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新作]老象山人丨戊戌二甲子祭

 金秋文学 2020-07-25

戊戌二甲子祭

作者:老象山人

(一)

今年是戊戌年。人的记忆对有些事总是难忘的。120年前的那场戊戌变法,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中国人将天干地支的一个轮回,即六十年,视为一个甲子的周期。

而戊戌年,于中国人则有着不可磨灭的更加特殊的记忆。

往上的两个甲子也是戊戌年,那是怎样的一个年头?

那一年,即1898年,中国正处在一个维新的年代,变法的年代,大变革的年代。那时正是中国贫弱灾困交加的年代,而封建没落的清政府正在力挽危局,毕竟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1898年就成为了晚清国运大衰败的开始。

甲午战争中,中国人惨败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了戊戌变法的又一根导火线。中国开明人士特别是知识分子,历来不缺少进步和思考的力量,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士已经意识到,光靠中国固有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本无法实现国运的富强,更无法让这个国家长治久安。而这个国家和民族是伟大的,要想实现一个伟大国家的转型,更必须要依靠民主、法治和自由等全人类的先进办法,丢掉那些已被历史证明的无比荒唐的封锁的落后的精神糟粕,通过民主立宪,解决权力的合法性从而有效的制约权力,才能让这个伟大的民族和国家获得生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戊戌变法既是一次中国先进思想人士主动促成的变革,又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自动改革,也即是说,国家和社会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不同于变法之前若干年开始的那场洋务运动,那场运动中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用精神是,这次干的是真格的,它直接威胁到封建专制的统治地位!

虽然变法最终失败了,但它不是输给变法本身,更不是输给变法的方向,而是输给了专制时代的专制的制度。

变法失败后一切依然故我,几千年传统的中国封建制度继续,旧势力继续,顽固继续,落后继续,而这些荒唐的继续,必然顽固地抗拒着社会的发展和先进文明,必然抗拒平等自由,民主和法制,抗拒契约精神,中国社会始终无法确立最低的共同底线,体制和思想的壁垒森严,依然牵制着中国的一切,一切依旧,国民长期处于贫穷,麻木,奴仆,落后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二)

1898年之后的120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着生存,为着人权,为着民主自由,为着生活,为着公平正义,进行过多少的争斗?也为此付出了无数惨烈的代价!内忧外患,烽烟四起,战争不断,白骨遍野,灾害频频。人类所应该具备的人伦、道德、公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和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社会和制度的症结被有的人总结出两句话:不学历史的人会重蹈覆辙,学历史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不学历史的人重蹈覆辙。那么,两个甲子前的戊戌变法对人们究竟有什么启示,启示了什么?那场变法的前因后果包括那些?究竟有哪些亟待正本清源的事实?这场君主立宪的自动改革,有那些东西值得人们去思考?
一个问题在拷问人们:

戌变法难道仅仅就是一场政治的变革?不,它其实更是一场思想的启蒙运动!

中国人愚昧和文化思想的落后缘于封建专制几千年的统治,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各种见识和观点,吸引了大批有思想见地的知识分子,包括《天演论》传达的进化论思想,在学术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维新运动在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的同时,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势风格,在许多思想文化领域都开创了新的局面。一时间出现了各种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等,戏剧改良等相机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艺革新运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本源,文化的变革必然影响到社会的变革。以上述文化变革现象为起点,资产阶级文化大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并逐渐发展为文化的主流。这不能不说是变革乃至革命的前奏。

戊戌变法之所以又叫做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就是因为它自身所带有的革新意识和力量。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是一批中国的思想精英人物,由他们发动了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自然有着时代的先进性。然而时代毕竟具有局限性,他们幻想在不触动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和不推翻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变法维新,通过改良主义道路来达到参与政权和进行一些社会改革的目的,取得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效果,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本身就带有中国式的幻想性。

1898611开始,光绪帝在维新派的鼓动下,先后希望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等等,然而有改革的皇帝却没有改革的专制制度,这些办法均因为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921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正式宣告失败。

(三)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次不同形式的变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根源在于专制制度的强大与利益。然而戊戌变法无论怎样都堪称是真正意义的一次中国式历史变革,虽败犹荣!

诚若上文所言,在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不仅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更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首先它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复制的推动作用。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却不能说戊戌变法就彻底地失败了,因为它播下了堪称广泛的火种,它的发生和存在的极其深远的意义不可忽略,后来发生的辛亥革命即是最有力的证明!

其实,这也是历史的趋势。在戊戌变法前夕,自上而下都已经感觉到改制的必要性。袁世凯曾在《戊戌日记》里明确提出质疑:政变之初,为什么慈禧太后不捉拿谭嗣同,荣禄也不可能连夜赶回北京。这些都是疑点重重。围园擒后中,袁世凯告密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慈禧太后政变?谜团重重。

虽然专制政治的套路很深,但究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再加上资产阶级和知识阶层具有的固有的软弱性。面对强大的守旧派势力,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是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们所掌握。维新派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以《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依据,也缺乏说服力。此外维新派的某些激进的宣传,因为时机未到,也增加了很大的社会阻力。维新派还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強权政治和外国人的支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加之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搞了一些冒进的措施,比若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更为奇怪是变法手段的单一,仅仅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叫封建专制自动让出权力,这也未免太天真了,专制的执权者那么迷恋权力,怎么可能自动让出权力呢?

不管怎样,戊戌变法开启的不仅是沉重的专制历史,更是新中国的自由之门,比若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允许民间办报、允许私人办学、允许学堂讲授西学、允许私人办军事工厂……慈禧的祸国殃民与世界为敌的保守政策扼杀了变革,也断送了自己的满清王朝。

中国是有希望的,天佑中华真实不虚,从十九世纪末期的戊戌变法到二十世纪初期的辛亥革命,再到二十世纪后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变革的民族魂的血液,一直都在先进的中国人身上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

虽然艰难曲折,困难重重,但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最终总会走出历史的周期律和怪圈,为黎民百姓带来永久的公平自由和幸福安康!

这是一个轮回,也是中国人的梦想,一个真正的中国梦!

/老象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老象山人,本名刘湘如,著名作家和学者。著作数十种,作品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翻译至国外,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多种权威选本。国家一级作家,高级编辑,现居上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