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影星娜塔莉·波特曼的人生体验:瑕疵让你与众不同

 果妈阅读 2020-07-24

相信阅读的力量

果妈阅读

文 | 果妈(李璇)| 果妈阅读创始人

本文共计4825字 | 建议阅读时间9分钟 

被称为哈佛才女,知性女神,当代赫本,奥斯卡影后的娜塔莉·波特曼,她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精明的大脑,更有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洞察力,她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小就一直在不断地超越自己。

作为优秀毕业生,2015年被邀请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她谈到了电影、生活和自己,谈到了自己的不自信、不完美和自卑,让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今天就结合她的演讲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聊聊国际影星娜塔莉·波特曼的人生体验。

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娜塔莉·波特曼,来自一个犹太学术家庭,从小就表现出跟同龄孩子不一样的主见,10岁被模特公司邀请,但她拒绝了,理由是自己的梦想是做一名演员。结果到13岁,她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吕克·贝松的传世经典之作《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演,扮演女主角玛蒂尔达。

有人说她出演这部剧是因为运气好,但从试镜视频中可以看到,因为年纪太小被淘汰,但她却又转身回到吕克·贝松面前,请求再给她一次机会,这一次,她用精湛的表现赢得了导演的青睐。


娜塔莉·波特曼试镜《这个杀手不太冷》

虽是童星出身,她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16岁推掉《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大片的邀请,心甘情愿地出演舞台剧《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这么小的年纪她就有着如此清醒的认知,她说:“在20岁以前,拒绝所有带有萝莉色彩的角色,因为我真的不想成为别人的性幻想对象。

根据资料显示:从小学到高中,娜塔莉几乎每门功课都是A。她中学时就曾在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过两篇论文,还曾入围英特尔科学奖并最终进入半决赛。英特尔科学奖是全美公认要求最高、最精英的高中科学竞赛,被誉为小诺贝尔奖。

18岁因《星球大战》获得金球奖提名,同时也以全A的成绩接到了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录取通知书。除了英语之外,她还会说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日语、德语和法语。

此外,娜塔莉·波特曼还有自己的埃尔德什系数,它用来衡量一个人与世界核心学术圈的距离,埃尔德什本人的系数是0,与他直接合写过论文的人的系数是1,与系数为1的人合写过论文,系数则加1,依此类推。光是能拥有这个系数,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娜塔莉·波特曼的系数是7。

2010年,她主演的《黑天鹅》上映,凭借该部影片的精彩表演,她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这就是娜塔莉·波特曼,她拥有完美颜值和实力演技,她是智慧与美貌的化身,她确实优秀聪明而且努力进取。

哈佛的黑暗时光

娜塔莉·波特曼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却也曾自卑过,也曾经历过一段非常黑暗的日子。这段经历在演讲中提及,她坦诚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自信,在教授面前几次崩溃大哭。

她说:“进入哈佛以后,我害怕别人会以为我是因为名气才来到这里,害怕别人会觉得我配不上哈佛的智力标准。每次我开口说话的时候,我都觉得必须要证明自己,不只是一个白痴女演员。”

娜塔莉11岁起就在演戏,但自己内心却认为演戏是轻佻且无意义的,她出身书香门第,非常在意别人是否把她当回事。她认为入学只是因为自己是名人,别人就是这样看她的,她也是这样看她自己。在不自信的驱使下,她决定要在哈佛找到严肃而有意义的事情,来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娜塔莉.波特曼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于是她要寻求优越感来超越,她想把严肃而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人生目标。

所以大一那年秋天,她决定修神经生物学和高等现代希伯来文学,但当她为了希伯来语课的ABC以及神经应答的不同机制而挣扎时,她看到朋友们写关于帆船的论文,写流行文化杂志,看到教授讲童话故事和黑客帝国。

她说:“我发现,为了严肃而严肃,这本身就是一种虚荣,是一种模棱两可,是为了反抗我想象出的自我而采取的一种姿态。我当演员当然是有原因的,我爱我的职业。我从我的同伴和导师们身上看到,这不只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这是最棒的理由。”

娜塔莉·波特曼从最开始的鄙视演艺追求严肃科学,希望用严肃科学来证明自己的智商,到最后承认自己的真正喜好,认真地投入到演艺生涯中;从最开始的只要求做完,到要求体验过程并把事情做好。

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真正想要什么,也许更重要。最后娜塔莉克服了不自信,坦然接受了自己,她说:“我成为一个演员是有原因的,我爱我的职业,而这不仅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原因,也是最好的原因。

在黑天鹅中寻找自我价值

娜塔莉坦言:在她的职业生活中,花了许多时间,寻找自己做事的原因。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在当时得到的所有评价都是不温不火,《纽约时报》对她的评价是:波特曼小姐摆造型的功力比演戏强很多。

这部电影在商业方面则是惨败,而到今天,过了20年,拍完了35部电影之后,这部影片却成为人们最爱的电影。

她说:“我感到很幸运,我首次参演的电影,起初在所有的标准和衡量上来看都是一场灾难,我很早就学到,我的价值应该来自于电影拍摄过程的体验,来自触碰人心的可能,而不是我们行业最首要的荣誉商业和影评方面的成功。而且,最初的反响可能会错误预测了你的作品最终的价值。”

于是她开始只挑那些她自己热爱的事情来做,只选那些她知道能汲取到有意义经验的工作。这让她周围的所有人都彻底困惑,经纪人、制片人、还有观众都是如此。

为了拍外国独立电影《戈雅之灵》,她去学习艺术史,为了拍动作片《V字仇杀队》,她学习了所有自由战士相关的东西。

她自豪地说:“我可以决定我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让票房或名声来决定。

当她拍《黑天鹅》时,整个经历都是属于她自己的。不怕别人怎么用嘴喷怎么用笔骂,她毫不在意,也不在意观众是否愿意到影院看她的片子。

她把自己在心理学课堂上学到知识,全部运用到了表演中,把内心充满欲望的黑天鹅,演绎得淋漓尽致。

导演Darren Aronofsky把她最后一句台词改成了:这真完美。因为她的角色Nina在艺术上的成功,只在为自己找到完美和愉悦之时出现,而不是为了试图在别人眼中变得完美。

当《黑天鹅》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她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她说:“我觉得荣耀和感恩的是,我接触到了人心,我已经建立了自己价值的真正核心,我需要它不受别人反应的影响。

成就是美妙的,但你得知道为何这样做

娜塔莉描述了一个场景。带着快四岁的儿子去游乐场玩,孩子努力地玩投球的街机游戏,她发现孩子是为了用票换取粗劣的塑料玩具,原来最终的奖励比游戏的过程更令儿子兴奋。

她坦言到:“我当然想鼓励他享受游戏的快乐和挑战,不断练习带来的进步,因表现出色而得到的满足感,甚至还有完成游戏目标时的成就感,但这些都比不过一毛钱的塑料小人,这就是奖励。从孩子的本性中,我们看到许多自己天生的偏好,我看到了我自己。”

很多成功人士告诉你,成功带来的结果并非那么值得信任。享受结果还是过程这种矛盾可以被弥合,而且是有教导意义的。成就总是美妙的,但你得知道为何这样做。如果你不知道,它就会变成可怕的陷阱。

阿德勒强调不批评,不表扬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有内在动力做事。可我们的孩子就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当中,社会上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奖励我们根本无法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个朋友分享女儿的例子,从小在蒙台梭利幼儿园上学,进入公立小学后,在家庭教育的鼓励下,孩子很快适应了环境的转变。

有一次,孩子说老师会给各种小奖贴去表扬同学,有的同学为了得到奖贴,不断的拿家里钱去捐款,妈妈问她,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孩子说:“我不会为了得到奖贴这样去做,老师这么做也是希望我们有爱心,但我知道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会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奖贴,而不是拿家里的钱简单获取。”

追求奖励本身没有错,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哪种,是实现完成一件事体会到的巨大成就感,还是因为完成一件事所得到的奖励的满足感。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孩子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课。

拥抱自身局限的无知,不要给人生设限

娜塔莉分享道:拍摄《黑天鹅》之前,大家告诉我这是艺术上的冒险,演绎职业芭蕾舞者是恐怖的挑战,但我觉得促使我去演的并非是勇气或胆量,而是我对自身局限的毫无所知。我对所做之事压根没有准备。无经验让我在大学时缺乏自信,让我愿意遵循他人的规则。如今,它让我敢于接受挑战,那些我根本没意识到是挑战的挑战。如果我知道自己的局限,我绝对不会冒这个险,而风险为我带来了最棒的艺术体验。

有时你的不自信和无经验也会导致你去接受别人的期待、标准或价值,但你们要知道,无经验可以造就你们自己的路,一条没有“事情本应怎样做”之负担的路,一条由你自己的理由来定义的路。如果你的理由是属于你自己的,你的路,即使是奇怪而坎坷的路,也将会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而你能控制你所做之事带来的奖励,让你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

人无完人,我们都有缺点和不足,这些不足也许会成为我们成功道路上的阻碍或者动力,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弱点就放弃尝试,还没开始之前就给自己设限认为不行。无知者无畏,有时候也许是一件好事。当然一旦决定去尝试就应该付出加倍的努力,尽己所能。

阿德勒说:人人都会有自卑感,有自卑感其实并不可怕,但我们不能有“自卑情结”。所谓自卑情结就是把自卑感当做不努力的借口!

从娜塔莉·波特曼的人生故事中,我们看到就连这样的国际影星、哈佛才女都有自卑感,但她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尝试寻找自我的价值,最终战胜了自己的不自信和不完美,实现超越,她不再试图活出别人眼中的完美,

林语堂说:“我要有能做我的自由,和敢做我的胆量”。人生的路有很多,连天生丽质、才华横溢的娜塔莉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懒惰。你需要的是与自卑感同行,正视自己,找到明确的方向为之努力。


娜塔莉·波特曼2015哈佛毕业演讲

果妈阅读六月主题阅读: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正在火热学习中,果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析高深的心理学知识,精彩的案例引人思考,带领我们重新诠释生活的意义,成为期待的自己。

点击菜单果妈阅读,入会缴费即可与2300+小伙伴一起畅享365日不间断学习,果妈阅读期待你的加入,因为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