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米歇尔·奥巴马的故事里,感悟自己的人生!

 果妈阅读 2020-07-24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30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3月4日至3月8日,我们和372位朋友一起在线上共读《成为》,探讨如何有勇气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一起解读书中的内容,米歇尔和贝拉克.奥巴马的原生家庭、米歇尔的成长心路历程,她对于婚姻的深度思考、以及她在母亲的角色和工作的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也有她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和做法。

朋友们跟着米歇尔的故事,回顾、整理自己的人生故事,思考自己以后要走的路,最后每个人都初步找到了如何成为自己的路径。

记录自己对果妈解读书籍的感悟、践行收获等等。5天下来,我们精选了180条优质打卡内容。

现摘录其中10位朋友的打卡践行,分享给大家。从她们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感悟自己的人生。

Day1 成为学生

@Bai:

米歇尔从小骨子里就透出不服输的精神,这跟遗传爸爸的基因有关,跟看到周遭非洲裔美国人不平等的待遇有关,也跟妈妈温柔陪伴滋养激励有关,正是这些让她形成了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坚毅个性。

她不是个案,但凡是成功的精英大都会具备这样的生活工作习性,那就是心里有个时间管理表,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一项项完成它。这样看来其实成功并不难,只要有目标,坚持完成,认真投入就可以完成,可是很多人都折在半路上。

一万小时定律,在一件事情上全情投入一万小时,我们普通人抛除睡眠和假期每天八小时工作,大概五年时间来做同一件事情,那么就可以在这个领域成功了。

不得不说这本自传很适合青少年读者,也更适合青春期的女孩子,因为米歇尔作为优秀女性的代表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是我带可儿参加读书会的原因之一。谢谢果妈对可儿参加读书会这件事情上一而再的鼓励,她从那次聚会中受益匪浅。

开学后课业压力和语文老师发的书单也压了上来,但她还是问我可否再继续参加接下来的读书会,答案是一定的,这对她和我来说是件温暖、愉悦、有趣而又激动的事情。

非常赞同果妈把阅读群体的定位也开始投向青少年,甚至考虑做孩子们的导师,就如同米歇尔所做的一样,这些人才是未来二十年里国家的栋梁。

他们的思想和视野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命运,现在种下种子,帮他们积蓄力量,这才是教育事业上真正的大格局。

期待下一次的线下相会!

@记小蓝:

听了三遍果妈的解读,反复的回忆了自己的过往。我的父亲有点像米歇尔的父亲,认准的事情从来不会低头认输,我看到父亲的一举一动,让我也学会了不认输。

遇到任何的困难,首先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逃避。这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第一个品格:坚毅。也伴随着我一直到现在,直到我有了孩子,也同样影响着小小的他。

但是自信,却是我所欠缺的,小时候,父母口中说得最多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我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却总是得不到表扬。父母认为表扬有可能会让我骄傲,一定要鞭策我,才会使我更加优秀。

所以,一旦有什么不会的技能,那么他们必然会不断的鞭策我,从小到大,一直在成为别人家孩子的道路上。

上大学的时候,成绩优秀的我,却非常内向,不爱与人交谈,给人清高的感受。只有我自己内心知道,那是我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工作之后,遇到了一位比较会赞赏的上司,他总是会拍拍下属的肩膀,表扬两句。虽然对某些人这一招不好使,但是对于我,却异常的好用。我在得到上司的肯定中,一点点建立了自信。

当然比起米歇尔来,自信还远远不够。我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不够自信,也影响到了我的孩子。读完这一段之后,我深刻的反思,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加自信,也同时影响孩子更加自信,相信我可以做得到。

在一个组织里,上司交代的工作,和公司的远期目标,是我个人的目标,可以出色的完成。但个人的目标,却远远不够。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茫然得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脑袋里不是乱麻,是空白一片。

就像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而我没有,只是愣在当场。这样的日子大概有几个月的时间。

我选择了放空,放下所有的过往。从手边最简单的事情做起。目标感又一点点回归了。生活中有绝大多数的人,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实在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把一切都放下,专注于一件事情,路就慢慢的铺开了。我一点点的探索着未来,和孩子一起,培养他目标感的同时,也让我缺失的部分,慢慢的找回。

感谢果妈的解读,让我可以清晰的看到自身的不足,也能从书中,从各位书友的分享中,吸取精华,成为更好的自己。

Day2 成为妻子

@周:

成为妻子  爱 适应  尊重

我同老公是2010年结婚到今天,已第九年。在头几年没孩子时,我们俩属于爱玩户外,周末一起爬山,晚饭后一起散步,周末一起看电视。

孩子到来后,没有老人帮忙,孩子的照顾都一下子落到我同老公两人身上,那时我原公司工作没有辞,选择在家办公,老公那时又换了新工作,离家很远。记得那时,老公每天早上走时,都将中午的菜都帮我切好。后面随着孩子大了,能自己玩了,我们也能适当有点时间松口气了。

也就在那松口气时,我们之间的变得话少了,他晚上很晚才回家,关系在那时变得很僵硬,而我自己却没有觉察问题在我这。直到一天,两人大吵一架,从认识到结婚,那一次还真是第一次吵架。

吵完后,才知道我将所有关注点给了孩子,将一切育儿观念认为自己是对,他都是错,去干涉他教育孩子方式。没有做到尊重,没有做到平行。

米歇尔提到等回家吃饭这事,我们那时也经常等吃饭,经常做好了饭菜,等到是一句:加班,不回。现在是,不论老公回不回,我们先吃,给老公留饭,周末时,老公亲自下厨做饭。

我们关系的缓和,是从果妈有一次讲到:谁痛苦,谁改变。我从这句话醒悟来后,我们之间关系慢慢变得缓和。

今年过年在武汉过年,我是同孩子是晚上到家,那天婆婆给准备的饭菜很少,也很简单,晚上老公说:晚上你肯定没吃饱吧,菜又少又不好,委屈了。我当时都没有太有注意晚上饭菜情况,老公却在意了,很感动。

米歇尔说到对相互习惯适应,我老公是属于爱干净,不爱收拾。每次我同孩子离家几天,走之前干净房间,再回来时,会以为家是被抢劫了。婚姻是真是需要包容,尊重。就同外人对我老公的评价:好爸爸,踏实的人。

@Allice:

爱:两个人因为互相吸引,互相爱慕,走到一起,这是爱的前奏。这个爱,很浪漫,也很短暂。在正式婚姻生活中,米歇尔也经历了很多痛苦,挣扎,彷徨。

通过故事,我知道了,原来美国也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况,男人在乎事业,比在乎家庭多些。女人在家庭的付出比男人多些。这样的情况也在美国总统当年的家庭发生过。

面对:因为成长的原始家庭,及经历不同。他们夫妻也经历了拌嘴,数落,争吵,甚至都去咨询婚姻了。可见,他们也经历着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有个特点是积极面对,当有问题时,能去积极想办法解决。

感觉我们周围好多人是忍着,逃避,或者转驾到其它事情来发泄,但那件出问题的事情没有去面对。这点积极面对,值得学习。

改变:不知道因为本书是米歇尔写的,还是我不了解奥巴马,我感觉米歇尔对于婚姻,她自己的改变还是蛮大的,经常有人说,为什么总是女人学习,女人改变,男的为什么不学习改变。

从米歇尔这里,验证了果妈的话,谁痛苦,谁改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独立:吃晚饭时,等着丈夫回来,一起吃,等不到时的失落,怨恨,抱怨,生气,这个情绪真的太真实了。当我们女性把男人看成自己的宇宙中心,我们就容易和孩子一起围绕着他转,迷失了自己的轨迹。

当米歇尔说,18:30吃饭,如果你能赶上就一起吃,如果你赶不上,我们就吃了。这时宇宙的中心终于变化了。自己登上了自己宇宙的中心,这是多么深刻的领悟。也是摆脱痛苦的智慧源泉。

适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都是自己的宇宙中心,任何人也代替不了自己,自己也代替不了任何人。因此,承认对方的存在,适应对方的方式,但不代表迷失自己。

米歇尔为了奥巴马的竞选,也是做了很多,因此,在承认自己的根基上,尊重对方,为对方多做一些,这是夫妻彼此能走的更远,更牢固的法宝。

Day3 成为母亲

@苹果树:

“成为母亲”这个部分我感受最深的是动态平衡。自从当上妈妈,我换过5次工作,做过兼职,创过业。

职场中进进退退,工作狂妈妈,半职妈妈,全职妈妈,创业妈妈的滋味都体会过。

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工作妈妈上班背奶的尴尬,请假陪娃看病耽误工作进度的羞愧,提早下班去学校接孩子的厚脸皮,家长会上突然被打电话拎到项目的无奈。

半职妈妈把工作和生活混合在一起的各种壮举:带娃去咖啡厅开工作会,在娃的课外班捧着电脑画图,带娃去办公室加班到半夜,没时间做饭就点外卖,周末家人出去聚餐,自己在家赶进度……

表面是有更多时间在陪孩子,其实整个心都在工作进度上。项目甲还会觉得你是在用大部分时间看孩子,效率可以更高……

全职妈妈的无价值感,一样袭击过我。虽然,我有兼职证书在单位,有社保和补贴。但我仍然拜托不了自己没有挣钱的空虚感。当我在家里的时候,仿佛做家务都没有价值,接孩子都没有价值,学习和读书也没有价值……

没有货币作为衡量,做什么都没有价值了……可怕的是我自己作为高知女性,居然都会这么想,而不单单是小区里的老奶奶们这么想……

创业妈妈,外人看着很风光很正能量,很事业家庭兼顾,只有自己知道有多少压力和琐碎,有多少付出和牺牲,有多少赞扬就有多少质疑。

追求的和付出的,不一定能换来应得的。突破舒适区的含义:不停的自己推自己,从一个坑爬出来然后跳进另一个坑😊

今天,我用“动态平衡”的角度来回顾过往,一切符合当时的需要。每一个时期,我的生活需要我负出的精力是不同的。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是最适合我的。

此刻,我是个普通妈妈,我的心是平静的。

过去已去,未来还没来,我有勇气,也有智慧,过好当下每一天,笑脸~

@Xiaoyan:

米歇尔希望自己既成为"玛丽" (职场女强人)又成为"玛丽安"(米歇尔的妈妈,平静有力量),所以在成为母亲的时候,她从她母亲身上学到了如何教育,书上很少描述米歇尔教育孩子的部分。

所以我寻思着其实从米歇尔母亲的教育大概就能了解她教育孩子的方式了,如果再过多描写是不是就赘述了。我当时看书的时候是这么理解的。

米歇尔和贝拉克都非常喜欢孩子,他们想要孩子,但是久久无法怀孕,从而对政治对贝拉克对工作的坚定投入有了一丝怨恨,可是大约八周以后,她听到了一个声音,它消除了我所有的怨恨,我似乎能感受到米歇尔当时的那种喜悦,那种激动的心情,我们曾经听到第一声胎声的时候不也是如此激动吗?

有了孩子以后,米歇尔说他们和大多数初为人母一样,有点强迫症,有点无聊,没有什么让他们更开心。像所有父母一样,她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希望她们长大后聪明有活力,乐观,上进,更重要的是,希望她们坚强,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站起来往前走。是啊,多么真实。

不管多么忙碌,米歇尔总是能为家庭生活留出足够的精力,为她的孩子留出精力。很多时候她会做出妥协,她要维持家庭正常稳定的运转。需要向前一步的时候,转而选择后退一步。每一天在外游说不管多晚,她一定会回到他们家庭的"基地"。

一开始她需要平衡的是工作和家庭,随着贝拉克的竞选开始,慢慢的她需要平衡得更多,她是如何做到又如何取舍。但是从母亲的角度,家庭对他们来说始终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米歇尔还是贝拉克,都是如此。

作为母亲的我们,从她的故事中,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母亲? 不断地学习,成长,修炼吧,我们的孩子也在看着我们,学着我们。不管我们的过往家庭如何,起跑线如何,我们努力成为我们孩子更好的起跑线。

Day4 成为第一夫人

@想想:

米歇尔在当上第一夫人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她做事都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去考虑,去关注不能上学的女童,去关注那些底层的生活的人们,去那些别人都不去的学校做演讲,去给缺乏自信的孩子们以鼓励和信心,让她们相信生活的无限可能,去关注健康,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她说做的都是很基础的一些工作,但是基础往往决定了上层建筑,虽然见效不会那么的快,但是她肯定对将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信那些被她的积极向上的勇气所感染的孩子们,还有受到过她鼓励和拥抱的孩子们,在内心深处会有一份坚定的从容。

她用一份母亲的看见去对待孩子们,去帮助所能帮助到的孩子们,给予她们母亲的看见,她做事都是从心出发,不背初衷,勇往直前,敢于挑战。

和我们大多数的妈妈一样,她关注孩子,关注青少年,但因为她是第一夫人,所以她拥有一定的责任和便利的条件去关爱更多的民众,她有大爱的格局。

最感同身受的是她给那些同样是黑人的孩子们把未来变得无限可能,她鼓励他们,让她们看见更远的风景,肯定她们,相信她们:你们是最好的,你们值得被爱。这让我想起来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比较普通通。

但是临近高考前有一天,英语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叫到办公室跟我们说:你们的成绩都非常的好,我很看好你们,我觉得你们非常的有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接下来希望你们能够尽自己的全力,再去拼搏几个月。

一瞬间,我感觉一束很温暖的光照进了我的世界,我感觉全身暖暖的力量,我感到了被看见是多么的幸福。如今高考已经过去了19年,我依然能记得那种特别深刻的感觉。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也要无条件的去相信孩子,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可以,他可以做到,他能够做到。就在昨天晚上,孩子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昨天晚上睡觉有些晚,我有些着急。

在陪他下最后一盘象棋的时候。他整理棋盘的时候先把塑料皮的棋盘放了进去,然后再在上面放棋子,因为塑料皮比较大,放在里面非常不平整,他再往上面放棋子,我担心他可能放不进去,而会耽误时间重来,于是我就建议他别那么放。

然后他就不高兴了,他说:你不喜欢我的做法,从来都不表扬我。一刹那,我惊呆了,一股内疚感向我袭来。虽然平日里我对他表扬不少,但是此刻,他感到的全是我的否定。

原来我的种种建议在他看来,都是对他的不认可。而事实证明,他按他的方式去摆放棋盘,依然可以摆放的很好,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真的给了我上了非常好的一课。

我决定以后少给建议,放手让孩子去做,晚睡一会儿又怎么样?!第一夫人那么忙都常常洞察孩子,我们只需多留一下心,就能让孩子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成宥缇:

觉得中国文字真得富有太多魅力,也很佩服翻译此书的老师将此书译为《成为》。

为什么是成为第一夫人,因为第一夫人不是一个职位,米歇尔不能当;因为第一夫人不是一项工作,米歇尔不能做;或者说第一夫人,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同的,米歇尔只能成为她自己所认为出色的第一夫人。

打破刻板印象

我相信米歇尔同她的爱人奥巴马如果没有从很早开始就想走出本身的生活轨迹,打破刻板印象的话,就没有这第44任第一夫人和总统,源于家庭的爱,家人的陪伴与鼓励,他们成长了对自己非常有期望,有自信的自己。

而此刻的我在思考,我平时的刻板印象是什么呢?一个闷闷的不愿意表露太多的人,一个内心坚毅,但是好多事情都被“忍”住了的没有什么爱好的人,一个被女儿问过“妈妈,你怎么不笑,你看起来不开心”的人……

嗯,从小事做起,我想在与妈妈相处的时候,能多表达出我对她的感谢。我愿意花点时间每天去做我现在爱做的事情,听听果妈阅读。我在生活时,多露出笑容,特别是与孩子们在一起时,多做做游戏,多疯玩。

为他人服务

米歇尔有着很高的高度,她身为第一夫人,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为他人服务。

可能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做了特别多为他人服务的事情,不过我们没觉得,我们的工作,其实也都是在为他人服务,当然,有人会说那是有收入,有报酬的事情,好像算不上特别高尚的为他人服务。

我想,我们如果把为他人服务的工作做到能力之上,突破自我,是不是就算为他人服务得更好了,就比如果妈,她在讲书的时候,她讲得条理清晰,讲得语速更恰当,分析得更透彻,给我们听者带来了更多的启发,是不是也做到了更好的为他人服务。

未来充满可能

中国式的父母可能最不缺乏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期待着打娘胎里怀着,就各种的赋予美好的未来。

但是一旦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了点点不顺,家长们就开始各种焦虑,各种解决方式也随之出现,棍棒教育,奖励诱惑教育等等,甚至出现失望,放弃……

我其实很想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在一个孩子身上找到他的闪光点呢。我记得正面管教课上,关于自己面前花盆的小测试,大家各自都有不同的小盆栽,不过也都有不太完美的地方,可是也都有美的地方,最终大家也都不愿意换了,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吗。

我想给孩子一个对未来的憧憬真的很有必要。

Day5 成为自己

@陈瑞:

今天,是《成为》共读的最后一天,巧的是,我买的纸质版的书也到了。我相信今天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明天开始,我将重新阅读这本自传,以一个男性的视角,去了解这位美国的前第一夫人、二个孩子的妈妈以及和我们有着不同肤色的杰出女性。

我记得,12年前,当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中考毕业时,我连夜写了一篇《致我的学生》,告诉他们,初中的毕业并不意味着一种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身体,重新出发,从零开始,去迎接未来无限的可能。

10年前,当我第一次经人介绍,认识我太太时,我就开始给她写信,每周一封,用这种最传统的方式和她交流,交流理想、人生以及我们俩可能的未来,最终,抱得美人归。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那以后,我就基本上和写作绝缘了。那,是我曾经的自己。

5天前,当我知道果妈阅读有这样一个活动时,我迟疑了半天,还是参加了。我觉得求知是没有性别之分的。

5天,5篇读后感,外加1篇番外,这是我交出的答案。说实话,写的时候,很烧脑,总是写了删、删了写,脑中有想法,提笔写不出。我知道,是我安逸的太久了,能力退化了。

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尽可能的去思考和输出。这5天,我试着找回曾经的自己。

有一天晚上,我在学校宿舍睡觉时,我失眠了。因为,我看见我周围的男同事,每天没事的时候,开始打牌,打麻将,钓鱼,开始变胖、发福、出现了啤酒肚,我迷茫了。我问我自己,这也是我以后的样子吗?我没有答案。那一年,我30岁。

几年后,有一天晚上,我又失眠了。因为,我们家的宝宝快要出世了,我就要做爸爸了。我还是感到了一点紧张,我在想,我要怎么和这个小生命相处,我该如何做一个父亲?是不是我要做另一个“丧偶式育儿”的模板?我觉得,我要改变点什么。那一年,我33岁。

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阅读和跑步。慢慢的,我的心能静下来了,也能越跑越远了。夜深的时候,当太太和宝宝睡着了,我拿出了一本书,开始阅读,那一刻,我感到满心的欢喜。

清晨,当别人还在梦乡时,我轻轻的起床,换上衣服和跑鞋,去迎接太阳的升起。那一刻,我感到内心的宁静。

3年,50多本书,1200多公里,5个半马,1个全马。这些,就是我给自己最好的交代。我走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我隐约找到了我想要的自己。

今年,我36岁,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好像有一点答案了,我就是我。我一丝不挂的来,最后也会一丝不挂的去。未来在哪里?未来已来,就在我的脚下。

做为一名老师,一个丈夫,一位父亲,活在当下,认真过好每一天,并做一点有意义的时候,当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时,回首望去,也算有个交代了。我活出了自己。

人生路、莫停留!

@四月妈:

今天共读《成为》的打卡就要结束了,真的很开心和这么多人一起参加这样子的线上共读活动,在看别人故事的同时,也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温暖。

我们每一个来这里打卡的人,在生活中都有各种身份,但是我们又最容易忽视一个最重要的身份——真实的自己。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呢?你了解自己吗,你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你想过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一生吗?你在乎别人的评价吗,你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你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吗?

我小时候很懂事,是一个很少让父母费心的孩子,可是才结婚的那些年,我却成了很不懂事的妻子和母亲,拿四月爸爸当时的话来说就是:成天找事成天作,你这究竟是要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我想怎么样,但是我却能明显的感觉出,我过的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结婚成长之前,我只需要拼命的学习,借此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就可以了。我还记得小时候,成天因贫穷而焦虑的母亲对我语重心长的说:“钱要捏着点花,你要好好读书,以后才会有出路……”

我读书比较容易得到母亲的认可,但是其它方面则不一定。

比如她会说我没有弟弟聪明,没有弟弟长的好看,没有弟弟会讨人欢心,她被我气急了还会吼我“我看你以后能过的比我好到哪里去!”

儿时的印象里,我和弟弟读书好,就能让我们再无别的优势的家被别人认可,可是读书好就代表着真的我吗,不是。

后来等我毕业工作以后,不用读书了,我突然不知道在用什么方式去获取别人的认可了。也许应该继续用好工作、赚钱多、地位高这些大家认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可是这样做我会真的快乐吗?一再的靠别人定义自己,别人来认可自己,最终只会再也也找不真实的自己了。

我开始很失望也很有压力,于是我把的这些不满都投射到我的小家里,然后我理所当然的当不好妻子也当不好母亲。

是啊,一个人如果自己都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自己都不愿意接自己,自己都没有目标,自己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的时候,她能真的做的让自己真心满意吗?不能。

那怎么样找回真实的自己呢?就像果妈说的那样,要悦纳真实的自己。我们每个人生而不完美,我们都有或大或小的缺点,缺点就像阴影一样,你越是逃避它越是会紧紧的跟着你,越是让你烦心。也许你去接纳真实的你,一开始会让你痛苦,但是最终你会活的自由。

其实我也是走过很多路,最后才明白:只有先全然接纳自己的真实,然后才能真诚的安慰自己和鼓励自己。如果你都不接纳自己,一直在抵抗自己的阴影,那么你就没有机会发现真相,也没有机会做到真正的自我和解,拥抱那个真实的自己。

悦纳之后更高级的事情,那就是不含敌意的给自己鼓励,用“成长型”思维去不断自我教育。我还记得我以前总是对自己不满想改造自己的时候,越是着急越是难以做到,越是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但是真的接纳真实,悦纳自己之后,我不再那么纠结了。

我把讨厌自己否定自己的那些精力都花到了鼓励自己上面。我完全学会了如何自己做自己的父母,自己在自己内心培养出一个积极的声音,去鼓励和陪伴着自己,克服一切困难去自己教育自己。

我学会了如何挤出时间,我学会了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我学会了走出去去和别人建立链接,我还学会了梳理自己的情绪已经利用头脑风暴去解决我面临的各种问题……

感谢这次共读《成为》的机会,感谢果妈的真情讲解,感谢因此遇见的各位同频的生命。感恩阅读,愿我们一路相伴,直到白发苍苍……

5天的时间过的很快,《成为》读完了,但我相信对于成为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一本书,一群人一起读,那种碰撞出来的智慧的火花,会让你深深地爱上阅读,也会让你的内心更加柔软,当那份爱流淌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原来如此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