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应对分离焦虑 —— 瑩丫儿 | 果妈阅读会员专栏

 果妈阅读 2020-07-24

阅读

课堂

答疑

陪伴

一位普普通通的塞人堆儿里找不着的家里有个不到四岁小女汉子的妈妈,北京满族土著(已经成功把东北老公、小女汉子闺女都培养的对于豆汁儿非常热爱),热爱生活、喜欢阅读,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这是瑩丫儿在果妈阅读的第2篇投稿。

这是瑩丫儿参加金宝贝主办的讲座中整理的关于幼儿分离焦虑的内容,特与大家分享。

一、陌生情境实验:

1973年,爱因斯沃斯采用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测验,具体方法如下:

爱因斯沃斯将孩子分成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抵抗型、混乱型;并且认为,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并建立人际关系时,这些特点仍会显露出来,即婴儿身上发现的不同依恋类型也会适用于成人。

不安全依赖型的应对策略:

二、六大细节深度剖析分离焦虑

1. 理解与接纳:

分离焦虑是所有哺乳动物的本能,是难以避免的;孩子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焦虑程度和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单纯代表家庭教养方式有问题,或者孩子有什么性格缺陷;

平静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更好地帮助TA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2. 充分的入园准备:

在家里提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适应集体生活;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慢慢培养、多次操练,要有耐心,孩子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就能比较快在幼儿园交到朋友,而有了朋友就不再孤单了;给孩子讲幼儿园生活的故事,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向往;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和孩子玩上幼儿园的游戏,让孩子感受短暂的分离;自主穿衣、穿鞋、吃饭、如厕、自主表达情绪(饿、渴、病等)

建议:

1)  鞋子选无需系带的;衣服选择不带拉绳、不套头的,如开衫。2)  绘本推荐:《我不要去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一口袋的吻》、《我喜欢上学》等。

3. 如何送园:

避免两种“不健康”的态度:冷漠型忽视(包括不辞而别)、无原则妥协。坚持基本原则:平静、镇定、温柔、坚定的分开彼此,果断离开。

送园路上的谈话:

1)  说积极的、具体的、肯定的语言;2)  不说命令的、否定的、恐吓的语言(如“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

准备一个送园路上的必备节目。

4. 特殊的安慰和任务

快速转移孩子注意力:带上最喜欢的一件小玩具、布置一个简单的小任务等。

5.怎么接园

准时出现;

聊什么话题:多找孩子容易回答的具体问题,聚焦生活的细节:1)  要说鼓励的、肯定的、正面的语言;2)  不说消极的、否定的、批评的语言。能量蓄杯:不间断的爱、支持、亲密、肯定、陪伴。

6. 入园适应小策略

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老师;

尽快帮孩子交到朋友;

让孩子当小老师,回顾园区生活。

果妈阅读

每天语音带领,坚持阅读习惯

每周会员分享,展现自我精彩

每月主题回顾,系统学习积累

同城聚会活动,联结同频学友

 

果妈阅读平台

致力于成为父母成长

一站式学习平台

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