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夜,在深山

 大秦笔记_文旅 2020-07-24

在深山里一夜

   2011年11月,受朋友之邀,来到恩施的深山,度过了一个安静的夜。


   蒙蒙细雨,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我们先由轿车再转三菱越野,经过2个小时的跋涉,才到达海拔1300多米的目的地。

       湿润的空气,让我们迫不及待下车做个深呼吸。满山的翠绿,在这样的冬季,更是难得。俯瞰山下,山脉镶嵌在云海里,若隐若现。


       朋友们说,深呼吸,再深呼吸,在这里多储存一些氧气,好应对城市里的污染。其实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的我们,对于大山,有种特殊的感情。我们每次回到深山里,不就像回到母亲的怀抱,回到温暖的港湾吗?在这里歇息,保健,养精蓄锐一番,继续上路。


     云,在脚下;

       树,在身边;

       细雨,在头上;

       土家人的吊脚楼,在背后;

       朋友,环顾四周。

       是惬意,是享受,更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如今在城市里打拼的我们,起早贪黑,甚至连拍拍身上的尘土都没有时间,车来车往、人潮汹涌,我们这些深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们,为了“出人头地”,牺牲了太多回深山,陪伴深山的时光。


  

       我的朋友,一心扑在为家乡百姓谋出路上。创业多年的他,已经很早就开始为家乡百姓服务,一点点开始,一步步壮大。把在城里打工的人,都请了回来,给他们发“年薪”,一边开矿,一边进行葡萄种植。站在他一手打造的平台上,我不禁是心底认同与佩服,而是有种马上行动的冲动。

       我们走家串户,吃上了深山特有的野味,当然是城市见不到的肉,土家人特有的干锅烧法,让吃遍了“酒店餐馆”的我们,一入口,便被美味舒适感袭上心头。

       没有电话的干扰,没有电视的打扰,围绕一堆柴水,大家有说有笑,光是聊聊天,就很享受。


     夜晚,黑漆,冷冷的,我们很早就上床睡了。

       在城里还是灯火辉煌的时候,深山守护着我们进入梦乡。躺在床上,寂静的夜,我们可以聆听到小虫小鸟的叫声,时而伴随了“鸡咯咯”的“报时”,一夜就在迷迷糊糊中迎来了黎明。

       5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一夜,在恩施的深山里。

       朋友的葡萄园已经开园啦,喜欢的,我们可以约着一起去吃葡萄,还有土家野味和吊脚楼,当然更重要的是“让你敬佩的朋友”。

     (博主“营销十年—秦”写于2011年11月2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