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集前准备
1.采血环境的准备:
为患儿和采血人员提供安静、整洁舒适、适宜操作的采血场所[9]。
2.采血物品的准备:
血培养采集前应检查下列物料是否备齐。(1)治疗盘;(2)一次性注射器或蝶翼采血针;(3)根据医嘱准备不同类型的血培养瓶(采集前应检查血培养瓶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裂缝、培养基是否足够、有无变质或者浑浊);(4)消毒剂(如:70%异丙醇、0.5%葡萄糖氯己定、75%乙醇或含碘消毒剂,根据实际情况用于患者皮肤消毒或血培养瓶盖消毒);(5)无菌棉签棉球、无菌胶布、止血带、一次性垫巾;(6)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快速手消毒剂;(7)利器盒、分类垃圾桶、消毒液;(8)标识血培养瓶的用品。
3.采血人员的准备:
采血人员着装整洁,戴口罩,采血操作前须按照《手部卫生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的七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14]。
4.核对医嘱与患儿评估:
采血人员认真核对医嘱、检验项目和患儿姓名及住院号/门诊就诊卡号等。评估患儿身体状态、穿刺部位皮肤及血液供应状况。了解患儿是否正在接受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治疗,评估患儿是否处于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最佳时机。告知患儿或陪同人采血目的、操作方法、配合方法,并取得配合。
(二)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应严格执行血培养标本的无菌采集程序,具体采集流程如下。
1.患儿准备: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帮助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
2.血培养瓶消毒:
去掉血培养瓶外盖,不能打开内盖,用70%异丙醇或75%乙醇浸渍棉签/球擦拭消毒培养瓶顶部(禁用含碘消毒剂),待其干燥[6,12]。
3.静脉穿刺点选择:
选择采血部位找到合适的血管,必要时可使用止血带。对于新生儿及小于4个月的婴儿行颈外静脉和头皮浅静脉采血,可采取侧卧位;3岁以上的儿童多行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采血,以坐位采血为最佳。
4.采血人员手部消毒:
佩戴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清洁双手1遍,仔细搓擦至手背、手心、手指等各处,1~2 min直至溶液完全挥发即可。
5.患儿皮肤穿刺点消毒:
从选定的静脉穿刺点螺旋向外环形画圈消毒,消毒区域直径达3 cm以上。每一次擦拭都使用新的棉签,总擦拭时间为1~2 min,待擦拭部位干燥后进行皮肤穿刺。具体消毒剂选择与消毒步骤如下[6]。
2个月以内(含2个月)患儿:70%异丙醇消毒后自然干燥;或75%乙醇棉签/球消毒30 s后,再用第二个75%乙醇棉签/球擦拭[6],等待完全干燥。
2个月以上的患儿:采用一步法或三步法消毒。
一步法:0.5%葡萄糖氯己定作用30 s;或70%异丙醇消毒后自然干燥。
三步法:(1)75%乙醇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干30 s以上;(2)1%~2%碘酊或10%碘伏擦拭静脉穿刺部位,碘酊作用30 s或碘伏作用90~120 s;(3)75%乙醇脱碘60 s,待挥发干燥后采血。
注意事项:若使用含碘的消毒剂,一定要脱碘后再采集血培养。因含碘消毒剂可能导致新生儿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儿禁止使用[15,16]。葡萄糖酸氯己定不可以用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进行皮肤消毒。
6.静脉穿刺与注入血培养瓶: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蝶翼针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注入血培养瓶。
如果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直接进行静脉穿刺,收集标本。
如果使用蝶翼针采血,推荐同时使用蝶翼针配套的采血适配器采血。采集过程中保持血培养瓶直立,按照瓶子上的刻度线准确采集血量。
注入血培养瓶后,轻轻上下颠倒几次,使血液与培养液充分混合,以防血液凝固。并在培养瓶上标注唯一标识。
7.止血:
在针头从静脉移除后,将无菌棉球贴或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并按压(一般按压3~5 min,高血压、出血异常或正在采取抗凝治疗等的患者需要按压5 min以上)[17],以防止静脉淤血。
8.第二套血培养采集:
采集第二套血培养时需更换穿刺点,重复上述3~7步骤进行采血。
9.采血后患儿的安抚:
采血后帮助患儿采取安全舒适的体位,同时观察患儿有无不适,向患儿或陪同人告知采血后注意事项。
10.采血后物品整理:
整理好采血使用物品,并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11.标本保存和送检:
血培养标本采集后室温保存,并尽快送检[6]。
(三)注意事项
推荐直接采集静脉血,不推荐采集导管血用于血培养(除非需评估该导管导致的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情况)[6]。推荐单独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培养,如果与其他检测项目同时采血,应首先采集血培养,以避免污染。
为了避免采集者手部污染采集区域(即使戴着手套),一旦患儿静脉穿刺点皮肤消毒后,不要接触采集部位。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如需固定静脉,可戴无菌手套操作,以便防止静脉滑动。
将血液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中途不要更换针头。
不可将抗凝血注入血培养瓶。
应按照血培养瓶上标注的采血量采集血标本。因为血培养瓶的负压较大,容易造成过量采集,因此采集者在使用蝶翼针采血时需将血培养瓶直立,并实时观察采集量,切勿过量采集!
进行厌氧菌培养,需先排空注射器前段空气后再将血液注入厌氧血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