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的力量,遇见了你们 —— 记果妈阅读10月线下活动北京站朝阳南区 | 瑩丫儿

 果妈阅读 2020-07-24
阅读
课堂
答疑
陪伴
924全国42个城市启动线下活动以来,10月份开始,每个地区的召集人都在积极地行动着,每月一次的线下活动正在全国各地陆续登场,大家努力把会员的线下活动做得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我们一起看看北京站刚刚落下帷幕的手读书会……

因为果妈阅读,我们再次相聚在了一起,劳拉博士讲座后的首次见面让我们初次相识,9.24首次线下活动因为人数众多我们只是略抒己见,直到23日这一天,我们怀揣《当我遇见一个人》,充分的展现了自我,也相知了彼此。


在之前的一次微课中,老师推荐了此书。拿到手,首先爱上它是因为一幅幅唯美的插图,以及各种精致的附属品:封面、色调、书签、明信片……一切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细读之后,我真的痛了,也真的上瘾于作者这种“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的表现方式。她用如此轻盈而深刻、温暖而尖锐的文字,向我们彰显着事实的真相。

“读她的文字,你会痛,也会上瘾,因为真相是如此残忍而迷人”。迫不及待,我将它分享给大家,一同细细品味其中的乐趣。同时,我还自己制作了思维导图,为读书会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我们早早的预定了日期,但临近时,北京另一个区域的朋友恰好有个摄影展,因此部分会员(包括果妈)都未能一分为二、两边到场,加上家中突发事件,这次总共只有五名会员、一名非会员参加,人数虽少,内容却非常充实,我们总共进行了约三个小时,还意犹未尽。



娟儿a:北京地区另一位召集人,家有五岁男宝。全职近四年的她,在儿子上幼儿园之前,一直坚持自己带着孩子出行,甚至一天中就出去三次,还要自己做饭,却都没有过于焦虑,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儿子“还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然而,当孩子入园后,周围家长非常优秀,她感到受到了冲击,缺乏自信的她认识到:“应该好好培养我的孩子”,并且给孩子报名参加了英语课,即使是夏天也不再出门去玩,而是让孩子在家多多的学习,早早的休息。她的儿子可以很大方的表演、安全感建立的也很好,但性格很急躁,她也深知这跟自己的情绪有关,却总是事后才去自责,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

儿子很在乎她的情绪、表情,也经常用无辜的眼神望着她,还会用很温暖的话语去哄她,但这些却让她更加日渐焦虑。她通过“如何说”的讲座认识了果妈,并且在今年1月份就加入了果妈阅读。

现在的她,遇事都会先向内找原因,她说果妈的正能量传递给了她,她说“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她更是感受到了群里大家相互倾听、解惑时,哪怕大家只是倾听都可以“让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就连她的儿子有时候也会说:“妈妈,你也需要自己的冷静太空!”这些,都是加入果妈阅读带给她的蜕变。


何萍:家有近两岁男宝。06年起,她就与爱人一起在北京打拼。怀孕时,她准备了很多物质东西,但却没有太多的精神储备,而通过“妈妈帮”,接触到了“爱与自由”,自此打开了育儿的大门。 

孩子初生时,她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了孩子身上,夫妻间却经常吵架,这也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孩子非常不喜欢他们大声些的说话,并会强烈的予以制止。她很庆幸加入了果妈阅读,一有时间就去回听,最为喜欢“情绪管理”这一主题。

现在,他们夫妻间很少再有激烈的争辩,也更好的学会了控制自我。她非常喜欢这句“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她逐渐意识到,其实我们经常提到的同理心,并不只是针对于孩子,对于夫妻、弟弟、朋友以及所有人,都是如此,我们在修炼的是自我的成长。

shopping:家有近两岁男宝。年轻的妹子在大学期间一次培训中认识了大她8岁的老公,当时还遭到了家人的反对。随着孩子降生,第一年之中她的状态非常不好,虽然买了不少书,但看过的很少。她自知情绪控制的不够好,这也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她也庆幸得到了老公像父亲一样的爱护。

 在一次“友邦”活动中,她有幸认识了果妈,并且在今年4月加入了果妈阅读,每次聆听之时触动颇大,但过后又逐渐趋于平淡。慢慢的,她认识到只是听讲效果不好,开始进行读书笔记的记录,关注到了输出,也认识到只有输出才能倒逼输入。 

在自我介绍中,妹子经常因为说错话而捂脸,正如她所说,她不特别爱说话,有点害羞,但这个可爱、清秀的妹子在劳拉聚会上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杨彩虹:当天唯一的非会员,家有上二年级的男童,与爱人一起开办一家家具公司。她没有系统的进行过育儿的学习,但有通过一些碎片化的文章在逐步改变着自我,通过多年好友何萍的介绍,也很认可果妈阅读的理念,期待早日的加入。

 她目前面临着两个最大的问题:自我的情绪、孩子的学习。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她没有给孩子报任何的班,而是让孩子尽情的“就是玩”,孩子手很巧,可以捏出栩栩如生的橡皮泥作品,就连老师都提醒她,千万不要抹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

 随着孩子升入小学,她的压力与日俱增,她发现吼叫、夸奖的办法均不奏效,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内心的焦虑使她经常向孩子发脾气,而被她视为“魔鬼”的脾气自己又无法控制,只能每次事后去向孩子道歉,而孩子原谅的速度之快更是让她的内心难受不已。她很担心孩子与自己的关系,她发现现在讲道理已经“讲不过儿子”,她发现儿子跟爸爸的关系更好,她在跟儿子的谈话中惊觉已经很久没有带孩子出去走走,现在每周都会跟孩子商量去哪里转转。

安妮:家有两个男宝,老大三岁半,老二九个月,生老二后辞职,四月份加入果妈阅读。她深知,果妈教给我们,“改变要从自我开始,我们的问题投射的都是自己的焦虑,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她很喜欢“亲密关系”主题月中《爱的五种语言》一书并领悟颇深,她也很喜欢《当我遇见一个人》中的一段话: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她举了个关于琴童的例子:许多琴童学琴都有着强烈的求胜心理,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们很容易受到更强对手的冲击、失败而放弃;那些坚持下来的孩子们更多的需求来自于他们的父母,同时他们又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他们通过学得更好来取悦父母。 

随着学习的深入,她更加体会到:要允许家庭中出现不一样的声音,孩子并不会排斥,而是会接纳,因为这才是社会,这才是生活。无论我们是否上班,都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改变,是一种生活态度。她向我们分享了书中最爱的一句话:“她睡了,我躺在旁边,深远的宁静在我们之间蔓延,无边无尽”。当世界归于宁静,这是妈妈们最为享受的时刻;而即使当我们生气时,想想孩子的闪光点、彼此的温馨时刻,气也随之就消了大半。中国最讲究“重父母,轻夫妻”,这是极大的错误,将造成要么过于依赖父母,要么对婚姻产生负面看法的不良后果。


瑩丫儿:揍是我!家有近四岁女宝,也是当天唯一的女宝妈。一直在职工作,热爱阅读,喜欢将书捧在手中的感觉。两年前,我在阅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时,对于其中的诸多亲子方法非常赞赏,并将所做的提纲笔记分享在一个QQ育儿群中,由此认识了哼妈,见证了她的逐日成长,找她代购、开大V,并且在今年3月份,仅试听一次课便加入了果妈阅读。 

加入果妈阅读以前,我就看过不少的育儿书籍,《如何说》、《游戏力》等当时都有看过,但苦恼于不够系统,直到加入果妈、在正面管教工作坊学习,让我对育儿的内心放宽了很多、目光放远了更多。我一直比较“散养”方式教育孩子,经常一些朋友圈内容让朋友们惊呼不已;我的假期不多,但也会尽量多的带着闺女到处走走,周末也很少宅在家中。

对于闺女的未来,我没有太多的期盼,我更愿意让她自己发现世间的诸多美好。自然,目前也没有给她报任何课外班,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报个马术吧,因为她真的喜欢,当然,也只是可能。看此书间隙,阅读其他书时,看到了这句话:“所谓疗愈,就是使之达到平衡,变得健全或完整。”我也在当天分享给了大家。

我们探讨了各自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育儿、包括夫妻关系,从言谈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在持续性的跟随果妈的脚步进行着学习。我们发现,在向其他人倾诉时,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仅仅描述当时的情形,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共情,因为就一件事情而言,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换言之,各人的“雷区”不同,在你看来天崩地裂,在我看来则正常如昨。我们在给彼此解答问题时,也能做到从对方的感受出发,挖掘出背后真正的原因。


不知不觉,我们讨论了三个半小时,大家都意犹未尽的结束,并相约,期待下个月的再聚!我们聚在炸鸡店,怎能没有炸鸡呢!人手一只鸡腿----Cheers!哦对了,得像果妈那样来句: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


果妈阅读北京站11月活动筹划中, 
期待你的参与!
北京地区朋友请扫码咨询当地召集人。

果妈阅读
每天语音带领,坚持阅读习惯
每周会员分享,展现自我精彩
每月主题回顾,系统学习积累
同城聚会活动,联结同频学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