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拉斯维加斯到大峡谷(6)

 廿氏春秋 2020-07-24

 大峡谷东景区 - 橙线 

大峡谷的各个观景台基本上都叫什么什么Point,前面的名字则大部分都是当地印第安语,非常拗口。去东景区,上橙线巴士,我们直接坐到最远的一站Yaki Point。中间还有两个点:South Kaibab Trailhead和Pipe Creek Vista,因为都在凹陷的沟壑底部,视野非常有限,所以跳过不去。

巴士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上,两侧都是茂密的树林,偶尔透过缝隙能看到左侧路边就是万丈悬崖,但是处于山谷里还是看不到多少景色。车到Yaki Point站,下车再往前走十几米,穿过悬崖边的树篱来到观景台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赞叹声。

从温哥华到拉斯维加斯再长途奔波近五百公里,气温从14度到45度再到20度,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180度的大峡谷全景终于展现在了眼前。

天上是低悬的乌云,远方已经垂下了片片雨幕;峡谷的顶部一马平川,地平线笔直地伸向天际;地平线以下则是千沟万壑。一座139米高的胡夫金字塔就已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了,这里如刀削斧砍一般耸立着千百座巨型金字塔状的岩垒,高度超过千米。一道道水平的岩层又把所有的孤峰连为一体,犹如一本巨大的书卷,把几千万年来的地质变迁展现在世人面前。

雄浑、壮阔、苍凉、瑰丽、鬼斧神工……所有想得到的形容词在它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不多说了,上图 - 长镜头下的峡谷细节:

大峡谷的岩石以赭红色为主,不过当太阳西斜,透过层层乱云照射到层层沟壑上的时候,色温、距离、角度的不同造就出非常丰富的色调。

这是晚进园区的另一个好处:太阳越低,戏剧性的光影塑造效果就越强烈。

峡谷上空的鹰

初见大峡谷实在是太兴奋了,大人小孩都不停地拍照,结果在Yaki Point就呆了半个小时。第二站本来要去Mother Point,看看天色将晚,直接跳过去最西边的Yavapai Point。因为这两个点相当近,而后者更突出,视野更开阔。这两个点都是可以开自己的车到达的,所以我们坐橙线回到游客中心,去停车场拿了车自己开去,这样看完就可以直接走了。

站在Yavapai Point上遥望大峡谷西侧,逆光下的沟壑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色彩,剩下层峦叠嶂的山影。

拼人品的时候到了,厚重的云层忽然间裂开了一条缝隙,几束耶稣光恰到好处地洒落在大峡谷之上。

这里的景观和Yaki Point又有不同,正面对着的是一条大裂谷,一直伸向北缘腹地,深不可测。



虽然很多照片看上去很险,身旁就是直上直下几百米的悬崖,但实际上很安全,因为看不到的脚下还有一两层坚固的岩石。大峡谷的安全措施还是很充分的,险要地段都有坚固的栏杆和警示牌。


不过老婆倒真是胆子很大,要走到一块突出的巨石上拍照,还要坐下来。我拉着她的手让她上了石头,爬回坡上拍照,然后再拉她上来。这块石头在照片上看不险,而实际上没有任何防护,下方的那堆石头在深沟的另一侧,悬空的脚底下就是万丈绝壁。

孩子们就不许她们去任何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到了第二天,我宣布任何人都不能再去这块石头这样的险要地方了,因第二天脚都已经有点软了。

在大峡谷拍人,基本上都得从上往下拍,这样才能把人和地平线下的峡谷都拍进去。

晚上七点一刻,乌云开始在峡谷上空涌动。我们恋恋不舍得地暂时告别大峡谷,踏上归程。

离中午在Kingman吃的In-N-Out Burger已经过去了六个小时,奔波了一下午不觉得,这会儿早就已经饥肠辘辘了。开出园区在Tusayan小镇上找了家披萨店大吃了一顿,然后就驶进了茫茫夜幕中。

一路上除了自己车头灯照亮的范围,四外一片漆黑,对面和前后一辆车都没有。只在后半段看到旷野里有一片红灯浮在半空不断闪烁,随着车辆前进,它们相互之间不断变换着位置,实在是有点UFO般的诡异。后来终于反应过来了,是下午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些风力发电机顶上的防撞灯。

回到酒店已经晚上十点了,早上不到十点出门,从胡佛大坝到大峡谷,这一天真长啊。


上一篇:大峡谷的景区选择、交通、住宿、游览顺序  |  下一篇:大峡谷西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