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孩子的妈妈,为什么要读文学作品 | 果妈随笔

 果妈阅读 2020-07-24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54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7月,我在果妈阅读正式开讲女性人物传记第2季,坦白讲,在果妈阅读曾经读过的这200多本书当中,我最最喜欢的就是人物传记、文学作品。

为什么呢?这跟我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以及阅读所带给我的体验和滋养是分不开的。

这两天也会有一些妈妈在问我,果妈,为什么我们当妈妈还要去读人物传记这样的书呢?我想不通,很多人都说看小说就是浪费时间,你又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呢?

对啊,我为什么会在果妈阅读设置这样的主题呢?那我今天就想写这篇文章和你来聊一聊文学作品,它到底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1

从童年以来,以书相伴的日子

故事要从我自己的童年开始。

我出生在甘肃张掖的一个小村里面,我的爸爸妈妈是知青,他们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把自己的青春一辈子都奉献在了那里,而我也出生在那个地方。

爸爸和妈妈是两地分居的,我一个人跟着妈妈生活,周围没有老人,没有人能够帮助到我妈妈。

所以在我几个月的时候,她就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面,放在床上,围上枕头就去上班了。

那个时候,她是一名初中的数学老师。在课间的时候她会赶紧跑回来看看我,给我喂奶,就这样当我能够跌跌撞撞的走路的时候,我就跟着我的妈妈去了她的工作单位——学校。

在学校里,我没有什么玩具,有的就是周围的书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开始读书了,开始认字了。

5岁半的时候,妈妈说你去上学吧,就这样,我懵懵懂懂的进了一年级,而那个时候半年都过去了,所有的孩子们拼音都学完了,而我因为认识了很多的字,所以也并不觉得小学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困难。

就这样书籍成了我童年时期最好的玩伴,小时候只要我想读什么书,我的爸爸妈妈都会去把它们买回来,或者借回来。

四年级的时候,我就读了儿童版的《红楼梦》,从此就一下子掉入到了文学作品和世界名著的怀抱当中,我如饥似渴的去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我跟着书里面的主人公哭,跟着他们笑。

就这样,书籍一路陪伴着我,从初中、高中进入到了大学。

大学的生活,课业没有那么繁重了,所以我看课外书的时间更多了。

那个时候,我的学校在昌平,我会坐着365快车,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到北京,去各种各样的书店,三联、北大的万圣书店、国图、席殊书屋这些地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开始大量的去借书、买书。

大学毕业搬宿舍的时候,我最舍不得的就是那一箱箱陪了我大学时光的书籍。

2

主题阅读带给我的蜕变

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现在在用阅读作为我人生的事业,跟我自己童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因为我知道在书籍当中有我想要的知识,有我想要的力量,也有滋养我的爱,当我的孩子出生之后,我也习惯性的开始去看书。

从那个时候,我一下子就掉到了育儿书的坑里,我不断的在思考着我究竟要做一个怎样的妈妈,我究竟应该要用怎样的知识去养育我的孩子。

旁人都说:“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看书养孩子是没用的,而我偏偏就不信。

因为我知道,从童年开始,阅读带给我的那份生命的力量是足以去抵御一切的。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育儿、读书之路。

于是我开始用主题阅读的方法去研究母乳,研究辅食,我把我自己的心得分享在微博上。

就这样在大家的推动之下,你们所熟知的我开了淘宝店,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在淘宝做到皇冠店以后,2014年我就辞去了公务员的职位,开始投身家庭教育领域。

在2016年我创办了果妈阅读,直到那一天起,我的生命才和书籍又一次深深的捆绑在了一起。

当脑海当中冒出来一个想法,我说要每个工作日给父母讲书的时候,周围有很多的朋友不理解,他们说,果妈做这个是没有市场的,大家去看书就好了,干嘛要听你讲呢?

我笑笑说,我做的是主题阅读的方式啊,这不是所有人都会的。

他们又说,那你又能坚持多久呢?一年两年。

我说不是啊,我要一直讲下去。就这样我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每日讲书的不归路。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去克服它,哪怕我身体生病,哪怕我在外旅行,我都会找到地方去直播讲书,在社群当中和大家互动。

阅读就是我的生命,而这一讲就是1000多天,200多本书。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会员跟着主题阅读的节奏,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卡点,看到这些我很欣喜。

3

增加文学作品类书籍
真正给女性注入生命的力量

2019年8月,我在果妈阅读开讲了女性人物传记的第1季。选择讲传记是因为,在我的阅读构架当中,文学作品是最基础类的。

如果把读书这件事情比喻成像吃饭一样的习惯,那我们都知道吃饭是需要营养搭配的,有荤有素,有饭有菜。

那在阅读当中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仅仅去读单一品类的书籍,是完全不足以去支撑起来你整个阅读体系的,而在这个框架当中文学作品就是饮食当中的主食。

在这儿呢,我想讲一个数据,国内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发布了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去年我们人均的阅读量达到了7.99本,其中纸质书4.67本,电子书3.32本。

而在这些书籍当中,教材教辅类的纸质书比例最高,在电子书中,网络小说的比例最高。

当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知道在阅读推广的这条路上,我还要努力的去做。

因为我所讲的文学作品并不是网络小说,而是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很多的世界名著,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才是滋养我们生命的源源不断的主食。

而从阅读数据中发现,这类书籍的阅读量非常之低。

而文学作品一定是要你自己去品读的,打开一本书沉浸在它的世界当中,感受作者文字的魅力。

我们常常讲,我们的情商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是共情能力,而我们要跟别人先有情感上的连接才能够去实现有效的沟通,可是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却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去读文学作品,你无法去拥有那份感同身受的共情能力,你必须要靠一本一本的文学作品,一部一部的经典去把它积累起来,你才真正的拥有了共情的能力。

所以读文学作品的根本不是让我们仅仅去了解一个故事的情节,知道故事梗概,那是完全不够的,阅读是去滋养生命的,只有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才能够让你的生命去爆发。

只有当你沉浸在阅读当中真正用心去读的时候,你才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只有经历苦难才能够成长起来。

一部文学作品就像在我们心里面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部文学作品可以带着我们看清世态炎凉,什么叫做人性。

只有当你真正的走到书当中,真正的去跟作者发生了感情的连接之后,你才能够真正的懂得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就像《卡尔维诺经典:为什么读经典》中提到:
我爱简·奥斯汀,因为我从未读过她,却只因为她存在而满足。我爱果戈理,因为他用洗练、恶意和适度来歪曲。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用一贯性、愤怒和毫无分寸来歪曲。
我爱巴尔扎克,因为他是空想者。我爱卡夫卡,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者。我爱莫泊桑,因为他肤浅。我爱曼斯菲尔德,因为她聪明。我爱菲茨杰拉德,因为他不满足。我爱拉迪盖,因为青春再也回不来。我爱斯维沃,因为他需要变得更老。
我爱……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回观果妈阅读曾经讲过的200多本书,当中的文学作品并不多,我们大量的是在讲工具书、理论书、育儿知识。

但是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滋养,只想用这些工具来武装你的头脑,想让你成为一个真正智慧的父母是很难的。

因为如果没有文学作品作为积淀,那这些工具是很难在生活当中去用的,反而会让人焦虑的产生,我学了这么多还依然做不到的困惑。

因此,为了帮助会员们开启文学作品的阅读之旅,将阅读推广进行到底,我毅然决然地在主题阅读书单中加入了文学作品,包括传记、小说、散文。

现在我们一起在读《呼兰河传》、《巨流河》、《我们仨》、《我心归处是敦煌》,我们之前还一起读过《林徽因传》、《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设计你的人生》、《向前一步》、《缘缘堂随笔》、《人间滋味》……等作品。

看着文学作品在果妈阅读的书单中越来越多,我真是心生欢喜,我真心的希望通过我的讲书,能把更多的人带入到阅读的世界里。

因为阅读它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在看书的时候会有着不同的感受。

所以我非常希望用这个月的女性人物传记去唤起你想要读书,读文学作品,读经典作品的欲望。

就让我们从传记入手,开始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开始去了解一个生命的伟大历程,让我们看见一个个作者背后那精彩绝伦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