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东方群主_ 2020-07-24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普通话是为了让各地的人交流方便,但方言才更显各地的民俗文化。对于方言,也一直有两种意见在不停辩论,一种是方言晦涩难懂,对于口头和文化交流没有益处,所以应该被废除。一种是方言是一种地方民俗文化,可以体现地方上的特色以及民风民俗,所以应该被保留。

黑嫂个人倾向于后者,方言才更显地方文化,文化交流时,人们也多用普通话和书面语言,但口头语或者当地人交谈时,用方言更加的随心所欲,所以为什么要废除呢?要知道,方言从古到今一直存在,这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而且有时候,古籍很多地方干脆就是以方言写成的,直接废除,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些?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钧世》中说:

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或世异语变,或方言不同。

可见,方言现象在晋朝的时候就已经引起关注。那么,这个方言研究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谁最早系统研究了方言?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一、方言研究,由汉开始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井喷期,因为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典籍,这也的确是个事实,诸子百家争鸣,各有精彩思想,一些人将自己的观点放大后获得认可,于是得以传承,比如孔子,有些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逐渐没落,比如墨子。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典籍,跟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多有变化,因为这些典籍在汉朝时都经过了重新修订。也就是说,汉朝时系统地将这些典籍重新给编撰了。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学术思想,在汉朝时得到了暴力性扭曲或修改。故,汉朝其实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汉朝也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学者,这些人或抬头问天时,结合自己所学,开始讲究天人合一的儒家之道,比如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有些人低头思考时,望今而思古,写出了千古史家绝唱,比如司马迁的《史记》。

汉朝各种学术和各种名家如天上星河般繁多,又如星河般耀眼。在众多汉朝名家中,有一些会被别人的耀眼光芒所掩盖,不被后世人熟知,但他们的研究和想法却并不会消失,比如写出《法言》、《方言》、《太玄》的蜀人思想家、辞赋家扬雄。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扬雄生不逢时,写辞赋前面有座大山是同为蜀人的司马相如,写《法言》前面有万古圣人孔子的《论语》,写《太玄》前面又有经典《易经》,扬雄如一个闷在罐子里的鹰,想要冲出罐子,但罐子上有几座大山将他牢牢压死。于是扬雄决定将罐子打破,逃开这几座大山,写他们没有写过之物,《方言》由此诞生。

《汉书·扬雄传》中写他: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扬雄名声,较司马相如差远了,世人皆知司马相如而少知扬雄,但其实扬雄的思想和思考层次还是比较高的。他的《方言》是我国古代第一本系统研究各地方言的学术著作,非常专业,而方言研究也是从汉朝开始,由此开始向下传承。但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旁门左道,不是学术正统,故班固在《汉书》中写扬雄传,多称赞扬雄模仿之作《太玄》和《法言》,对同样是他所作的《方言》只字未提。

我们来看看扬雄在《方言》中写了什么,但在了解之前,我们要先知道方言指的是什么。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二、《方言》全称及里面都写了什么

提到方言,我们会想到,既然叫方言,就是地方性语言,这里的方言是某个地方,言就是话,所以方言就是地方话。《汉语大词典》中对方言的解释是这样的:

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

但是,在古代时,这个方言中的方,指的其实是“鬼方”、“土方”,这个方,其实是“邦”的变体称呼。商周时期,称周边的地方叫鬼方或土方,所以在以前,他们所说的方言,意思其实是外语,是外邦的语言。

事实上,扬雄写的这本《方言》古文名称是很长的,并不是只有单纯的方言两个字,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以,《方言》这本书里,写的东西包括当时的夷语、蛮语、氐羌语、狄语。这些语言里,夷语是东齐青徐方言,蛮语是南楚方言,氐羌语是西秦方言,狄语是秦晋北方言。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并且在这些方言之间相互对比,用当时的官话开始,用各地方言穿插和对比总结,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系统。

比如在说到“娥”这个字时,他是这样写的:

娥、泽,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间谓之泽,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媌,或谓之姣。赵魏燕代之间曰姝,或曰妦。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妍。好,其通语也。

我们看这段描述,假如有人想要研究或者知晓别的地方怎么叫这个字,只需要打开看看就行,处处简单明了,还有相互之间的对比。当然了,我们只是拿书中所记随便举了个例子。事实上,《方言》所记,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已知汉字。当然了,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因为当时的汉字是没有现在多的,我国古代第一本字典的《说文解字》中收录了当时所有的汉字,共是9353个,《说文解字》同为汉朝人所著,《方言》逃不脱这个局限性。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三、虽有局限,至今流传

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方言》的成就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难度上来说,完全不输于现代的各种翻译,相比较来说,《方言》各加的复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翻译,打个简单的比方,《方言》所记,相当于现在同时翻译多国语言,并且相互类比,形成完善的系统。要知道,那时候可不像现在,现代可以电脑翻译,可以自动形成类比,但那是在古代,在汉朝,不但要求编撰者掌握多地方言,而且还要深入了解,了解背后的形成规律以及有什么暗喻,甚至是风俗习惯,这样才能通篇完整解释并作出翻译和类比,如此工作量,如此严谨的学术态度,就是现代学者也会汗颜。

我们为什么要说它至今流传?是因为《方言》里所记,有很多字词方言在现代仍然使用。《方言》共十三卷,我们现代来看仍然能感觉到其中的难度,并且为其认真的态度所折服。古人对于《方言》如此认真的态度,和现代有些人却提议要废除方言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晋代郭璞称赞《方言》时说:

考九服之逸语,标六代之绝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谓大海,是汇聚了无数河流才形成,文化其实也一样,众多思想和学说的碰撞,产生了我们浩如烟海的独特文化体系,现在有些人却莫名其妙地想要自我阉割,并且美其名曰去其糟粕。但这些人有时候会陷入极端,根本没有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又是精华,什么又是民族传承!

方言里的“方”指的是什么?方言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到今说方言

大海的确很美,但需要无数支流来支撑,文化如此,万物如此。我们如果只想看到大海的美而截断各条支流,那么再美的海也会干涸,之所以大,是千万条小在支撑,这些数以千万的小如血管般遍布大海周边,形成了一道源源不断又生生不息的循环系统。当我们想要自我阉割这些千万条小时,大海的悲歌已经奏起,只不过有人选择捂住眼睛不去看。

方言研究,自汉而起,到今天仍然延续,正说明了我们民族和国家文化的传承及伟大。对于方言,黑嫂认为,必须加以保护及传承,说的是方言,其实还包括所有的传统文化。

传统的,也是永久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