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关于这位地球的小兄弟你知道多少?

 昵称20010796 2020-07-25
昨天中午,我国在海南岛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火星的一些小知识。

体积构造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体积不大,直径只有大约地球直径的一半。因为表面的赤铁矿,火星看上去呈现橘红色,因此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在火星上有着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最大的峡谷:水手峡谷。水手峡谷还有另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火星的伤痕”,因为它的存在为火星的神秘面庞画出了一道巨大的割痕。


正因为火星上有着峡谷、火山、山脉,以及和地球一样的再生大气层,类似的地核地壳构造,它也被称为类地行星。直白一点,就是像地球一样的行星。正因如此,人类对火星充满了好奇。


大气温度


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且大气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所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赤道附近最高可达20℃,但夜晚可以降到-80℃。极大的昼夜温差导致火星的气候变化十分剧烈,时常发生尘暴。



运行与卫星

火星的公转周期为686.98天,接近于地球的两年;自转周期则与地球很接近,为24小时39分35秒

火星有两颗卫星,火卫一与火卫二。由于这两颗卫星绕火星运转的周期存在差别,火星上有机会看到“双月悬天”的景象。



探索前路


火星探索有多难?历史上人类进行了45次火星探测,但是成功的仅仅只有18次,成功率不到50%!所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通过对火星的探索,科学家们确认了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并发现了几处干涸的湖泊。并在其中一处早已干涸的淡水湖中发现了碳、氢、氧、硫、氮等关键的生命元素,这让科学家们推论,这个湖泊理论上支持过一些简单微生物的存活。


探索火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去寻找地外生命,对于研究地球演变、生物起源,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积极意义。期望7个月后天问一号抵达火星附近,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关于火星的资料。

从火星上看地球(图片来自NAS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