增添了不少灵气。

小河离村子不远,一路坦途,当年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除了河底的卵石可欣赏把玩,那里藏着的小鱼儿也非常有诱惑。没有渔网,就趁着家里大人中午休息的空当,把家里用来筛米麦的筛子偷出来,一溜小跑奔向期待已久的小河。由于这里过于宁静,小鱼的知觉也格外敏锐。水不深,微凉,将裤管使劲卷到大腿处,两手紧抓着筛子两侧在水下慢慢靠近,屏住呼吸,瞅准时机,猛地向上端起,水花四溅,整个人从头到脚都湿了个遍,就有几条两三寸长的小白鲢在筛子里跳跃,弄得心也跟着加速跳动。捉起鱼来,时间过的特别快,当我浑身湿漉漉慌里慌张跑回家时,狼狈相已经让父母猜到了一切。一般挨不了打,但是,骂一顿数落一顿却是跑不掉的。湿了衣服还在其次,关键是细铁丝编的筛子底一过水很快就会锈蚀,家里一个常用的物件就这样被我破坏了。小时候,因为经常去小河玩耍捉鱼,我也多闯了一些祸。


孩子的好奇心是无穷的,一天在河边独自玩耍的我忽然猜想:长流水的小河源头究竟什么样?那里是一个神奇的山洞?还是一条辽阔的大河?越想不清楚就越是好奇。于是,我就顺着河道一路找寻,走过平时捉鱼最远的地方,又拐过好几道弯,面前的景象陌生起来,但仍不见源头的丁点儿迹象。回头看,太阳在身后已悄悄向西向下偏移许多,我的影子由短变长,心里就不免有些忐忑。这个时候,小河的水流声音也不再如往常那么悦耳,脚踏在卵石间发出的脆响,偶尔传来布谷鸟的宏亮叫声,回荡耳畔,让周围的一切显得空旷,静穆,寂寥。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走了好久,走出很远。胆小的我犹豫半响,恐惧最终压住了好奇,我还是决定回去,带着难言的惆怅失落。

小河的源头在我的心里成为了一个谜。

连续几天的大雨过后,小河一改平日里的优雅,水量大了许多,湍急的河流像一群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吆喝着,呵斥着,争先恐后地向前拥挤着,水的颜色也变成了土黄色,在河岸处激溅起层层白色泡沫。这个时候,村子里的男孩子都跑来这里洗澡戏耍,胆子大些的,就翻跟头,扎猛子,变着法儿演绎着各自假想的英雄梦,全然不顾水的混浊。孩子们的吵闹声,有人呛了水的叫骂声,让小河更加生动,更加沸腾。大人们不是很担心河里纵情游戏的半大孩子,他们非常了解,即便是雨季,小河的水也深不了多少。我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发生孩子溺水的事情。


小河不但有景有趣,还非常和善宽容。

我不知道小河到底有多长,也同样不知道它存在了有多久。

有一次,无意间在河边捡到一块通体蓝色的鱼状石头,巴掌大小,微透明,光润可人。我左看右摸,爱不释手。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非常羡慕,为显示自己的大方,就借给了他玩。后来学了一篇关于化石的课文,忽然想起我在小河边捡到的那块蓝石头。再去找小伙伴索要时,石头几经转手,早已不知道被丢到哪儿了。这让我遗憾懊恼了好久:小河没有大的鱼,如果那块石头真的是化石,那小河原来应该是一条大河,这里从前发生过什么?它又是如何变小的呢?化石应该是埋在地下的,那它是怎么跑到河岸上来的?我苦苦思索,无处打听。没有人在意我的“苦恼”,更没有人会去在意一个孩子的异想天开。小河的古老成为了我心中的另一个谜,也让我对它多了几分神秘的敬意。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离开故乡离开小河已经近三十个年头。读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当中流行一首叫《家乡的小河》的歌曲,非常深情,也非常写意,其中的歌词还能大概的记住几句:“……家乡的小河你别难过,我会回来,我会回来,你等着我……”我潜意识里觉得,这首歌是写给我和故乡小河的,是在提醒我不要忘记当年离开时的约定。

是的,我留在河边的足迹虽然已被岁月漫过,但心底的记忆却没有把时光遮盖,依然清晰,依旧真切,充盈着蓬蓬勃勃的活力。小河是有灵气的,它一定和我一样,也在等候着我们的久别重逢。

故乡的小河,你在我的心里,在我的尘世跋涉里,永远都是精神原乡,都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传奇的心灵高地。



作者简介

 法京涛,男,山东胶州人。从军20年,崇文尚武。曾有文章散见《前卫报》、《基层建设》、《洛阳晚报》、《齐鲁晚报》等军地报刊。






重点提示




1.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因为腾讯有严格的原创保护,后台会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勿侥幸、请自尊。

2.严禁把发到朋友圈和交流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后续来稿。

3.来稿内容含作者简介要300字以上方可加注原创,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