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能为我们所用吗?(四)

 心慧文化 2020-07-24

作者:张老师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上天的命令到良善的道路,从知道有这条路到走上这条路,从走上这条路到实现和谐和顺,是相当连贯通顺又清晰完整的一套理论,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总纲。

如果一定要把“慎独”理解为“独处时也要戒惧谨慎”,话虽不错,但很难跟上述的理论联系上了。

《中庸》所阐述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先认准了良善这条路,再努力修正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的言行都能够合宜节操、符合礼节,就能够和谐和顺了,这也正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论述的仁、义、礼、和的思想!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应该是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就是内心。为什么说内心是“天下之大本”呢?《中庸》反复强调了,人必须遵循良善的道路,只有把良善的道路深入到内心里面去,做人做事才有了根本。所以说,内心思想是天下一切事情的根本,所有的所作所为都是由内心发出的。

和,就是和谐和顺,和谐和顺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最佳存在状态,也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理想。所以说,和谐和顺是“天下之达道”。

致,根据《说文》:送诣也。《说文解字注》: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处也。引申为召致之致。又为精致之致。《康熙字典》引《春秋·成九年》: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注》: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随加聘问,谓之致女。又引《礼记·曲礼》:献田宅者操书致。《注》:详书其多寡之数,致之于人也。《古代汉语字典》:表示送到。综上所述,致有着送和到达这两层意思。

致中和,就是能够使自己的内心达到良善,能够使自己外在的言行都合宜节操、符合礼节,从而达到和谐和顺。

中也者的中,以及致中和的中,为什么不理解为“发而皆中节”的中?也不理解为不偏不倚不高不低的中,而一定要理解为内心呢?

从语法上讲,“谓之中”与“谓之和”,“中也者”与“和也者”,都是相并列的句子,文字也应该相对应,和是形容词,而“发而皆中节”的中是动词,显然是不对应的。而且,正是这“中”与“和”两个字,组成了“致中和”,如果把“中”字理解为动词的合乎、符合,那么“致中和”的意思就成了:达到符合和谐,成了动词加动词加形容词,显然是不对的。

再从字的意思上讲,《说文》:中,内也。《说文·入部》:内者,入也。入者,内也。由此可见,按照古代汉语,这个中字,表示内也,同时也有入内的意思。

再根据《中庸》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原文在“君子慎其独也”的后面,突然来了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从表面上看,似乎这是两句互不相干的话,一下子难以找到这两句话之间的联系。

按照古代汉语,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君子慎其独也”指的是这条良善的道路,而这条良善的道路,是来自于上天的,所谓的“修道”,就是要把这条良善的道路,深入到自己的内心里去!只有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内心已经有了良善的道路,喜怒哀乐才会“发而皆中节”。

所以,“谓之中”、“中也者”、“致中和”的中,都应该解释为内心,而不应该解释为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如果一定要把“中”解释为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会翻译成: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不偏不倚。或者像有些资料干脆翻译成: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对于这样的翻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到别扭。

还有一个细节,对于原文中的三个“之谓”二个“谓之”,我们并没有翻译成叫做。在其他资料上,只有百度百科把三个“之谓”翻译为就是,其他的资料都翻译成叫做,如果把“之谓”和“谓之”都翻译成叫做,原文中的这些句子就很不通顺了。在古代汉语中,“之谓”和“谓之”都表示相同、等同,最直接的翻译为“可以称作是”、“可以说成是”,最通顺的翻译为“就是”、“也就是”。如:上天的命令就是人要有良善的本性,遵循着良善的本性也就是人要走的道路。

位,根据《说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说文解字注》:按中廷犹言廷中,古者朝不屋,无堂阶,故谓之朝廷。朝士掌外朝之位,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司士掌治朝之位,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虽有北面南面之臣,皆以左右约举之。并引申之凡人所处皆曰位。《康熙字典》引《广韵》:正也。综上所述,位的本义是指王公大臣有位于朝是也,是指地位尊贵的人所处的正位,天地当然是最尊贵的,才称之为天地位焉,这个位无疑是指天地的位,而不是人的位。

育,根据《说文》: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注》:正谓不善者可使作善也。《康熙字典》引《广韵》:养也。《周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注:育德者,养正之功也,疏:育养其德。又引《尔雅·释诂》:育,长也。《诗经·卫风》:既生既育。笺:育谓长老也。《书经·盤庚》: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传:育,长也。《晋语》:正名育类。注:育,长也。另外《中庸》:发育万物。注:育,生也。《古代汉语字典》:育的本义指“养子使作善也”,即生养孩子使他做好事,就是生育、生养。综上所述,育就是生养了孩子并使他走上良善的道路。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原文上看,天地位焉和万物育焉,这两句话是并列关系,跟致中和又是条件关系,似乎先要致中和,才能天地位、万物育,如果没有致中和,就不会有天地位、万物育。就像有些资料上的翻译: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也有翻译成: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这样问题就来了,难道人不致中和,天地就不能各归其位,万物就不生长发育了吗?这岂不是因果颠倒?

对于“天地位焉”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先参考一下道家经典《阴符经》: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还有宋代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天之道,就是指人要领悟到天道,并确认这个天道是正确的。以定人也,就是再根据天道来确定如何做人。为天地立心,就是先要找到天地的思想原则,并把这个思想原则确定下来。为生民立命,也是再根据天地的思想原则来确定做人的道理,张载希望根据天地的“心”,来确立做人的“命”。《阴符经》和张载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天道来确立人道。

《中庸》的思路也是如此,也是希望找到天地的思想原则,并能够确定下来,这就是给天地定位。虽然天地的思想原则并不是由人制定的,但是人能够把天地的这些秘密说出来并确定下来,所以从人的角度上来说,是人确定了天地的思想原则,是人确定了天地的位置。

人们确定了天地的思想原则,服从了上天的命令,运用良善的心达到了致中和,促进了万物的生育,这又反过来更加确定了天地的定位。这就是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可以简单点,把“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理解为万事大吉。能够“致中和”,就能够万事大吉。

由此可见,《中庸》是一篇用字精确、意思连贯、前后呼应、思路严密、内容深刻的经典!

《中庸》第一章完

谢谢朋友关注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