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东方群主_ 2020-07-24

张东升带你去爬山

朱朝阳把你写进日记里

严良带你去要钱

普普给你唱小白船

周春红给你喝牛奶

马主任给你剥桔子

王瑶给你念广播

朱永平带你去游泳

王立带你去水产厂

严文斌请你吃梨

老陈要当你监护人

朱晶晶踩你的小白鞋

想体验一下这些不一样的感觉吗?一部《隐秘的角落》就能全部满足你!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终于在端午小长假抽空看完了最近大火的国产剧《隐秘的角落》。

精彩是真精彩,压抑是真压抑!看完这部剧后我再也不敢给孩子唱《小白船》了。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整部剧的主线故事并不复杂。一切的罪与罚,都起源于一场蓄意的谋杀。

秦昊饰演的张东升,与妻子感情失和,妻子提出离婚。他在心中一直认为,是因为妻子的娘家对自己不满,才搅黄了他们的婚姻。

所以,他假借陪二老爬山,在山顶上为二老拍合影的机会,将二老推下山崖。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然而,世上永远没有最完美的犯罪,再精心筹谋的计划也会被意外打破。这一切的杀人过程都被外出玩耍的三个孩子的一部相机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你以为前方是高能高智商犯罪情节?NO!孩子们去报警、破案、抓杀人犯?NO!

“童年阴影”张东升并不是主角,三个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孩子才是王炸。

一个大人和三个孩子,展开了一场有关秘密与罪恶的角逐和周旋。他们时而站在正义与邪恶的对立面,时而又并肩成为了恶的同谋。

比起那个杀了人之后还能在阳台花园惬意喝茶的张东升,更让蜜丝懂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其实是小小年纪却心思缜密的朱朝阳。

剧中的隐藏的大BOSS朱朝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乖巧的“别人家的孩子”:考班级第一、年级第一都是平常事。看似被同学们欺负也不吭声,但其实警惕心是非常强的。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剧集一开始就交代了朱朝阳缜密的心机。严良、普普第一次上门,他看似对不设防,但出门前把首饰藏进大衣口袋,又从梳子上找来一根头发细心拴在衣柜门上。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这是防备两位小伙伴可能偷东西,也是试他们的人品。他回来发现头发还在,松了一口气,财物和人品都还在。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朱朝阳的童年都经历了什么,都藏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里。在本该被父母保护的年纪里,他一定是失去了父母的挡箭牌,才不得不拔节成长为一个小大人,将早熟安放在了那颗小小的、无法依傍的心里。

他需要代替缺席的父母,来照顾自己、管理自己。但他又无比渴望,从父母身上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关怀。

所以,他将自己那些“隐秘的角落”都藏好,换上一副乖孩子和学霸这样讨人喜欢的面孔,在父母面前卑微地乞讨一丝爱。

另一情节则体现了他的应变能力。当时他妈妈在家,但他需要立即送药给受伤的严良。

于是,他打包好家里的药品,放进了黑色垃圾袋,很自然地说出门扔垃圾,顺便买教参,他妈没有丝毫怀疑。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小小年纪心思如此缜密,既善于察言观色,又能不能声色地骗过成年人,是怎样的原生家庭,才磨炼出这么乖巧早熟的孩子?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没有孩子生来就是坏孩子,但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天然地变坏。从“好孩子”到帮凶,朱朝阳看似不合常理的黑化过程,细看他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却又藏着必然性。

1,原生家庭,敷衍的父爱

对于张朝阳来说父爱是敷衍、不足的!

父亲朱永平离婚重组家庭后就很少关心儿子:

他在烟雾缭绕的赌桌上见儿子,牌友们都知道他儿子考了全校第一,他却不知道。但他旋即又把这当成自己的炫耀:“我没有兴趣知道他考第几啊,因为他每次都是第一啊”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儿子站在面前,却关注不到儿子衣服旧了的事实,依旧是别人点醒。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带儿子买鞋时,不知道他的鞋码,由此可见平日里的联系甚少,就更不用谈陪伴了。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朱永平开车载着朝阳时,问他为什么不坐前面,小时候最喜欢坐在前面了。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朝阳推说,后面宽敞。然后镜头给到车前的“幸福挂坠”,上面是朱永平现在一家三口的照片——那不是朝阳能待的地方了。

但即使是这样的父爱,仍然是朱朝阳极度渴望、想抓住不放的东西。

爸爸的忽视和冷落,让朱朝阳心理不平衡的同时,更让他陷入了自我怀疑:是不是我不够懂事或者做得不够好,所以爸爸不爱我了?

面对继母,以及朱晶晶的冷嘲热讽和欺负,他选择隐忍。久而久之,朱朝阳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他压抑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情感,在父亲面前表现得懂事,讨好父亲,担心父亲给予他的最后一丁点儿会被夺走。

所以,妹妹那句“爸爸喜欢我,不喜欢你”,才会格外刺激到朝阳。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他也很想知道妹妹那句话是不是真的,他小心翼翼地去试探。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当爸爸带他吃心爱的糖水,问他“你和妹妹的死有没有关系“时,他发现爸爸竟然在偷偷录音。那种被欺骗的失望,直接推动了他后来的变化。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录音笔事件成为朱朝阳走向黑化的重要转折点。

2,单身妈妈饱含控制欲的母爱

单亲妈妈的确不容易。但是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在抚养孩子的同时,压抑掉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几乎全部需求,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尽管都是单身,却不肯跟情人公开关系,只是怕影响儿子。她的一切行为举动,无不冲着一个目的:保障孩子的学习。

这样的养育,太功利了,也太可怕了。她跟儿子的对话永远仅限于,吃饭吃什么,学习学什么,考试考了多少分。从未问过一句:你最近过得开心吗?看似事无巨细的照料,背后却空洞、冷漠的可怕。

当朱朝阳知道妈妈的恋情后,周春红羞愤交加,跟儿子的一段喝牛奶的对手戏,让这段窒息的母爱成为全剧的经典片段之一。

朝阳回到家后,周春红让他喝了热过的牛奶,朱朝阳本来已经喝不下了,但母亲非要逼他喝,他害怕母亲,最终还是一饮而尽。

孩子的怨念的眼神和不想与她交流的自闭,让她气愤着急。

她狠狠去掰儿子的嘴,摇着他的肩膀,大喊着:

「大人的事你懂什么!」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你长大了这些事就都没有了!」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一位单亲母亲的孤独无助,私情被孩子发现后尴尬恐惧,借喝牛奶表达对孩子对占有欲和控制欲。

孩子这样长年累月的心理创伤,可能要用一辈子来治愈。

这一幕看起来戏剧感十足,但还是有不少人为它的真实感打call:

“想起了我妈逼我吃饭,我说等会儿吃挨了顿打,那时候我已经20岁了。”

“我结婚了还要听他们的喝汤。”

“是的,你妈说不烫就不烫。”

有网友自曝:“我知道这个妈妈做得不对,但我懂她那种郁闷到发狂的感觉。在我快要疯掉的那段日子里,我对孩子做过相似的事情,我至今还感到愧疚。”

看起来温柔的强势、暗搓搓的控制欲、喜怒无常的妈妈并不算少见。

说到底,朱朝阳就是妈妈的“工具人”。他活着的意义,就是要承担母亲的所有期待、焦虑跟不安。一个被最爱的人如此“利用”的孩子,等他有一天,转过头去无情地利用别人,这其中的变化,似乎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3,唯分数论,忽视孩子心理成长

家长会上,朱朝阳作为优等生,以年级第一和校第一的成绩被表扬,朱朝阳妈妈也对儿子的优秀感到满意。

在家长会散后,朱朝阳妈妈被班主任单独约谈。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班主任提醒朱朝阳妈妈,朱朝阳虽然成绩很好但却性格内向,不与同学交际,在学校里没有朋友,这样走上社会是会吃亏的。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朱朝阳妈妈听见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被否定,心中有不忿,她对班主任说:“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这时候的朱朝阳其实已经被同学孤立了,当他在教室里喊“一组的同学留下来值日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把他当成空气一样,没有一声回应。

同学见他一个人独来独往,只觉得他是“假正经”。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但从起初对待严良和普普的态度能够感受到,朱朝阳其实是渴望交朋友的,只是性格原因导致他不敢或是不知道如何去交。可惜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就连妈妈也丝毫不知觉,不关心,只觉得只要成绩没有落后,孩子就没有任何的变化。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在妈妈“唯学习至上”的教育理念下,朱朝阳也一直努力成为妈妈的骄傲。

缺乏关爱和依靠的他被迫变得懂事,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遭遇校园暴力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选择默默忍受。

被推在地上的朱朝阳也一声不吭地从地上爬起来,转身离开。

可是忍到一定程度,越过内心的极限之后呢?

恶意也就在心底滋生。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他活得小心翼翼,一切只要妈妈开心,不让交朋友便不交。

在自己唯一的朋友严良带着普普来找他时,瞒着妈妈。

得知严良和普普的难处后,为了不失去唯一的朋友,他决定加入他们的“勒索筹钱”计划。

正是由于妈妈“唯学习至上”“学习期间禁止交朋友”的教育方式,让朱朝阳特别珍惜严良和普普两个仅有的朋友。

同时也拉远了与妈妈之间的距离,遇到了事也不会跟跟大人说,不会找大人帮忙,即使是自己的妈妈。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但孩子,首先应该是个孩子,是个健康的人,其次才是学生。

成绩和分数不会伴随孩子一生,健康的心理和性格却会伴随,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去治愈。

4,“你是小孩,你懂什么?”

《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有了新恋情,被朱朝阳发现了。周春红与朱朝阳有了嫌隙,两人发生争执,朱朝阳对妈妈说,“其实你可以告诉我”,周春红答,“我告诉你什么,大人的事你懂什么”。

《隐秘的角落》: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缺爱多了也就有了

“你是小孩,你懂什么!”这句话,好像是大人的一句咒语。遇到事情,只要大人搬出这句话来,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无言以对,好像就因为我们小,没有社会经验,吃的盐没有他们多,我们就应该什么都不懂,事事插不了嘴,样样都要听他们的一样。

但事实上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吗?就像小说中朱朝阳说的,“在成年人眼里,小孩子永远是简单的,即便小孩会撒谎,那谎言也是能马上戳穿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当过小孩。”

《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讲到,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事实上,儿童的“消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儿童已经“成人化”了,家长对儿童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玫瑰色想象里,相关教育没有跟上来,比如性的责任、暴力的代价、生命的意义。其结果是,儿童“成人化”了,但他们不知道代价和责任,一旦他们犯错或作恶,就愈发覆水难受。

还有的孩子会误以为他得到的爱,需要通过讨好父母换取,他内心有深深的不安全感,他压抑了真实的自我,过早地成为一名懂事的“小大人”。一旦他们费尽心力讨好,仍无法换取爱,他们就可能会走向反面。

每个孩子生来就是天使,后天的环境决定了他们会长成恶魔还是保持初心。

就像剧中的几个小孩,每个人都曾是纯真的模样,成为“坏孩子”,不过是保护自己的伪装。

因为被禁锢,所以总想逃离。

因为缺少爱,所以追逐光亮。

因为拥有太少,所以总怕失去!

心理学上有个爱的空杯理论。做父母的,得要记得经常去给孩子的杯子加水。朱朝阳的杯子,空的太久了,已经干涸成荒漠。

教育或许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就连爱,可能都太迟了。

幸好,这只是电视。

幸好,现实中的父母都还有大把大把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