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十年代初的大连老照片:繁华一时的天津街 忘不掉的201路电车

 爱历史 2020-10-30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街道越来越宽,大厦越来越高,人们却开始怀念起曾经那些现在看起来老旧的街区。这种怀念更多是对当时人与人之间相处关系的一种怀念,是一种对于“家”的认同感。在那里有着一代人青春和儿时挥之不去的记忆,有着知根知底的邻里关系,有着许多熟悉的建筑和商店。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一组拍摄于80年代初老照片,一起走回那时的大连,看看那些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区。

八十年代大连的商业中心天津街,曾经是与王府井、南京路、解放碑等齐名的全国十大商业街。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外延,天津街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也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八十年代的上海路,似乎每座城市里都有一条上海路。

中山路,是大连市区内的第一主干道,也是大连最为主要的景观道路。图中为当时在中山路上由中山广场向友好广场方向。

当时天津街西段上来来往往的人潮

天津街可以说是整个大连商业的发祥地。在照片的左侧为曾经大连人最为熟悉,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虹霓电影院。

中山区的松林街,今天早已经变了模样,夏天坐在门前树荫下乘凉的场景已经成为了记忆。

二七广场附近的寺儿沟201路电车终点站。大连当时的有轨电车,也成为了一代人成长中的时代记忆。

大连南山的林荫大道。这里日据时期曾经是日本人的高级住宅区,解放以后这里依然神秘,能居住在这里的非富即贵。

现在大连人民广场附近,解放前这里被称为谭家屯。

中山路和欢胜路的交汇处,照片背后是曾经日据时期的满铁中央实验所。

马栏河桥,是日本人于1931年11月开始修建,1932年3月完工。当时因后面的山日本人觉得像富士山,因此日本人也将这座桥称为“富士根桥”。

80年代的靠近老虎头公园一端解放路两旁的旧式日本民居。

(爱历史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组织转载 侵权必究)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