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一切积聚良方《十六味流气饮》@六和汤@太和汤

 大美中医就是棒 2020-07-24

破一切积聚良方《十六味流气饮》治息肉参考:济生乌梅丸

《十六味气流饮》对结节、囊肿、增生、肌瘤、息肉等全身包括乃至肿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淋巴结核、乳腺结节、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骨质增生、喉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肠息肉、子宫肌瘤…结节、囊肿、增生、肌瘤、息肉等等,这些肿块,身体多出来的肉,中医一律称之为积聚,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瘀血长年累月凝聚成的结果。一旦出现气滞,气不流动了,就会形成瘀血,就会形成痰湿,气滞加瘀血加痰湿相互包裹,从无到有,在身体某一个地方安营扎寨,越来越大,越来越硬,最后形成各种包块。

《十六味流气饮》:木香10克、桂枝10克、桔梗10克、青皮10克、槟榔10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紫苏10克、枳壳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黄芪2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

散气的药用了很多,木香、桂枝、紫苏、槟榔、乌药、陈皮都是散气的,把凝聚在一起的邪气疏散开来。然后用防风防止外面的邪气进来,同时把身体里面的邪风,主要是肝风驱散掉。

降气的药就有厚朴、枳壳。

补气的药。人参、黄芪来补充正气

补血三药:当归、白芍、川芎。补血的川芎也是血中气药,活血化瘀更胜于补血。补血的其实就只当归与白芍。

甘草调和诸药,同时补中益气,保护一下脾胃。

十六味流气饮是破一切积聚的方子,只要身体长包块的,无论是结节还是囊肿还是增生还是肌瘤,大可放胆一试,尤其是对肝胆系统长包块的效果更佳,因为肝主一身气机,调气就是调肝。这个方子里面很多的理气药都是入肝的,肝囊肿,脂肪肝,肝内血管瘤,胆囊息肉都可以用。一天一剂,一般先服用二十一天,二十一天如果没有一点效果就不用服用了。

服药期间唯一的禁忌就是:不生气!戒冷饮!十六味流气饮,古往今来有很多版本,最经典的版本是这样的:

木香10克 桂枝10克 桔梗10克 青皮10克 槟榔10克 厚朴10克 乌药10克 紫苏10克 枳壳10克 防风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芍药10克 黄芪20克 人参10克,甘草10克。

★《十六味流气饮》出自《万病回春》

[方药]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10g 桂枝10g 党参10g 苏叶10g 桔梗10g 白芷6g 黄芪6g 木香6g 乌药6g 厚朴10g 枳壳10g 槟榔6g 防风6g 甘草6g (酌情可加水700毫升左右)

(笔者经历)患者病症:乳腺症、甲状腺肿。献曝语:笔者学中医初期,即遇到妻子的一位四十岁邱姓女同事,胸之左右两乳房内,皆长出一个硬性物,一边大如核桃,一边略小些,并无疼痛。经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良性,动员患者动手术切除。患者求笔者诊治,与此方,后知服此方20余剂后,又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两边瘤子均已明显变小。但动员她进行切除为佳。患者本以为手术将乳房内的瘤子取出即是。谁知除将两乳房切除外,亦将乳房周边的大片肌肉切除,患者追悔莫及。又有住在附近生一女儿的王姓青年妇女,自言乳房内生一长形硬块。笔者令其服此方10剂。后知服后硬块消去痊愈。以后皆用此方治愈乳房病人。医界珠玉:

1、矢数道明氏云:“16味流气饮,虽能用于乳癌及其类似症、乳腺症、乳腺纤维症等乳腺生硬块者;亦可用于难定病名之顽固性肿瘤、痈疽等。但对真正恶性乳癌,则治愈率极低。“

2、大冢敬节氏治乳腺症云:“患者38岁妇女,已有4个孩子。四、五年前因生气右乳痠痛,就近请医师诊治,说不是乳癌,便一如往常不放在心上。近来感觉硬块似略有增大,在某大学医院外科诊治,谓乳腺症将可能变癌,应做手术为好。诊之,右乳房有梅干大之肿瘤,与周围组织不粘连,皮肤亦无凹陷、疼痛和压痛,其他则无明显变化。于是,给与十六味流气饮15日量,并告诉患者,若服后硬块略有缩小,可连服此方二、三个月,不做手术。若服完15日量后,完全无变化,请做手术。手术前,考虑到剂量可能太小,将15日的剂量,分作五日去服,肿瘤完全消退而痊愈”。又治甲状腺肿又云:“患者为40岁妇女,5年前曾患百日咳,以后右甲状腺肿。因无大的痛苦,一切事项仍然照旧,进食容易作呛,痰易咯出,咽部无任何感觉。因不愿意手术而来诊治。诊之,右甲状腺触及如丹波栗大肿物,无压痛。小腹略膨满,但月经正常,大便每日一行。余用十六味流气饮,约一个月,显着缩小。在暂时停药期间,由于社会纠纷生气,又有肿胀。于是又用此方而缩小”。又治一例云:“51岁肥胖妇女,主诉巴塞杜氏病而来院。甲状腺果然左右皆大。其大则右如鸡卵,左如拳头,皆无巴塞杜氏病之症候,余诊为甲状腺肿,所以与十六味流气饮。服药七日后来院,知其效果显着。共服25个七日量,计175日,左侧完全治愈,右侧见好,仍有少许硬块。由于一时停药又略肿,再服两个月基本治愈而停药”。

3、矢数道明氏治甲状腺肿云:“60岁妇女,1973年12月初诊。此患者在6年前因心脏神经症来院,曾服药治愈。此次患病起于两个月前,右甲状腺逐渐肿大,触之坚硬而大如鸡卵。营养面色一般,食欲、二便正常,生育3次,血压正常。诊为无名肿物,而与十六味流气饮。余认为此甲状腺肿为良性,服药后逐渐减小,两个月后完全消失”。又治头部淋巴结肿云:“62岁妇女,1969年4月22日初诊。自去年9月出现颈部淋巴结肿,消瘦,体重由62公斤减至47公斤。此患者鼻塞,有大量黄涕流出。营养一般,颜面略赤。曾在某大学医院外科诊治,经各种治疗无效。而给与抗变态药物,亦无效。来院后,初与散肿溃坚汤,服一个月毫无疗效。于是改用十六味流气饮。服药两个月,即7月1日来院时,原在颈部两旁硬如栗子般的淋巴结肿已消除干净。医院得知,甚为惊奇,认为变态反应药物,服之不见效果,今所见奇效,不可思议。总之,已治愈,满11个月而停药,其后未见再发”。

4、矢数道明氏总结自己及各家对此方的应用为:本方主要用于乳腺症、乳癌及其类似症、甲状腺肿、颈部淋巴结肿、顽固性皮肤病、痈疽等;亦可用于慢性眼疾生翳疼痛,即结膜、角膜水泡,由眼与鼻出脓之泪囊炎,虚弱者之疝气,气郁症、打扑后疼痛、鞭挞症、50岁后的肩膀痛。

任之堂《十六味流气饮》医案:

这个病人50岁,肚脐下按下去有个碗口大的肿块。

老师前两天给她开了方,她吃两剂后来复诊,说,吃后大便顺畅很多,以前老是黏糊糊的下不来。老师问,睡得还好吧?那妇人说,以前睡觉时老会肠鸣,这两天却是不会了。

老师说,你大便要天天保持通畅。那妇人说,是不是通畅就好了。

老师说,你这便不单是要通畅,大便还要大块大块地排。

效不更方,老师叫我继续守方,用十六味流气饮,加大黄、附子、鸡矢藤、穿破石,由于药味偏多,所以加入姜枣调和。

老师说,还记得十六味流气饮吗?我说,记得,这么好的方子,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啊!况且老师常用的枳壳、桔梗、木香都包含在里面。方歌就这两句。

三物二陈苏芪防,

槟枳乌桔青木香。

开方如下:白芍20克,川芎15克,当归18克,黄芪5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槟榔15克,枳壳15克,乌药15克,桔梗15克,青皮10克,木香20克,苏叶10克,防风10克,大黄30克,附子30克,鸡矢藤40克,穿破石50克,生姜30克,大枣五枚。2剂。

《伤寒论》说:“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这也是十六味流气饮的立方依据。

老师说,以前这病人不是用清热泻火的药,就是服用暖宫温中的药,我们给她换换思路,理理她的气,看看吧。

老师这里特别加入大黄、附子,寒温并用,加强大黄涤荡之功。久病难治的病人,经常服药,胃肠动力极差,不用大黄推荡不出,大黄用过量也会伤到胃肠,导致肠蠕动无力。这时,大黄加附子,一个推荡,一个温通,不正符合大肠一收一缩往下排泄的功能,这就是“顺其性,养其真”。这大黄顺大肠降下之性,附子养大肠温通的真元。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2★《秘传十六味流气饮》出处:《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配方组成:人参、当归、官桂5分,川芎1钱,防风1钱,白芷1钱,桔梗1钱,黄耆1钱,炙草1钱,厚朴1钱,木香1钱,白芍药1钱,大腹皮1钱,乌药1钱,枳壳1钱,苏叶1钱。

十六味流气饮主治: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风寒湿邪外侵,气血不和,结成肿块,皮色不变者;无名恶肿痈疽等证;奶岩;流注及一切恚怒气结肿作痛,或漫肿木闷无头;气毒湿毒,流注遍身攻肿。

用法:每服6钱,以酒调下,服药后饮酒以助药力。不饮酒者,木香汤代之,米饮亦可。

化裁:不退热,加茯苓、白术、地黄;不进饮食,加香附、砂仁;疼痛,加乳香、没药;水不干,加知母、贝母;疮不穿,加皂角刺;大便闭,加大黄、枳壳;咳嗽,加陈皮、枳壳、半夏、杏仁、生姜;小便闭,加麦门冬、车前子、木通、滑石、灯草;瘰疬,加羌活、夏枯草、连翘、青皮、柴胡、黄芩。

附注:方中人参、当归用量原缺。

★六和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苍术150克,藁本、白芷、羌活、川芎、甘草 (炙)各30克,细辛9克。

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混合。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三片,葱白10厘米,煎100毫升,温服,不拘时。伤风鼻塞,只用葱茶调下。

功效主治: 发汗解表,化蚀辟秽。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

方论 :方用苍术芳香辟秽,祛寒燥湿,发汗解表为君;藁本、白芷、细辛解表散寒,祛湿止痛为臣;羌活、川芎疏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佐;甘草甘缓和中,姜、葱辛温透邪为使。诸药相合,共奏发汗解表,化浊辟秽之功。

★五劳七伤【太和汤散】

功效主治:风消,五劳七伤。

【组成配方】: 前胡(去芦头)、枇杷叶(拭去毛)、鳖甲(醋炙)、白茯苓(去黑皮)、桔梗(去芦头,炒)、白芷、五味子、白术、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夏(汤洗,去滑)、京三棱(煨 锉)、藿香(去梗)、防风(去叉)各一两、人参三分、柴胡(去苗)半两、桂(去粗皮)一两半、桑白皮(锉)、当归(切,焙)、芍药、枳壳(去瓤,麸炒)、牡丹皮、甘草(炙,锉)、知母(焙)、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各半两

【用法用量煎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出处《圣济总录》卷十三)

风消:指由胃风引起的消谷善饥,燥火所致的消渴。心痹是原发病,风消是继发病。

【太和汤配伍相关的中药功效】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行气,消积,消痰平喘。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鳖甲:咸,微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太和汤,是李时珍提到的一个药方,实际指的就是白开水。但是这种白开水有一定的说道,一般情况下最好是用普通的水壶烧开,沸腾5分钟后,晾凉后饮用,水烧开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和汤具有生阳气、通经络、发汗等作用,主要是由于治疗咽喉肿痛等疾病。饮用时要慢慢的咽下,这样对咽喉部位才会有效果,同时必须是按摩列缺穴、照海穴等,能够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

太和汤说的白开水可不是饮水机中烧开的水,必须要用传统的水壶把水烧开。水沸开1分钟的还是“生水”,水里的微生物还没有彻底被杀死;烧10分钟后是“硬水”,水的硬度较大,经常喝容易诱导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水沸腾5分钟左右,才是“太和汤”。喝太和汤也是有讲究的;待水自然晾到温热就可以喝了,不宜太凉。喝的时候,要小口、缓慢地将太和汤咽下去,这样才能使脾胃的阳气慢慢地升发上来,养护脾胃。还能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作用,这样做对缓解嗓子发炎、扁桃体肿大,效果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