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孔子为何不亦乐乎?

 心慧文化 2020-07-24

作者:张老师

《论语》第一章第一二三段简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就是指学习了学问,并经常的实习。

孔子所说的学习,其内容包括了人文历史、道德伦理、技能技艺等学问,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学者,指学习的内容,要学的东西,并不是指学习的人。司马迁认为,要学的内容写在书上的有很多,但这么多内容还是要依据并信服六艺,说明古人学习的内容还是很多的,不能很狭窄的把学习理解为单纯的学习知识。因为,学习了某种技能知识去实习,跟学习了道德伦理去实习,给人的感觉和体会是完全不同的!

不亦说乎!就是反问:不也是快乐的吗?说,通悦。

这四句话到底想说明一个什么意思?孔子所说的快乐又是什么?历朝历代的文人,包括现代的许多学者,都对这四句话阐释过各种各样的观点。下面,我们就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来看看这四句话到底说了什么。

从客观上讲,学习和实习,有苦也有乐,但总体上快乐多于苦恼;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有快乐也有烦恼,总体上也是快乐多于烦恼,所以孔子“不亦乐乎”想要表达的是指快乐的一方面,而且这两种快乐应该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快乐!并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快乐,比如在驾马车过程中侥幸没有摔一跤,跟朋友从远方带土特产来送我,虽然这件事都是快乐的,但一个是侥幸没损失,另一个是有了收益,快乐的性质是有所不同的。

学习和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学问,学问的增长就是最大的快乐。有朋从远方来,就多了一个朋友,也是有所增益。可以确定,孔子所说的快乐,就是指好事情有所增益的快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就是指生气、不高兴的样子。

有些学者把人解释为自己,指学习实习的人、接待朋友的人,这肯定是不对的。如果人是指自己的话,完全可以去掉这个“人”字,直接写“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岂不是更明白?所以,这个“人”肯定是指别人,在通常情况下,别人的不理解总有点让自己不高兴,就像有人学习弹钢琴,慢慢有点学会了,本来很高兴,却还是被别人骂他进步这么慢,就又生气了。但孔子认为,不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生气,就是一个君子。

明白了“学而时习之”和“有朋自远方来”的共同点是有所增益,就能明白孔子想要表达的重点显然是指“学而时习之”,是指学习和实习,而不是“有朋自远方来”,孔子无非是因为人们容易理解“有朋自远方来”的乐趣,却不太容易理解“学而时习之”的乐趣,就用“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来表明学习和实习也是很快乐的,重学习是孔子一贯的思想,这可以从全篇的《论语》和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确认这一点。

《论语》第一章第一段重点就是说:

学习并通过实习而有所增益是很快乐的,就像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一样。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有所增益,以及有所增益而产生的快乐,也不会生气,这就是一个君子。

至于学习和实习的重点内容到底是什么?《论语》的第二第三段很清楚的指出了,就是孝、悌、仁。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弟,通悌。

巧言令色,指说好听的话,用好看的脸色来讨好别人。

《论语》第一章第二第三段的意思很简单,孝悌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做人要有个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确定了,做人做事就有了标准。孝悌就是仁的基本要求,如果连最基本的孝悌都做不好,就不可能做到仁心仁德。用说好听的话、装好看的脸色来讨好别人的人,是很少有仁心仁德的。

明白了学习和实习的重点内容是孝、悌、仁,就能理解孝、悌、仁比知识更能够在生活中实习,也更能明白孔子为什么要说“人不知而不愠”,因为孝、悌、仁,都是属于付出奉献,在不理解的人看来,那就是傻,就是吃亏。所以,孔子才特别强调,不因为别人对自己孝、悌、仁的不理解而生气,就是一个君子。

《论语》的思路很清晰:学习能使自己的学问增长,是很快乐的。学习了孝、悌、仁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能使自己的道德得到增益,就不会去做违反道德伦理的不仁之事。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的孝、悌、仁,也不会生气。

《论语》第一章第四五六七段简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传,指得到了传授。

习,同“学而时习之”的习,实习、实践的意思。

传不习,就是指得到了传授,听到了道理,却不去实习、不去做。

道,用作动词,把国家治理得符合道,治理的意思。

敬事,指做事情很敬业。

节用,指节约消费。

爱人,指关爱众人。

使民以时,就是让老百姓按节气农时(进行生产劳动)。

谨,指严谨、不随便。

贤贤,相当于“老吾老、幼吾幼”的句形。就是要把老人当老人来敬重,要把小孩当小孩来关爱,要把贤人当贤人来崇敬。

易色,指改变脸色。在贤人的面前,态度要端正,不能用平时随便的脸色面对贤人,要用恭敬诚恳的脸色来面对。色,不能理解为女色,这是毫无根据的。

从前面的第三段“巧言令色,鲜矣仁”,就已经从最基本的孝、悌讲到了仁。

曾子的三省,为别人办事情是不是忠诚?同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得到了传授有没有去做到?这忠、信、习就是仁,通过对自己忠、信、习的反思,来反省自己的仁心仁德。

孔子又讲了如何在治理一个国家时,体现出仁心仁徳,就是要敬业诚信,要节约消费开支而把钱用在大众上,让百姓按节气农时进行生产劳动,才称得上是仁心仁德。

孔子认为,教育培养年轻人,就要从孝、悌开始,因为孝、悌是仁心仁德的最基本要求,首先要让年轻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在外敬重同事同辈,做人做事要严谨守信用,要广泛的关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在做好这些的同时,再利用剩余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文化技术。孔子强调,要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要把道德人品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另外,从孔子所说的话中也能看得出来,孝、悌、守信、爱众、亲仁这些事,本来就是平时要做的事情,并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精力,应该还有足够的余力来学文,孔子并没有提倡只要仁心仁德而不要文化技术。

子夏说,一个人能端正态度来崇敬贤人,能竭尽全力来侍奉好父母,能扑出性命来侍奉国君,能够诚实守信的对待朋友。这样的人,虽说他没有学过仁,我们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很显然,孔子认为道德人品的学习培养,要从最基本的孝、悌开始,有了孝、悌,就能进一步学会忠君、诚信、敬业、爱人等,有了一个好的道德人品,再来学文化,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会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人。

《论语》读到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理解所谓的“学而时习之”,学的就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习的也是仁,所有的论述都没有离开过对仁的学和习。仁的内容包括了孝、悌、忠、信、爱,以及敬业、节俭、工作严谨、崇尚贤人、科学行政等诸多的优秀品德。孔子的思想一向来就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抛弃这些优秀品德,真不知道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