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藏在茶汤里的秘密,你看到了什么?

 说茶网 2020-07-24

佛家有云,参禅悟道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往上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高境界则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同样的事物,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我们的认知层次也会不同。而这,和我们怎样看待一杯茶汤很像。
   
拿泡茶来说,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一杯普洱茶汤,它里面就隐藏着很多“宝藏”和秘密,需要我们一一去探索。不知道当你看到一杯普洱茶汤时,看到了些什么,反正我是看到了这些!     
1.观茶汤颜色,可辨别普洱茶生熟
因加工工艺的不同,普洱茶又被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未经渥堆发酵处理的生茶,茶汤通常为黄绿、绿黄、明黄等饱和度较低的颜色。随着仓储年份和陈化时间的延长,茶汤颜色逐渐加深,变为金黄色、栗红色、焦糖色等的颜色。
相比于生茶,熟茶在颜色的饱和度上则更高,茶汤一般在早期陈放过程就显现出老生茶才有的一类颜色,及至后来,汤色逐渐变得浓艳、低沉。根此,我们可先对普洱茶的生熟做一初步判断。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很多人普洱茶界的“行家里手”宣称,看一眼汤色对普洱茶的年份就能知道个大概。不过,个人觉得由于某些茶汤的颜色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我们在判断某款茶的年份时,还应结合这款茶的口感滋味及香气等做综合评定,以及仓储环境。
一般来说,生茶的茶性偏寒,因而口感上的苦涩度和气韵、体感表现等都更强一些,而熟茶则更多的表现出“香、甜、润、厚、滑”的五大特性。通过察“颜”观色的初步判断,加上具体的口感、外观品评,这样得出的测评结果是不是要更准确一些呢?
2.看冲泡用水可以识水质好坏
通过一杯茶汤的透亮与否,我们也能够对该款茶的冲泡用水的水质情况做出初步评定,看其是属于富含高矿物质的优质矿泉水,还是喝一口就能让人体会到透心凉感觉的山泉水,又或者是水质过硬且杂质较多的“硬水”等等。
再者,排除茶叶本身内含物质丰富、仓储环境符合要求之外,茶汤里出现大量“泡沫”,可能是因为水质较“硬”或水质不“纯”导致的。
此外,通过对茶汤的颜色呈现也可以看出水质的酸碱程度。冲泡紫娟茶,如果茶汤呈红色状态,可知泡茶用水呈偏酸性,且pH值小于5.0;茶汤呈暗绿色,可知泡茶用水为碱性饮用纯净水,且pH值大于8.0。
3.通过茶汤的浑浊度知茶叶老嫩
如果说在观察汤色的时候,看到茶汤是由明显的茶毫显著导致茶汤浑浊时,表明此款茶的原料用料等级相对较高。这是因为,从普洱茶的原料来看,普洱茶的叶片较细嫩、原料等级相对较高的茶,通常内含物质都比较丰富,相应地茶毫也较为显著。在冲泡的时候,茶毫会随着茶水的冲击快速脱落,并与茶水紧密融合,这也是一些常见的茶汤浑浊的原因所在。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有时我们在进行观察汤色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的汤色通常是色浊且不透亮时,我们通常称之为茶汤浑浊。并且,我们对这一现象给出的最多解释是杯中茶毫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导致茶汤浑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所有的茶汤浑浊,都可以用茶毫来做挡箭牌。
除此之外,与该款茶相对应的原料、工艺、仓储、“冷后浑”等都能对茶汤的透亮度做出影响。因此,对于茶汤浑浊的原因,我们还应从多方面进行考量。
4.通过茶汤苦涩度,知撬茶手法和冲泡方法
一些不当的撬茶动作导致原料细碎,不仅会导致冲泡出来的茶汤又苦又涩,茶汤浑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不过,这也不绝对,一些不娴熟的注水方式和“花式冲泡法”,也会导致此类问题的发生。
5.通过茶汤有无“异味”,知仓储年份或普洱茶生熟
当我们在品饮一些熟茶,特别是一些陈期较为久远的茶时,在茶汤里喝到的“灰味”,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生茶,由于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原料等级较高的缘故,汤感通常更显清新纯粹。
6.通过闻香及品饮口感,识产地或山头
尽管普洱茶界近年来推崇“去山头化”,主张喝普洱茶不应盲目追求山头茶,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抹杀普洱茶因山头的不同,而在口感上形成明显的差异。比如说,班章茶的霸气,易武茶的柔和,冰岛茶的冰糖甜等等。
总之,虽然我们在喝茶时不能通过茶汤的口感滋味武断推测该款茶属于哪个山头,但至少我们能对茶的产地情况摸得八九不离十。
以上就是我从一杯茶汤里面获取到的一些信息,仅作参考,要想准确无误的判断出一款茶的品质高低,还需要从多维度去做评估。(本文系说茶网原创,作者:简抒,图片来源:南茗佳人,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更多关于普洱茶行业相关资讯,请前往说茶网官网查询;关于茶品购买、查询订单等事宜,请添加说茶网思思  5810670  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