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吉忠丨讽刺小说《大把抓》

 金秋文学 2020-07-25

讽刺小说《大把抓》

作者:韩吉忠

大把抓是牛村长的绰号。因为牛村长从向农民“调研”时总觉得求些回报,便有了这个称呼,大家当面牛村长长牛村长短,喊得是那么亲热,背地里都叫他“大把抓。”

开初大把抓也并没有什么东西都有拿的思想。有一次,上级领导到牛氏村来检查工作时,是领导秘书敲打给的,这在随后便形成了一种惯例,心里适应了。一旦到村农家没人叫捎东西,就失落的得像少点啥,尤其回家被老婆一问就不是捎不捎的问题。“你检查工作向人传授经验得有个来回点,图个回报吧。”这回可真把村长大人问醒了,于是就找福利品,没有福利品就找福利品也要捎,哪怕一丁点。

就说那次到兴旺家去查看大棚,该走了,牛村长站在大棚出入处就是不走,兴旺感到挺奇怪,便探索其由。牛村长说,“你家黄瓜真好,让人一看就爱,吃起来也会脆生生的。你看我那回从镇上买回来的那些黄瓜,唉,那也叫黄瓜?因为这个,你嫂子想起来就埋怨我:贵钱买贱货。”兴旺一听笑了,“村长,你咋不早说呢?晚上我给你送去。”牛村长拍着兴旺的肩膀笑了,笑的两眼眯起了一道缝儿。

人啊,只要迷上“捎”的欲望,眼睛就显得特别有神。大就大捎,小就小捎,有货就不算穷客!牛村长就见啥要啥捎啥。一次到村后小山上查看冬季防火,牛村长就在树林里转过来转过去,弄得老实巴交的护林员以为村长看出了什么破绽,实在恐慌极了。一个劲地请村长多指示、多帮助、多指导。牛村长开始发话了,“你这一树林越长越好看了。啧啧,半年没有来就长得这么好?树杈直又光滑。你看看能不能砍一些当作锄把,锨把什么的。我家那些锄把就没有一根直溜的,都是弯三拐四的,不像个家什。咱们是农民,就要有以农为本嘛。”就是再笨的人,也会听出炫外知音的,当即就砍了五、六棵,让村长捎回去。还有一次,到宝方的大棚去,村长看见他的小房子中,存放的得够四、五吨煤,是宝方大棚越冬用的。村长就站在小房门不走,便说,“你这煤真好。闪闪发光,发光的煤挺好烧吧?你看我家那堆煤,不好烧还不说,还净他妈的倒喷烟,呛人。为这事你弟们还一直埋怨我呢。”宝方心领会神,“村长,我给你送一排子去。”当然,牛村长不是直接回家等煤,而是回村部去了。

牛村长的工作记录和活动范围最好的证明,就是家里的那间小仓库。仓库里有四五吨煤,那是到养大棚家要的;仓库里有鸡蛋,那是到家庭养鸡场“调研”时“钓”的;仓库里有小凳子、小椅子什么的,那就是到家具专业户走访了;就连煎饼专业户也没有放过。

然而就算牛村长再精明,也有在老婆面前受训的时候。那是前年的春节,牛村长在家闲的慌,就到花圈寿衣专业户去喝酒。临走时,见家里这么多布,就要了一卷,牛村长说:“到你这,我就想到以后怎么样了。”谁知一到家就受了老婆一顿臭骂,“你这个死老头子,大过年的,你上家捎么不好,非要捎这个晦气的东西!人家是想把日子过活,可你是向死里过!”

村长一听,赶紧把布扔了,可又觉得十分可惜,狠狠地朝地上的布吐了两口唾沫,笑嘻嘻地说:“我把晦气吐跑了,没事了,等着我们将来用,到那时我们不又省钱了吗?”就拍了拍上面的土,放进仓库里。

牛村长后来得了一场病,加上也是60多岁的人了,神智不清。有一次他去姐姐家串亲戚,他看见重外甥玩的皮球挺好,趁重外甥不再用,就放在怀里揣了起来,生怕掉了,就用双手托着,准备给小孙女“捎”回去玩。不料,刚走到村头,姐姐拉着重外甥就追上来了,硬是哭着闹着要了回去。顿时,牛村长感到恼羞成怒,就劈头带脸地把姐姐说了一通,“你怎么变得这么势利了?”引起了很多人围着看热闹,姐姐很难看,想找个缝儿钻到地底下去。

村长训完姐姐,就气呼呼地往回走。他平时很少空手而归。刚才一闹腾,感觉到两手没有地方放。不远处,见路上不知谁丢的手帕,就赶紧捡起来,放进裤兜中,心里方安然起来,就像阿Q样,雀跃起来……

文/韩吉忠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韩吉忠,文学爱好者,多年来先后在《齐鲁诗歌》、《金秋文学》微刊、《时代文学》、《三峡诗刊》、《诗中国》、《长江诗歌》、《泰安日报》、原《肥城日报》、《今日肥城》、肥城广播电台、肥城智慧党务等发表文章。2018年荣获第一次、第二次感动中国诗词创作入围奖。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